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体的运动实验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体的运动实验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物体的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所示:(1)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并测得s AB=5cm,s BC=15cm,则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3)如图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象是 ______;【来源】安徽合肥包河区四十八分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加速 0.5 C【解析】【分析】【详解】(1)[1]由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球在斜面上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可判断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

(2)[2]AC段的路程s AC=s AB+ s BC =5cm+15cm=20cm=0.2m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0.2m0.5m/s20.2sACACACsvt===⨯(3)[3]由(1)[1]已知小球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A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在减小,描述的是减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B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不变,描述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C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在增大小,描述的是加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D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先做减速后做加速,不符合题意。

故应选C。

2.在“测定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原理是______;(2)安装斜面时应保持______(选填“较大”、“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3)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斜面总长s 1=90cm ,若秒表每格为1s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4)在测全程的平均速度时,如果小车过了顶端位置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来源】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sv t= 较小 时间 0.3 0.45 偏大 【解析】 【分析】 【详解】(1)[1]在“测定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s v t=。

(2)[2][3]安装斜面时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下落不会很快,方便测量时间。

(3)[4]从图中可以看到,一开始秒表的示数是最右边的读数,通过全程的时间是3s t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90cm =30cm/s 0.3m/s 3ss v t === 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0.3m/s 。

[5]下半程所走的路程是''11=90cm 45cm 0.45m 22s s =⨯== 下半程需要的时间是'1s t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是'''0.45m 0.45m/s 1ss v t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是0.45m/s 。

(4)[6]如果小车过了顶端位置才开始计时,那么测得的时间是较小的,根据sv t=,路程是正确的,那么测得的平均速度是偏大的。

3.探究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如图甲所示,小球以初速度2.0m/s 从A 点沿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滑下,它在斜面上的速度v 随时间t 均匀变化。

实验数据如下表: t /s 0 0.1 0.2 0.3 0.4 0.5 0.6 v /(m ⋅s -1)2.02.53.03.54.04.55.0(1)小球在斜面上做______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报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描点并画出小球的v-t 图象______; (3)小球的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式为v = ______;(4)如图丙所示,以速度v ₁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₁内通过的路程是s ₁=v ₁t ₁,它可以用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矩形(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

同样,图乙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也能表示这个小球在相应时间t 内通过的路程s 。

上述小球从A 点沿光滑斜面滑下,在时间t 内通过路程的表达式为s =______。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答案】变速25t + 22 2.5t t +【解析】 【分析】 【详解】(1)[1]由表中数据可知,随时间小球的速度变大,则小球在斜面上做变速运动。

(2)[2]报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描点画出小球的v-t 图象如图所示:(3)[3]由图像可知,小球的运动速度与时间成一次函数关系,且小球的初速度为2m/s ,则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式为03m/s 2m/s 250.6sv v v t t t t ∆=+=+=+∆ (4)[4]小球从A 点沿光滑斜面滑下,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为路程,则在时间t 内通过路程的表达式为20()(225)2 2.522v v t t t s t t +++===+4.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 点沿直线运动到F 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1)小球在做_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小球从B 点运动到D 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 . (3)小球在_______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4)如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来源】湖北洪湖市瞿家湾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变速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0.1 EF C 【解析】 【分析】 【详解】(1)由图可知,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且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物体运动越来越快,即速度越来越大,故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2)从B 到D ,由图中刻度尺可量出BD 间的距离为4.5cm 0.5cm 4cm 0.04m s =-==;小球运动的时间20.2s 0.4s t =⨯=;则小球的平均速度为:0.04m=0.1m/s 0.4ss v t ==; (3)由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EF 的路程最大,所以EF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4)四图都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A 图说明物体做减速运动、B 图说明物体做匀速运动、C 图说明物体做加速运动、D 图说明物体先减速后加速,所以能说明小球做加速运动的是C 图.【点睛】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以及长度测量、运动性质的判断,注意速度公式应用时,单位要统一,一般要统一为主单位再进行计算.5.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龙和小刚测量小东跑40m的平均速度.(1)小龙和小刚用_____(填一种测量工具)在室外测出40m的路程;(2)小刚担任计时员,他用秒表测量小东跑步的时间;小龙担任发令员,发令后,小东跑完40m的路程,小刚计时如图所示,则小东跑40m所用的时间为_____s;(3)小东跑40m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来源】【区级联考】北京市延庆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答案】卷尺85【解析】(1)要在室外测出40m的路程,由于测量的路程较大,因此应选择卷尺来测量路程; (2)由图可知,小盘的分度值是0.1min,指针在0min和1min之间;大盘的分度值是1s,而大盘指针在8s,因此秒表读数为8s.(3)小明跑40m的速度:v408s mt s===5m/s.点睛:掌握秒表的度数: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6.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距离S AB=_____cm,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cm/s.(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3)v BC_____v AC.【来源】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三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答案】40.0 20 小>【解析】(1)由图示可知:s AB=10.0dm−6.0dm =4.0dm40.0cm=;小车通过AB段所用时间,t AB=15:35:22−15:35:20=2s;AB段的平均速度:v AB40.02ABABS cmt s===20cm/s;(2)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vst=知,平均速度会偏小;(3)由图示可知:s BC=6.0dm−1.0dm 5.0dm==50.0cm;小车通过AB段所用时间,t AB=15:35:23−15:35:22=1s;BC段的平均速度:v BC50.050cm/s1BCBCs cmt s===;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90.03s cmt s===30cm/s,故v BC>v AC.7.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原理是________;(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________;(3)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 .(4)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 直线运动.【来源】鲁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质量检测试题【答案】svt=刻度尺0.180.225变速【解析】(1)测量速度的实验原理是svt=;(2)要测出速度,应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所以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3)上半段路程2190450.45 2s cm cm m=⨯==,通过上半段路程的时间11035031035003t s=-=::::,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2220.450.15/ 3s mv m st s===,下半段路程为310.90.45 2s m m=⨯=,时间为21035051035032t s =-=::::,则3330.450.225/ 2s mv m s t s===;全程长1900.9s cm m,==通过全程的时间11035051035005t s=-=::::,全程的平均速度1110.90.18/ 5s mv m st s===,(4)由(3)知,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变速运动.故答案为(1).svt= (2). 刻度尺 (3). 0.18 (4). 0.225 (5). 变速8.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如图甲所示(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__(选填“运动”或“静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