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依法治国1、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我国的治国方略:依法治国。
1999年3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什么是行政诉讼?制定行政诉讼法的目的是什么?1)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行政诉讼的法律依据是宪法和行政诉讼法。
2)目的: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2.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目的、含义(P88)。
(1)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2)依照这一法律,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如果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 近年来,行政诉讼案件增多说明什么?(1)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
(2)我国正走向依法治国的道路。
(3)行政执法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如有些行政机关不依法行政,有的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仅仅从部门或私人利益出发执法。
4. “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P89)。
(1)这是因为,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公民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是理所当然的事。
(2)公民通过法律武器状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反映了公民法律意识的觉醒,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捍卫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6. 我国的法律保障体系。
(1)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
否则,权利就会落空。
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就是法律保障。
(2)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为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3)立法保障: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保护。
(4)司法保障:通过法律制度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我国建立了律师制度、法官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确保在司法过程中,公民的权利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3、近年来,我国行政诉讼案件逐年增多说明了什么问题?我国公民为什么有状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1)行政诉讼案件逐年增多,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觉醒,同时也表明中国已选择了依法治国的道路,一切国家机关、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所许可的范围内活动。
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公民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是理所当然的事。
4、如何理解法治与人治?法治是相对人治而言。
划分法治与人治最根本的标志,就是在法律与个人意志发生冲突时,是法律权威高于个人意志,还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
凡是法律权威高于个人意志的治国方式就是法治;反之,法律权威臣服于个人意志的治国方式便是人治。
5、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有何重要意义(为什么要实行依法治国)?如何实行依法治国?(1)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正当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①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②依法治国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团结稳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等。
(3)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公民要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用法。
6、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其基本要求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如何?实现依法治国还要做好哪些工作?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执法)、违法必究(司法)。
2)有法可依要求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有法必依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执法时做到一丝不苟,依法办事。
这样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处理公事、办理案件要有法律上的依据,并且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
这实行和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条件,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指凡违法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不允许任何组织或个人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是实行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有力保障,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
3)实现依法治国,除了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外,还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
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
依法治国也离不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
7、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依法治国的主体:人民群众。
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的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依据是:宪法和法律;依法治国的内容是:通过正当的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8、正确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方式有哪些?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媒体(电视、广播、报纸)进行监督。
9、我国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问题依然存在。
1、可喜之处:(1)初步构成了中国特色的法律之网。
(2)我国行政机关严格执法、文明执法。
(3)在司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4)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
2、可忧之处:(1)法制不健全。
(2)行政机关不依法行政,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3)司法部门徇私舞弊,贪赃枉法。
(4)公民法律意识淡薄,有法不依、知法犯法。
10、为什么说依法治国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依法治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过程,也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需要各级国家机关的参与,国家机关是法律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监督者。
一方面,国家机关的依法行政对老百姓起着示范作用。
没有各级国家机关的参与,依法治国就成了一句空话。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依法治国就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说,依法治国既需要各级国家机关的参与,也需要人民群众的参与。
11、公民应怎样自觉承担起依法治国的责任?①、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规范我们的行为,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
②、只有依法治国,才能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的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
③要用勇气和毅力与依法治国道路上的阻力和障碍作斗争。
12、有人认为:依法治国是政府和国家的事,与老百姓关系不大。
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依法治国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依法治国要想搞好,人民应该参与到守法、执法和执法监督的全过程中,只有这样,依法治国才能落到实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大有希望。
13、依法治国的意义:只有依法治国,才能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和谐的目标。
14、在法治的社会中,法大于权,为什么?我国法律规定,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允许有特殊人物存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的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有凌驾法律之上的特殊人物存在;依法治国就是要确立:“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根本原则,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P92).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1)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2)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3)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4)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
11. 实施依法治国,除了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外,还要进一步做好哪些工作?(P93).(1)实施依法治国,除了要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外,还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
(2)要相信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
12. 我国公民在自觉守法方面的“喜”与“忧”(P93到96)。
(1)“喜”:①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制定并构成了“法律之网”;②出台了大量的行政法规,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③不仅自己守法,而且监督国家机关执法、守法,为依法治国的群众基础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2)“忧”:①存在与经济制度发展和社会进步不相适应的地方;②一些国家机关不依法行政,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③有些司法部门徇私舞弊、贪赃枉法;有些地方,公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的现象还十分严重,在依法治国的交响曲中掺入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④公民法律素质有待提高;⑤法律制度不够完善;⑥依法治国方略实施不够彻底;⑦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13. 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如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1)主要原因: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②用人单位无视法律,有法不依、知法犯法;③国家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④劳动者的法律意识淡薄,维权意识差。
(2)解决的办法:①国家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及其他配套法律,同时加大普法宣传力度;②司法机关应该高度重视涉嫌民工违法案件的查处,并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③农民工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4. 为什么依法治国是我们共同的责任?(P96)。
(1)依法治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政府和国家担负着重要的职责,没有各级国家机关的参与,依法治国就成了一句空话。
(2)依法治国与老百姓关系密切,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依法治国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3)依法治国要想搞好,人民应该参与到守法和执法监督的全过程中,只有这样,依法治国才能落到实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大有希望。
(4)所以说,依法治国既需要各级国家机关的参与,也需要人民群众的参与。
15. 如何实施依法治国?(1)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要依法行政,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4)公民要学法、守法、懂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
16. 作为青少年,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应该怎么做?(或依法治国对我们(公民、青少年)的要求)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阻力和障碍,需要我们有勇气和毅力同各种阻力和障碍做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