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集一体化教学案正是发扬教学民主,将教师集体备课的成果延伸、扩展到学生群体,让学生借助于它“做事”的有益尝试和实践。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教科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集,供大家参考。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集1:打电话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练习,知道打电话的一般步骤。
2、知道通电话时做到讲话内容集中,语言简明,口齿清楚。
3、学会打电话并懂得打电话中的礼貌用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打电话的一般步骤。
2、难点:打电话内容集中,语气简洁。
三、教学过程:1、提问激趣,导入课题。
小朋友,三(1)班王小红同学因为学校组织看电影,要迟点回家,又怕妈妈在家等她。
你们能帮她想个办法,怎样让她妈妈在家里知道这个事儿?(引导学生明白打电话比较快、方便)2、读一读。
(1)读1—2自然段,想想打电话首先要做什么?(2)你知道怎么样拨号码吗?(3)怎样知道号码已经拨通了?3、听示范电话,思考问题。
(1)听录音——电话对话。
(2)思考讨论:A、录音是谁与谁的电话对话?B、王小红想告诉妈妈什么?C、改:你觉得打电话中应注意什么?(3)师小结:A、通话时,做到内容集中,语言要简明扼要。
B、通知时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4、试一试(分角色)同桌之间——学生上台表演——师检查(选2名中下生演)5、练一练。
(1)阅读课文第3部分,思考:A、王林要打电话给谁?怎样称呼?B、告诉王林妈妈什么事?C、这个电话你该怎么打?(2)检查(3)在说C的基础上,各自设计对话。
(4)自愿上台表演,共同评议。
(5)师小结。
(6)同桌练习。
6、作业(选择一题)(1)给班主任打个电话,告诉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2)给远方的亲戚打个电话,告诉自己学会了打电话。
(3)给本地少年宫打个电话,问问有关事项。
板书:先:拿耳机,拨号码接通电话接着:向对方问好问清单位再:请对方找通话人作自我介绍然后:开始通话教科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集2:再见了,亲人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4.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文字、图像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课题1.我们每个同学都是在爱的海洋里成长,谁能说说最关心你、与你最亲的人是谁?他们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2.出示图片,志愿军赴朝鲜图同学们,嘹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在响起。
1950年10月25日,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出示图片,火车站分别图1958年3月15日那天,在最后一批志愿军胜利返回祖国的前一刻,千万朝鲜人民噙着泪花前来送行,志愿军们也含泪告别,大家都深情地说着这样一句话──出示课题图片,板书课题:再见了亲人(不打标点)3.读课题① 指名读课题:再见了亲人① 加标点(板书:,)再读:再见了,亲人① 体会:哪一句的感情更强烈些?(齐读)4.提问:①”亲人”一般指哪些人?①”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板书:志愿军① 课文中的“亲人”指的是哪些人?板书:朝鲜人民① 他们是亲人吗?不是。
板书:不是亲人T:可是…… (出示课题:再见了,亲人)二、介绍背景,导入新课1.诗配乐朗诵,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
那是一个现在看来非常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了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无情的战争让人们倒下,但没有人退缩,哪怕是伟人的儿子… …平静的生活又回到了我们身边,但14万年轻的生命消失在滔滔江水边… …2.同学们课前也查找了相关的资料,对这段历史,你们还了解到些什么?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是什么让不是亲人的人却比亲人还亲呢?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最使你感动的小故事,选择你喜欢的读书的方式,想一想,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能用朗读来表达你的情感吗?可以和同桌或学习小组的同学交流讨论一下,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
2.学生自学,讨论。
3.汇报交流。
出示人物图片你最喜欢哪个小故事?(点击人物图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你能读读吗?初读课文,五、评读课文,加深理解在文中找出“亲人”具体指的是哪些人?(用自己喜欢的线条勾划)你最想交流的是哪个故事?根据学生的顺序,来安排三个故事的教学顺序。
1.重点理解第一自然段。
①大娘明明送去的是打糕,书中为什么说是“雪中送炭”呢?为什么这样比喻?( 因为大娘想战士之所想,急战士之所急,若不是他们比亲人还亲,能冒着硝烟冒着炮火雪中送炭吗?)①战斗异常激烈,战士们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了,这时,大娘…… (导读,尽情让学生去感受文章感染人的语句)①”救助伤员,失去孙孙”这一部分,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个词体会出来?(唯一)指导学生饱含深情的读。
小孙孙是大娘唯一的后代,唯一的希望。
可是为了救志愿军,大娘却失去了他。
这种情谊岂止是亲人,这真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啊!)生读。
①“您说,这比山好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谁能把这个反问句换个说法?哪种说法好些?为什么?(这句话是多么的亲切,又是多么的热烈啊!)八年来,大娘一次次地把慈母般的爱给了志愿军,难怪志愿军们舍不得让大娘拖着疲惫的身体送了他们一程又一程,于是他们恳切地对大娘说──(学生齐读)“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志愿军对朝鲜的关心体贴都尽在这一声声恳求之中了。
过渡:还有哪个故事让你感动呢?2.第二、三自然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的能力,去挖掘文中感染人的词句。
六、小结1.我们在与朝鲜亲人告别时,回忆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往事,这一件件一桩桩令人感动的事,无不凝聚着朝鲜人民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所以我们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对于他们,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或不明白的问题?(学生交流)2.师生共同解决提出的问题。
3.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留到下节课解决。
第二课时一、赏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1.仔细默读课文想想文章里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个人的故事都催人泪下,凝聚着他们对我们的深厚情谊。
那是不是朝鲜人民就只是这三个人有这样感人的事呢?(那为什么只写这三个人的事呢?(因为要写的事太多了,不可能一一记下,只能选择重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老、中、小),作者用概括的手法写全体,这是一种经常用得到的选材组材方法,你们以后写一次活动,写景就可以用这种方法)2.快读课文想想这三个故事在表达上共同的特点?(开头亲切称呼亲人,中间回忆感人事情,结尾赞颂双方的深情厚意。
)二、精读课文最后三段,体会文章感情的升华1.在这片土地上,不仅居住着许许多多像大娘、小金花、大嫂一样的亲人,而且还渗透着我们与亲人们并肩战斗而洒下的鲜血,还留下了许许多多我们共同浴血奋战的故事。
那一件件催人泪下的事情,无不凝聚着朝鲜人民对我们的深情厚谊。
而另一个个让人泣不成声的故事,更让我们看到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一片赤诚。
(投影:英雄图)2.但此时此刻,列车的汽笛长鸣,车轮已经启动。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充满留恋之情的场面,两国人民是在捧着一颗颗赤诚的心向最亲最爱的人告别呀!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读读这三段吧!(齐读)3.师引读(投影句子)战士们登上回国的列车,望着这些可敬可爱的人,望着这片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志愿军从心底里喊了声──投影第一句。
汽笛响了,列车徐徐开动了,战士们多乡再看亲人们一眼啊!于是,他们只好请求隆隆前进的列车──投影第二句。
然而,列车飞快地向前驶去,亲人们离战士们越来越远了。
他们只好挥动手,大声喊着──投影第三句。
4.小结:他们的确不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可他们是比亲人还亲的人呐!板书:(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们之间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是人世间最崇高、最珍贵的友谊。
战争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我们彼此的心中切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愿中朝两国友谊永存!(板书)三、回顾全文,归纳总结1.本文作者魏巍以志愿军战士的口吻,生动的记述了中朝两国军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颂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文章的写作方式回顾。
四、课外拓展1.关于抗美援朝的资料。
2.关于作者魏巍的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集3:梦想的力量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
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过程:一、默读“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1.出示课题:梦想的力量2.读了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请默读“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1)瑞恩的梦想是什么?(2)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3)读来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相互交流一下。
二、自主阅读1.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
思考:瑞恩的梦想是什么?2.用自己的话说说“瑞恩有一个怎样的梦想?”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3.再次。
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变成现实的?4.学生自由讨论,相互交流。
5.默读课文,前后联系起来深入地思考:是什么是瑞恩的梦想成真?实现梦想不仅仅是钱,更是瑞恩的善良和同情心,瑞恩的执著,唤起了人们的爱心。
三、畅谈体会1.读来课文,你有什么体会,和同学交流。
2.课堂交流。
四、领悟表达1.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2.交流发现,相互启发。
五、作业1.摘录瑞恩说的话。
2.练笔: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