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计算机仿真分析实验报告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班级: xx级电气xx班学号: xxxxxxxxxxxxx姓名: xxx20xx年xx月xx日预备实验 Orcad Pspice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熟悉Orcad Pspice的操作和分析过程二、实验内容1、了解pspice的启动,电路图的绘制;2、修改元器件的标号和参数;3、设置分析功能;4、仿真前的准备工作;5、仿真过程;6、了解库、库元件;7、了解分析设置的方法。
实验一直流电路工作点分析和直流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PSPICE软件,熟悉它的工作流程,即绘制电路图、元件类别的选择及其参数的赋值、分析类型的建立及其参数的设置、Probe窗口的设置和分析的运行过程等。
2、学习用PSPICE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和直流扫描分析的操作步骤。
二、实验原理对于电阻电路,可以用直观法(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列写电路方程,求解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
PSPICE软件是采用节点电压法对电路进行分析的。
使用PSPICE软件进行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时,首先在capture环境下编辑电路,用PSPICE的元件符号库绘制电路图并进行编辑、存盘。
然后调用分析模块、选择分析类型,就可以‘自动’进行电路分析了。
需要强调的是,PSPICE软件是采用节点电压法“自动”列写节点电压方程的。
因此,在绘制电路图时,一定要有参考节点(即接地点)。
三、实验操作步骤1、电路1R2图1(1)建立电路A、启动Orcad Capture,新建工程Proj1,选项框选择Analog or Mixed A/D。
类型选择为create a blank project。
B、在原理图界面上点击Place/Part或右侧快捷键。
C、首先增加常用库,点击Add Library,将常用库添加进来。
本例需添加Analog(包含电阻、电容等无源器件),Source(包含电压源、电流源等电源器件),special(包含虚拟打印机等器件)。
在相应的库中选取电阻R,电流源IDC。
点取Place/GND选取0/Source以放置节点(每个电路必须有一个零节点)。
D、移动元器件到适当位置,右键单击器件进行适当旋转,点击Place/Wire或快捷键将电路连接起来如图1所示。
E、双击元器件或相应参数修改名称和值。
F、在需要观察的位置放置探针。
G、保存原理图。
(2)仿真A、点击Pspice/New Simulation Profile,输入名称;B、在弹出的窗口中Basic Point是默认选中,必须进行分析的。
点击确定。
C、点击Pspice/Run(快捷键F11)或工具栏相应按钮。
D、如原理图无错误,则显示Pspice A/D窗口。
在本例中未设置其它分析,窗口无显示内容,关闭该窗口。
E、在原理图窗口中点击V,I工具栏按扭,图形显示各节点电压和各元件电流值如图1所示。
2、电路2(选做实验)图2(1)建立电路按与1(1)相同的操作步骤如图2所示电路建立电路。
(2)仿真步骤同1(2)。
仿真结果如图2所示。
(3)直流扫描分析A、单击Pspice/Edit Simulation Profile,打开分析类型对话框,以建立分析类型。
对直流电路的扫描分析要选择‘DC Sweep’。
选中后,打开下一级对话框‘直流扫描分析参数表’,并设置为:‘Sweep Var.Type’选择‘Voltage Source’;‘Sweep Type’选择‘Linear’;‘Name’选择‘V S1’;‘Start Value’输入‘0’,‘End Value’输入‘12’,‘Increment’输入‘0.5’。
B、运行Pspice的仿真计算程序,进行直流扫描分析。
C、对于图2电路,电压源U1的电压已设置在0~12之间变化,显示的波形就是负载电阻R L的电流I RL随V1变化的波形,见图3。
5.968A5.964A5.960A5.956A5.952A0V2V4V6V8V10V12V -I(R3)V_Vs1图3D、为了得到数值的结果,从“Special”库取“Iprint”(电流打印机),把它串联到测量点上。
将“Iprint”的属性设置为“dc=I(R L)”,其余项缺省。
当在“直流扫描分析参数”中设置的分析参数“Increment”为“1”时,运行仿真。
在Capture窗口单击Pspice/View Output File,可得数据输出。
所得数据如下所示V_Vs1 I(V_PRINT2)0.000E+00 5.954E+001.000E+00 5.955E+002.000E+00 5.956E+003.000E+00 5.957E+004.000E+005.958E+005.000E+00 5.959E+006.000E+00 5.960E+007.000E+00 5.961E+008.000E+00 5.962E+009.000E+00 5.963E+001.000E+01 5.964E+001.100E+01 5.965E+001.200E+01 5.966E+00E、从图可以得到I RL与V1的函数关系为I RL=1.4+(1.2/12) V1=1.4+0.1 V1(公式1-1)四、实验结果分析1、由仿真结果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对于电路1,设4V和6V所对应的结点分别为1和2。
对于中间的一个回路有:4*1+1*2-3*2=0,即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成立。
对于结点1有:2+2-4=0,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成立。
实验二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仿真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Pspice仿真软件中绘制电路图,初步掌握符号参数、分析类型的设置。
学习Probe窗口的简单设置。
(2)加深对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一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的支路来代替,该电压源的电压Us等于原网络的开路电压Uoc,电阻Ro等于原网络的全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输入电阻Req。
三、实验内容1、测量有源一端口网络等效入端电阻Req和对外电路的伏安特性。
2、根据任务1中测出的开路电压Uoc、输入电阻Req,组成等效的有源一端口网络,测量其对外电路的伏安特性。
3、根据任务1中测出的短路电流Isc、输入电阻Req,组成等效的有源一端口网络,测量其对外电路的伏安特性。
四、实验步骤1、在Capture环境下绘制和编辑电路,电路如图1所示。
PARAMETERS:v ar = 1k图12、为测量原网络的伏安特性,图1中的RL是可变电阻。
为此,RL的阻值要在“PARAM”中定义一个全局变量var,同时把RL的阻值也设为该变量{var}。
3、为测电路的开路电压Uoc及短路电流Isc,设定为分析类型为“DC Sweep ”,扫描变量为全局变量var,并具体设置线性扫描的起点为1P,终点为1G,步长为1MEG。
4、启动分析后,系统自动进入Probe窗口。
增加一坐标轴,分别在两轴上加I(RL)和V(RL:2)。
扫描结果如图2所示。
var0V0.1GV 0.2GV 0.3GV 0.4GV 0.5GV 0.6GV 0.7GV 0.8GV 0.9GV1.0GVABS(V(RL:2))0V 2.0V 4.0VSEL>>ABS(I(RL))0A 100mA200mA图2分别激活显示电流和电压的坐标轴,显示电流和电压的最大值。
测得最大值即短路电流Isc=130mA ,V(RL:2)最大值即Uoc 为3.5455V 。
则入端电阻Req=3.5455/0.13=27.273Ω。
5、回到Capture 界面,按测得的等效参数修改电路参数图3所示。
RLn {v ar}ar}RLd {v ar}5v图36、重新设定扫描参数,扫描变量仍为全局变量var ,线性扫描的起点为1P ,终点为10K ,步长为10K 。
重新启动分析,进入Probe 窗口。
增加两面三刀个坐标轴,,设置横轴为V(RL:2),并分别在三个纵轴上加I(RL)、I(RLd)和I(RLn)变量。
显示结果如图4所示。
V(RL:2)0V0.4V 0.8V 1.2V 1.6V 2.0V 2.4V 2.8V 3.2V 3.6VI(RLn)-200mA-100mA 0ASEL>>I(RLd)-200mA-100mA0AI(RL)-200mA-100mA0A图4显示坐标值列表,点击I(RL)、I(RLd)和I(RLn)前面的小方块,数值列表中将显示相应坐标中的坐标值。
用鼠标拖动十字交叉线,可显示不同电压时的相应电流值。
五、实验结果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可知,图3中的三个电路对于负载电阻来说,其伏安特性是基本一致的,从图可以看出,三个图的短路电流均约为130mA 、开路电压均约为3.5455V 及斜率均约为-27.273。
即三个电路的外特性相同,对外是等效的。
由此可知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
实验三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和交流扫描分析一、实验目的学习用PSPICE 进行正旋稳态电路的分析和正旋稳态电路的交流扫描分析。
二、实验原理对于正弦稳态电路,可以用相量法列写电路方程(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求解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的振幅(有效值)和初相位(初相角)。
PSPICE 软件是用相量形式的节点电压法对正弦稳态电路进行分析的。
三、实验操作过程(1)正弦稳态分析。
实验电路图为图1。
IPRINTIPRINTC110u图1A、在capture环境下编辑电路,电源采用vac,LI-VALUE,L2-VALUE位感抗,COUPLE位耦合系数。
B、设置仿真,AC sweep type选择 Linear, sweep parameters设置为——START FREQ 输入 1592 ,END FREQ也是1592,total pts输入1。
C、运行,在PROBE窗口显示交流扫描分析结果。
在两个回路中分别设置电流打印机标志符,得到数值的结果。
FREQ IM(V_PRINT1)IP(V_PRINT1)IR(V_PRINT1)II(V_PRINT1)1.592E+032.268E-03 8.987E+01 5.145E-06 2.268E-03FREQ IM(V_PRINT2)IP(V_PRINT2)IR(V_PRINT2)II(V_PRINT2)1.592E+032.004E+00 8.987E+01 4.546E-03 2.004E+00(2)选做实验A、电路如图2,对正旋稳态电源进行计算机辅助分析,求出各元件的电流。
图2B、仿真,得到结果如图3所示60A40A20A0A0.8KHz 1.6KHz 2.4KHz-I(R1)-I(R2)-I(R3)-I(R4)-I(L1)-I(R5)-I(C1)Frequency图3C、电路如图4,电容可调,试着分析电容多大时,电路功率因数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