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

一、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脘痛(TCD 编码:BNP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胃炎(ICD-10 编码:K29.5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

胃脘痛(慢性胃炎)临床常见证候:
肝胃气滞证
肝胃郁热证
脾胃湿热证
脾胃气虚证
脾胃虚寒证
胃阴不足证
胃络瘀阻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及“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脘痛(慢性胃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脘痛(TCD 编码:BNP010)
、慢性胃炎(ICD-10:K29.502)的患者。

2.伴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合并重度胃黏膜异型增生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3)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4)凝血四项
(5)心电图、胸部X线片
(6)腹部超声
(7)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
(8)幽门螺旋杆菌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胃泌素、胃壁细胞抗体、胃蛋白酶原;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沉;缺铁贫血6项、血清叶酸+维生素B12;胃动力检查;心肌酶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肝胃气滞证:疏肝理气。

(2)肝胃郁热证:疏肝清热。

(3)脾胃湿热证:清热化湿。

(4)脾胃气虚证:健脾益气。

(5)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

(6)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

(7)胃络瘀阻证:活血通络。

2.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证型选用不同的穴位及方法。

3.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和临床单位的实际情况可选用穴位注射、穴位埋线拔罐、中药穴位贴敷、中药T DP 离子导入、胃肠动力治疗仪等疗法。

4.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胃脘部胀、痛等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

2.胃镜及粘膜病理检查好转。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并发或合并出血、贫血、HP 感染、严重焦虑及抑郁时,需进行相应检查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费用增加。

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住院期间出现其他严重疾病时,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TCD 编码:BNP010;ICD-10 编码:K29.502)
适用对象:诊断为胃脘痛(慢性胃炎)
患者:性别:年龄:岁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时间: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28 天实际住院日:天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