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的安全转运
柯城区人民医院刘海
一、转运目的
CT ,MRI检查,急诊手术,放射介入治疗,急诊胃镜,运送至专科及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二、转运过程中并发症:
并发症包括引流管脱出,气管插管移位(包括插管过深和过浅) 静脉留置针或测压管道滑脱或堵塞定时药物或治疗未能按时给予;心率改变:正负> 20 次/ min,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发生氧饱和度改变,血压重大改变,以及中断转运有窒息的危险。
转运前权衡与意外评估:
重症病人的转运可能发生神经、呼吸、心血管及胃肠系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以及管道脱开,药物延迟给予等不严重但会对病人有一
定影响的并发症。
[2 ]有文献报道高达71 %的转运病人在转运途中或检查过程中发生轻微至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对于ICU 病人是否必须转运需要主管医生的认真评估及权衡。
作为责任护士也应充分评估转运的可能性,如果病人在转运前生命体征不稳定,而诊断性检查或治
疗为必须的话,责任护士应坚持需有主管医生同往并应做好充分准备。
与接收部门的协作
75 %的病人运送至放射科接受检查或治疗,且多数病人需要不同程度的给氧、呼吸机支持、微量泵使用等,因此放射科的协作十分重要。
放射部门应设置空气接头以保证呼吸机工作,备有供氧装置,配有足
够的插座,配备抢救车(紧急气管插管物品、急救药物等) 。
放射科工作人员应对危重病病人有足够的了解,包括病人的大致病情,检查目的,放射治疗方案,预测可能发生的意外,并应具备应付意外的能力。
内窥镜室或其他可能接收危重病病人的科室也应有应急设备。
I 医护人员在转运病人前应与接收部门联系并充分交流,确保接收
部门已获知病情并做好准备,日常工作中病人因未准确估算好时间,致病人在CT 室外等待达20min。
转运护士应估计至前往科室的路程和所需的时间,联系好运送的电梯,并熟知运送路程中途经的能提供抢
救设备的科室,以备危重病人运送途中需要就地抢救。
转运前病人的准备:
准备工作包括:
①运病人中有意识清醒者,解释是十分必要的。
责任护士应评估
病人的焦虑及疼痛程度,适当应用镇静药物。
此外,由主管需转运病人的护士和医生陪同前往可能有助于减轻病人的焦虑。
②病人发生气管插管移位,因此对于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
应检查人工气道的固定,必要时加固原有的固定以防运送过程中不慎将插管滑脱。
对于脑外伤需转运的病人,转运前应尽量去除增加颅内压的因素。
转运前吸净痰液,控制烦躁,转运中给予抬高床头、妥善约束等。
③对于昏迷病人应确保气道通畅,备口咽通气管及人工呼吸皮囊,携
带气管插管用物。
④转运的病人中有接受CT、MRI 检查,其中有部分头部外伤病人疑有颈椎损伤,因此转运时应使用颈托。
⑤在转运前应确保病人的异常血气、化验已得到处理。
如严重的酸中毒未能纠正,会影响到转运过程中的通气。
一些紧急情况如病人需气管插管,存在气胸等,应先处置后再转运。
⑥失血病人应有2路以上18G以上的静脉留置通路。
如有配血,可先提取备用。
⑦评估微泵用药,保证运送过程中有足够的备药。
⑧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检查各连接处是否紧密。
将有创测压通路置于显眼处,以显著标记标明血管活性药物。
⑨尽量以整床转运,以避免多次搬动造成管道脱开等。
资料中静脉留置针和测压管道脱开或堵塞者大多为转运前较躁动的病人。
因此烦躁的病人在转运前除了根据病情使用镇静剂,或者处理导致躁动的原因如缺氧外还需妥善约束。
转运仪器需固定在转运床上。
⑩检查各引流管,胸管,胃管等,不要夹闭,并妥善固定,清空尿袋。
⑾记录转运前生命体征,以与转运过程中的变化进行对照。
转运途中仪器要求
转运监护仪:具有心率/ 心律、氧饱和度,血压读数的转运监护仪为危重病人转运的最基本配备。
1~2 项有创压力监测读数能保证转运途中的持续生命体征监测,以及时根据病人情况调整药物。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转运过程中调整过药物浓度。
转运途中氧气供应:病人在转运过程中需不同程度的供氧,病人在转运过程中有氧饱和度的改变,其中氧饱和度下降至93 %以下 ,提示转运途中氧气的供给不容忽视。
对于需呼吸机支持的病人,应配备转运呼吸机(有100 %氧装置,有管
道脱开及气道压报警) 。
转运过程中的供氧应能保证整个转运过程及额外30min 的供应。
对于昏迷病人及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人工呼吸皮囊是必要的装备。
其他仪器:有蓄电池的注射泵。
转运途中仪器要求
1.呼吸机: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使用呼吸机以辅助呼吸,
作为急诊危重患者转运的最基本设备。
2.监护仪:具有心率/ 心律,氧饱和度,血压读数的监护仪作为急诊危
重患者转运的最基本设备。
3.氧气的供应:88 %的病人在转运过程中需不同程度的供氧,对于需
要呼吸机支持的病人,氧气的供应尤其需要。
4.转运途中的药物:转运过程中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血压波动±20 mmHg。
呼吸异常等病情变化,抢救药物,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列为常规的转运中药物。
另外,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携带针对患者的抢救药物。
转运人员要求
Harold E Stearley 报道由特殊训练的ICU 护士负责重症病人的转运,其并发症发生率大大低于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转运人员陪同的并发
症发生率。
[ 3 ]通常, 危重病人的转运需要至少2 名陪同人员。
负责转运的护士要求是必须有监护室工作经验,有CPR 证书,有进一步
心脏生命支持(ACLS) 证书者更佳。
责任护士因熟知病情,应前往。
另1 名随行人员,根据病情可为医生或护士。
如果病人需机械通气,需有呼吸治疗师或主管医生同往。
2. 7 转运中监测
重症病人转运过程中心率/ 心律改变者,心率改变正负> 20 次/ min ,且大多合并氧饱和度下降。
因此,转运中应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改变,包括心律/ 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及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与呼吸形态等。
有颅内压监测的病人在转运过程中应保持持续监测,有颅内压增高危险的病人应严密监测血压的波动。
有活动性出血的病人应持续监测血压(有创压力或频繁的无创袖带血压测定) 。
2. 8 转运中记录
护理记录十分有助于转运护士判断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应不少于15min 记录1 次。
记录内容包括病人的监测指标数值,意识活动状态,检查或治疗期间情况等。
对于转运过程中的意外发生的救治也应描述。
3 总结
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主要目的为诊断性检查、进行监护室内无法完成的治疗或操作和急诊手术。
院内转运可导致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轻度至重度的改变,且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ICU 工作人员应认真评估重症病人院内院前及院外转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充分估计意外,转运前妥善处理病人紧急需要,在转运前与接收部门联系,选择转运途中所需的监测仪器及药物,指派合格人员随行,以确保ICU病人院内转运安全。
参考文献
1 Evans A , Winslow EH. Oxygen Saturation and Hemodynamic Re2
sponse in Critically Ill ,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Adults During Intra2
hospital Transport . A. J of Critical Care ,1995 ,15 (4) :106.
2 Marianne Chulay. AACN Handbook of Critical Care Nursing ,Apple2
ton & Lange , A Simon & Schuster Company , 1997. 223.
3 Harold E. Stearley . Patients’Outcomes : Intrahospital Transporta2
tion and Monitoring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By a Specially Trained ICU Nursing Staff . A. J of Critical Care ,1998 ,7 (4) :282.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