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中学语文课题开题报告

2017中学语文课题开题报告

2017中学语文课题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本课题研究主要探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通过多积累好词好句来丰富学生作文语言的实践问题。

1、作文教学的困境中学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也是学生感到头痛的一个问题。

如何教作文,如何写作文,一直困扰众多的老师和学生。

虽然《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有了明确的要求,对中小学各学段的作文教学也做了具体的规定,但如何具体落实这种要求,用什么有效的办法来解决作文“难教”“难学”的问题,是摆在每一个语文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每次布置作文,学生很少有喜形于色的;而谈到作文教学,教师则常忧心忡忡。

前辈教师叹息说,没想到现在的学生竟然不喜欢写作;作家则说,没想到现在的初中生写出的文章如此难看……目前,中学生作文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思想上普遍存在怕上作文课、怕写作文的心理定势。

具体表现是、一番搜肠刮肚的煎熬之后,或胡编乱造、或寻章摘段、或无病呻吟、或抄袭敷衍,学生普遍感到作文话可说,文章干巴巴的,毫无文采可言,整体作文水平令人担忧。

原因是他们的阅读积累少,写作基础较差,质量也不高。

学生的语言积累较差,没有“底子”。

学生有了习作内容,但怎样表达出来,学生的困难还是很大。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阅读和积累不仅是学生学习和积累祖国语言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由于很多原因,许多学生写出的文章无法正确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更缺少优美的语句和恰当的表达方法。

为此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阅读和见识,在阅读中、生活中积累佳词靓句以供写作之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现在很多学生谈“作”色变,一大原因便是“袋”中无米。

因此,如何解决“米”的问题,成为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2、反思时下的作文教学,我觉得学生作文语言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针对目前在相当重视写作教学的情况,我们认为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作文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我们这所学校,有着非常特殊的情况。

学生都是来自各个乡镇,平时,通过考一考,做一做,感觉成绩还行。

但一参加县级以上的作文比赛就显出差距,获奖一二等奖的学生很少。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了提供孩子们更多的机会,我们觉得《多积累好词好句,丰富学生的作文语言》的实践研究是相当必要的。

学生是祖国的接班人,如果没有很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将来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呢?如何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呢?因此,我们要竭尽全力地为丰富学生的作文语言表达能力而服务。

3、学生作文质量不高。

作文用哪一个词,哪一种句式来进行表达,是学生目前存在的最大的问题,而多积累好词好句,并且多加训练,我们以为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积累词语、丰富词汇,对中学生来说有很大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文章,而且对提高写作水平也有很大帮助。

4、如果学生注意了积累好词好句,多分析,多比较,就能使学生注意用词的准确,注意遣词造句,然后把积累的词句运用于作文中,而这样既会使学生的表达更生动,更具体,也会使学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增加其对学习的信心,形成一个“积累——分析——比较——运用——再积累”的良性循环。

同时,教会学生积累后,并使他们尝到积累词句所带来的好处,相信就能培养他们看到好词、好句就会摘录下来的好习惯,同时也能写好作文,继而能掌握、学好语文这一门学科,而学好中学语文,对于学习其他课程,开发潜在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语文的课程性质与地位作了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标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但积淀素材,是一项沉甸甸的任务,非一朝一夕之功,引导学生选择一种高效、高质的积累的方法,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为此,我们确定这一研究课题,以期通过一年的实践,让学生能积累大量的好词好句,继而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思想、我们想谁都知道“铁棒磨成针”、“水滴石穿”的道理。

我们想学习其实也一样,要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

只有平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考试才会有好成绩。

要从量变上升到质变,只有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达到最终的成功。

关于积累的定义、在XX年版初中、高中大纲中,均有“重视积累、感悟、熏陶”等表述,这是它的最早出处,也是对它的最粗略的表述;此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对积累概念作了较多的运用性解说;到XX年,新修订的高中大纲对积累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又有了新的发展,包括语言积累,古诗文积累、生活积累。

写作指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且是主动性的表达。

比如说,读了一篇故事,应该概括故事的内容;看到发生的事,应当能清楚、清晰、生动具体的表达描述出见闻。

1、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章写得好不好,虽然决定于构思、动笔、修改那一连串的功夫。

但是再往根上想,就知道那一连串功夫之前,还有许多功夫,所起的决定作用更大。

那许多功夫都是在平时做的,并不是为写东西做准备的。

一到写东西的时候却成了极为重要的基础。

”作文表达确是如此,如果没有很多词汇的积累,那是很难想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积累多了,说话写作也就能出口成章了。

2、“多积累好词好句”这一方法,就能很好地丰富提高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明确规定、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积累是《语文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及“语言积累”这个问题。

例如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到“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在第二阶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到“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第三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到“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可见,重视语言的积累,这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大家都知道内容决定形式,一定的内容需要一定的形式来表现。

文章内容真实、充实是根本,而真实、充实的文章需要适当的形式(包括合适的词语)来表达。

4、强化读书积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成为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经验所验证。

1999年,一名普通中学的高中生参加高考,在山东省数万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年度山东省文科“女状元”。

她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就四字“勤学不辍”,广读博览,文学、历史、哲学、科技,无不在她的阅读视野之内,她也因此而储备了出色的阅读写作、分析综合、应用创新的能力,因而一举获得成功。

多看书,多积累,还会怕什么呢?三、课题研究的设计。

1、研究对象、七、八、九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调查法(问卷调查、座谈调查)、统计法、专题讲座、专题讨论、行动研究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多读书,多摘录,多积累,然后教师及时引导、总结,并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如背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比赛,摘抄本比赛,从积累到运用,最终达到提高丰富学生作文语言的目的。

3、研究目标、总体目标、以面向未来,培养跨世纪人才为总目标,通过对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的指导和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准和丰富学生作文语言,提高作文水平,为今后学生学好语文,学好各门学科打下坚实基础。

具体目标、①使学生明确积累好词好句的目的和意义。

②指导学生掌握积累词句的方法。

a、美词积累法。

词语积累较好的有词语接龙法。

即把一个词的词尾与另一个词的词头接起来以便于记忆。

词语集合法。

即把含有相同特点的词语集合在一起进行记忆、积累。

b、美句收集法。

按写作对象分类积累,如描写人物动作、情态、心理的妙句,描写人间真情、自然景色的美言,讲述人生哲理内涵、理想与信念的佳句等等。

c、讲述故事法。

即用讲故事的方法积累词语。

有些成语是一个小故事或一则寓言,有些成语来源于一个典故,如果能讲述这个故事,这个成语就记得牢了。

d、生活积累法。

引导学生从中生活积累语言,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

在日常生活中,例如看电视、看报纸、阅读家里收到的书刊时,专门摘录名言名句、优美的词语和巧妙的修辞方法、歇后语、俗语、民歌等等。

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作文就能出口成章、妙笔生花。

③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积累词句的习惯,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素质。

④多向学生介绍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语文基础知识容量,为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打下基础。

⑤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写作时能多借鉴好词好句,语言要生动、隽永。

4、研究内容①、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倡导学生多读书,多摘录,多积累好词好句。

②、教师对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的活动及时引导、总结,并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如背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比赛,摘抄本比赛。

③、引导学生从积累好词好句到把所积累的丰富美、靓句充分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使自己的作文语言靓起来,最终达到提高丰富学生作文语言的目的。

5、研究步骤、⑴、研究准备、(XX年9月——XX年10月)调查摸底,加强理论学习,制定实施方案。

⑵、研究实施、(XX年10——XX.7月)a、指导学生掌握积累词句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

b、在掌握了方法,养成习惯的基础上多展开交流、训练,如学生作文的交流“佳作共赏”等,大家集体对作文进行相互评价,结合自己的积累说说怎样给作文添色,使作文语言更加优美隽永,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言简意赅,做到学以致用。

c、在学生已积累了部分好词好句后,教师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倡写作时多用好词好句,不仅句子要完整生动,而且语言要隽永,意义蕴含丰富,言简意赅,返璞归真,给人以美的享受。

⑶、研究总结、(XX.8——XX1.9月)总结资料,写出结题报告,展示课题成果。

四、课题的实施策略。

⑴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积累的欲望。

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人生视野的拓展,一个人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因为人只有通过阅读荟萃了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才能吸取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

就和人的身体发育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物质营养一样,滋养心灵的精神营养同样要丰富而全面。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要提倡吃五谷杂粮式的“杂读”,因为“杂读”吸取的营养全面。

例如,读文学作品,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想象;读科技类作品,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严谨,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的热情;读历史读物,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古鉴今……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