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果园滴灌工程初步设计

果园滴灌工程初步设计

榆树屯果园滴灌工程初步设计
1.概况
榆树屯果园位于榆树屯村以西,沙河驿以北,距张家堡乡政府2公里处。

果园地势平坦,面积300亩,种植苹果28000余株,果树株距4m,行距5m,已基本进入盛国期。

为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省水量,增加国品产量,提高果品质量,在果园内采取微喷灌系统进行灌溉。

设计灌溉面积300亩,控制株树10000株。

要求:果园微灌区采用滴灌形式。

2.基本资料
(1)气象资料
该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在528.3mm左右,主要集中在6~9月份,多年平均蒸发量1857mm,多年平均最高气温28.9℃,多年平均最低气温-17.3℃,最大冻土层深度1.5m,多年平均日照小时2848.1h,多年平均无霜期149天左右。

当地1956~1982年的气象资料如表1所示。

(2)土壤资料
灌区内主要为砂壤土,土壤容重为1.42g/cm3,田间最大持水量为22%,土层厚度8~15m。

(3)水源情况
灌区多年平均地下水位埋深8~14m,主要含水层厚度10~18m。

果园内现有机电井一眼,位于果园南部与道路的交界处,出水量80m3/h,动水位20m,水质较好。

(4)微灌系统设计参数
a.设计土壤湿润比为40%;
b.设计灌水均匀度为95%;
c.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9。

(5)动力情况
该地区动力采用电力,灌溉季节基本保证24小时供电。

实际日灌溉时间为14~20h。

表1 频率计算统计表
设计过程:
一、水源工程
1、单井控制面积计算:
单井控制面积由式1-1求出:
A=Q井tη/0.667 E amax,………(1-1)
式中A——井水可灌面积,亩;
Q井——水井出水量,m3/h;Q井=80 m3/h
t——水井每天抽水小时数,h;t =18
η——管灌田间水利用系数,η=0.90
E amax——作物耗水高峰期月平均日耗水量值,mm/d。

根据《微灌工程技术
规范》,E amax =6 mm/d。

A=(80×18×0.90)÷(0.667×6)=324亩。

二、管网布置
机电井控制区管道从系统首部出发,向南引出干管,干管管径160mm~90mm;与干管垂直引出分水管,分水管管径63mm;平行于分水管引出支管,支管管径63mm;垂直于支管引出毛管,毛管管径25mm,与树行平行布置;毛管上接滴灌管,滴灌管绕树布置。

三、灌溉制度的拟定
1. 灌水周期的确定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苹果灌水周期为10d,滴灌工程实施后,为了确保梨树能够及时得到灌溉,灌水周期定为:T=10d。

⒉灌水定额的计算
m=(T×E a)/η
式中:m——设计灌水定额,mm;
T——灌水周期,d;
E a——耗水强度,mm/d;
η——微灌水利用系数。

将T=10,E a=4.86,η=0.9,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得:m=54mm。

四、苹果树滴灌系统设计参数的选择
⒈设计土壤湿润比:根据《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苹果树滴灌的设计湿润比取40%。

⒉设计灌水均匀度为85%以上。

⒊灌溉水利用系数:根据《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滴灌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90。

⒋灌水器采用管上式补偿性滴灌管。

管径Φ12,滴头间距0.5m,单滴头设计流量为q d=3.75L/h,工作压力范围0.05~0.35Mp a,设计工作压力h d=0.05~0.15 Mp a。

五、工作制度的确定
1.一次工作时间的确定
t=m×S t×S r/q d
式中:t——一次灌水延续时间,h;
m——设计灌水定额,mm;
S t——毛管间距,m;
S r——灌水器间距,m;
q d——灌水器设计流量,L/h。

将m=54mm,S t=5m,S r=3m,q d=45L/h,代入上述公式计算求得:t=18h。

2.轮灌组的划分
系统灌水周期为8d,日工作时间取20h,一次灌水历时18h,因此项目区划分为10个轮灌组,日进行1.5个轮灌组,轮灌组分区情况见表1。

表1 轮灌分组表
轮灌组工作情况见表2。

表2 轮灌分组工作表
六、系统流量的推求及管径选择
各级管道流量推求及管径选择见表3。

表3 干管各管段流量推求及管径选择表
七、管网水力计算
1.毛管长度的校核
(1)一条支管控制的灌水小区内设计水头允许水头偏差为:
[△h]=0.4h d
式中:[△h]—一条支管控制的灌水小区内的允许水头偏差,m;
h d—灌水器设计工作压力,m。

计算得:[△h]=0.4×15=6m
(2)在平坦地形下,灌水小区设计允许水头偏差在支、毛管间的分配比例:=β1[△h]
△h

=β2[△h]=(1-β1)×[△h]
△h

β1=1/[1+〔L2/L1〕×〔a1n1〕]0.291
——支管允许水头偏差,m;
式中:△h

△h毛——毛管允许水头偏差,m;
L1——支管长度,m;
L2——毛管长度,m;
β1——小区允许水头偏差在支管上的分配比例;
β2——小区允许水头偏差在毛管上的分配比例;
n1——支管上单侧毛管的根数;
a1——支管单侧布置毛管时,值为1;
支管双侧布置毛管时,值为2。

(3)毛管极限孔数的确定
毛管极限孔数的计算公式为:
N m=INT[(5.446×△h2×d4.75)/(K×S×q d1.75)]0.364
式中:N m——毛管的极限分流孔数;
△h2——毛管的允许水头偏差,m;
d——毛管内径,mm;
K——水头允许扩大系数,为毛管总水头损失与沿程水头损失的比值,K=1.1~1.2
S——毛管上分流孔的间距,m;
q d——毛管上单孔或灌水器的设计流量,L/h。

最长毛管出现在南区第2轮灌区内,毛管长度L2=100m,支管长度L1=32m,a1=2,n1=7,d=21mm,K=1.2,q d=45L/h。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得:
N m=33,设计毛管最大长度100m,毛管孔数N=33,与允许毛管极限孔数相同,毛管长度满足设计要求。

2.毛管进口水头的计算
h0=h d+K×h f
式中:h0——毛管进口水头,m;
h d——灌水器设计工作水头,m;
K——水头损失扩大系数,1.1~1.2(毛管取1.2,支管取1.1);
h f——毛管沿程损失,m。

将h d=15,K=1.2,L=100,F=0.369,q毛=1.5m3/h,h f=3.3,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得:h0=18.3m。

3.干、支管沿程水头损失计算
按照勃拉修斯公式计算各级管道沿程损失,计算公式为:
h沿=F×8.4×104×L×Q1.75/D4.75
式中:F——多口系数;
Q——管道中的流量,m3/h;
D——管道的内径,mm;
L——管段的长度,m。

按照系统工作最不利原则,选取系统流量最大,灌水器工作压力高,距离井位较远的小区内的轮灌小区为典型轮灌组,进行系统扬程的推求。

控制区选择小区3为典型轮灌区进行管网水力计算。

各级管道水头损失计算结果见表4。

表4 滴灌区(小区3)管道水力计算及系统首部压力推求表
7
八、系统首部水泵扬程的推求
水泵扬程计算公式为:
H泵=h滴头+h管网+h过滤器+h动水位式中:H

——水泵扬程,m;
h滴头——滴头设计工作压力,m;
h管网——管网总水头损失,m;
h过滤器——过滤器水头损失,m;
h动水位——进水池水位,m。

根据表4所推求的管网水头损失,计算扬程,其中:h
滴头=15m,三级过滤h
过滤
器=10m,渠道引水h
渠动水位
=1m,井取水h
井动水位
=15m,计算结果见表5。

根据表5—2—6计算结果,滴灌区系统流量803/h,系统需要最高扬程76.075台250QJ(R)125—87/3(6613)潜水泵,该泵额定流量125 m3/h,扬程87m,配套电机功率45kw。

九、首部工程设计
机电井抽取地下水,水流直接经水泵加压进入过滤工作站和管网系统。

过滤系统设备情况见表6。

表6 过滤器设备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