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英语通用语背景下中国英语教学现状分析_俞希
英语通用语背景下中国英语教学现状分析_俞希
( Baker,2009 ) 、 教 学 大 纲 ( Jenkins,2002 ) 、 教材 ( Kopperoinen, 2011) 、 教师培训( Sifakis,2007 ) 、 大 学 生 互 动 语 言 ( Bjrkman,2008 ) 、 学习者信念 ( Kaypak & Ortatepe,2014 ) 和 教 学 法 ( Creese & Blackledge, 2010) 等多个层面。这些研究对英语教 学的新方向提出了各种设想, 然而多数并没有对教 学改革提供系统化建议或构建 ELF 教学理论。 中国学者对 ELF 的研究起步较晚。 早期研 而主要强调母语 究并未直接提及 ELF 这一概念, 2003 ) 。 文 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 刘长江, 秋芳( 2012 ) 则超越教学本土化, 从教师视角提出 了英语国际语教学框架, 为大纲设计者与教材编 写者提 供 了 重 要 方 案 及 其 理 据。 随 后, 文秋芳 ( 2014 ) 又提出了基于 “多实体论” 的 ELF 体系, 主 张在未来研究中, 从教学视角探究如何将 ELF 的 研究结果应用在教学中。这两个理论性突破为中 将促进更多学者对 ELF 国 ELF 教学带来了契机, 教学体系进行验证和补充。 关于中国 ELF 教学的实证研究近期应运而 其维 度 包 含 中 国 文 化 英 语 表 达 和 课 程 设 置 生, ( 肖 龙 福 等, 2010 ) 、 英 语 语 音 教 学 ( Deterding, 2010 ) 、 对教学标准的态度( He & Li,2009 ) 、 对英 2010 ; Tsou & 语变 体 的 态 度 ( 高 一 虹、 林 梦 茜, Chen, 2014 ) 、 教师国别 ( He & Miller,2011 ) 、 语 2015 ) 以及中国英语学习 用教学 ( 陈新仁、 李民, 者的动机自我意识 ( Zheng,2013 ) 等。 现有研究 中有关教学内容的探讨较少, 而且学者对于是否 将本族语变体作为教学标准, 以及怎样将 ELF 用 Kirkpatrick & 于中国英语 教 学 观 点 不 一。 例 如, Xu ( 2002 ) 、 He & Zhang ( 2010 ) 、 Hu ( 2004 ) 和 Wang( 2013 ) 分别将本族语模式、 本族语辅助以中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FLLTP) 2016 年第 3 期
, 能力” 并且增加了有关“全球化理念和国际化视 “身心素质” 的 等四种素质要求 ( 仲伟合、 潘鸣 野” 2015 ) 。 威, 《国标 》 对于大纲和 的分析表明, 大纲相对上 世纪而言, 对英语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 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 已开始考虑到全球 化语境中英语传播世界文化的需要, 同时也兼顾 了对于中国社会文化的了解和介绍, 突出培养学 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 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异的灵活性。 新《国标 》 在其基础上凸显了对于 多元文化认同感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 ( 蒋洪 2014 ) 以及国际化素质; 且大纲所强调的以英 新, 国和美国英语作为标准在《国标 》 中也似乎有所 弱化。综观之, 从大纲到《国标 》 的迈进意味着英 语专业教 学 的 发 展 方 向 更 加 符 合 ELF 的 需 求。 , “英国国家的社会文化 ” 然而 始终被视为英语专 业的 主 要 学 习 和 研 究 对 象 ( 仲 伟 合、 潘 鸣 威, 2015 ) , 西方文化价值体系在英语教学中仍然占 据重要地位; 对于非英美文化, 特别是中国本土化 英语的关注度依然有所欠缺。 另一方 面, 根 据《大 学 英 语 课 程 教 学 要 求 》 ( 以下简称《要求 》 ),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 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 他们在今后学习、 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 效地进行交际,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 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 。 ” 需要 在最新公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 ( 2015 ( 以下简称《指南 》 ) 中, 征求意见稿) 》 增加了“增 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 的目标。 《要求》 在听说读写译方面几次提到“英语国 , 家大众性报刊 ” 和“英语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 ” 《指南》 在 中这些标准已被略去或代之以“公开发 ” ; 《要求》 “能翻译介绍中国国情 表的英语报刊 中 或文化的文章 ” 在《指南 》 中改为“介绍中外国情 。 这些表明了大学英语教学 或文化的文字资料 ” 对中国国情文化的持续关注以及对非英语国家语 。《指南 》 , “要了 言文化的逐渐重视 还特别指出 解国外的社会与文化, 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对 ” 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 比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而言, 大学英语更注重工具 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以及语言和专业的结合, 并不 特别强调西方社会文化, 对于国际视野和跨文化 交流的要求也开始有所提升, 但仍然显得相对薄 弱和空泛。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英语通用语(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以下简称 ELF ) 成为一种超越国界 和文化的语言, 用于不同母语背景者之间的相互 交流, 并且不以英语国家的语言作为唯一标准 。 长期以来, 英语作为外语 ( EFL ) 以本族语者英语 如今不少学者 ( Seidlhofer,2011 ) 主张用 为标准, ELF 作为 EFL 的补充, 这标志着英语范式重大转 对学习者英语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 型的开始, 定位与要求。 有鉴于此, 本文首先梳理国内外 ELF 教学研 究文献, 然后着眼于中国语境, 以全国英语专业名 列前茅的五所高校为例, 从其英语专业和大学英 语的教学大纲、 课程体系和现有教材这几个角度, 审视中国英语教学现状与 ELF 背景的契合程度, 探讨 ELF 给中国英语教学带来的影响和启示, 为 调整英语学习目标以及语言教育定位提供参考 。 二、ELF 教学研究现状和趋势 国际范围内关于 ELF 的研究始于上世纪 90 ELF 在教学上的 年代, 如今方兴未艾。最近几年, 应用开始成为研究重心, 国外相关研究分理论和 实证两个方向分别展开。 就理论而言, 业界对于 将 ELF 引进教学的意识正逐步增强, 很多学者质 疑本族语者规范作为教学目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Seidlhofer, 2001 ; Widdowson, 2003 ; Jenkins, 2012 ) , 主 张 对 现 有 教 学 进 行 改 革 ( Kirkpatrick, 2007 ) , 并 提 出 了 新 的 教 学 模 式 ( Kirkpatrick, 2012 ; Sifakis, 2014 ) 、教 学 目 标 ( Kirkpatrick, 2012 ) 和教学方法 ( Dewey,2012 ; Murray,2012 ) 。 这些对于深入探索 ELF 教学具有重要价值。 另一方面, 国外相关实证研究涉及语言标准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从表 2 可见 , 英语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是英 合 计 共 占 85. 8% 的 比 例 。 语专业 课 程 的 主 体 , 其中 , 专业 知 识 课 程 除 英 语 国 家 文 学 和 英 语 语 还包括西方文化和跨文化交际课 言学内容 外 , 程 。 另外 , 所占比重较少的相关专业知识课程 涉及外交 、 经贸 、 法律 、 新闻 、 教育 、 历史 、 文化等 方面 , 但各所学校侧重点不同 。 这表明 , 在实际 教学中 英 语 国 家 的 语 言 文 学 被 视 为 典 范 和 重 虽然跨 文 化 交 际 和 中 国 文 化 内 容 已 开 始 纳 点, 入教学 , 但仍然份额有限 , 且缺乏对其他非英语 国家文 化 内 容 的 关 注 。 其 中 , 只有两所学校开 四所学校开设了有关中 设了跨文 化 交 际 课 程 , , 国社会文 化 的 课 程 而 有 关 非 英 语 国 家 文 化 的 课程暂时还未开设 。 就大学英语而言 , 三所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设 置总体较为单一 。 综 2 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只 上一年的大学英语 ( 分层次通 修 课 程 ) , 分读写 和视听说两门课程 。 个别院系有定制的英语课 程, 例如法学院除大学英语之外 , 还设有法律英 语课程 ; 商 学 院 开 设 了 英 语 口 语 、 高级英语口 语、 外贸英语函电和金融英语等课程 。 综 1 的非 英语专业 课 程 除 了 综 合 大 学 英 语 基 础 课 之 外 , 还包括一系列英语专题课及通选课 。 综 3 的非 英语专业课程除 了 大 学 英 语 必 修 课 之 外 , 还包 括涵盖听 说 读 写 译 以 及 英 美 文 化 和 医 学 英 语 在内的 选 修 课 。 这 说 明 大 学 英 语 课 程 目 前 关 注点主要 停 留 在 英 语 的 技 能 性 即 语 言 的 运 用 能力上 , 而 对 其 用 于 国 际 交 流、 传播本土文化 和提高 综 合 素 养 的 重 视 度 还 远 远 不 够 。 所 幸 的是 , 最新《指南 》 对大学英语的课程结构提 出 了具体思 路 , 即 包 括 通 用 英 语 课 程、 专门用途 英语课程和跨文化交际课程 。 这基本符合 ELF 的需求特点 , 也代 表 了 今 后 大 学 英 语 课 程 的 发 展趋势 。 3. 现有教材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FLLTP) 2016 年第 3 期
· 37·
英语通用语背景下中国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提
俞
希
要: 英语通用语( ELF) 是一种超越国界和文化的语言, 用于不同母语背景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本文以全国英语
专业名列前茅的五所高校为例, 从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 课程体系和现有教材这三个角度出发, 探讨 ELF 背景 下中国英语教学的现状。调查发现, 尽管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在全球语境中使用 ELF 表达多元身份的必要性, 英美文化及其价 值观仍然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 这体现为对本族语英语和文学的重视, 以及本土化英语和跨文化交际内容的相对缺乏。因此 本文指出, 在 ELF 视域下采用多层级和跨文化的英语学习策略对于实现容纳和顺应国际与本土视野的目标至关重要。 关键词: 英语通用语( ELF) ; 英语教学; 中国语境; 英语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