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小手真干净教案篇一:我的小手真干净小班说课稿】幼儿园小班健康说课稿《我的小手真干净》我的说课的题目是:《我的小手真干净》。
下面我将从以下八个方面来开展我说课的内容:一. 说内容:《我的小手真干净》是小班中的活动内容。
1、《指南》教育目标:“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要求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
2、幼儿上幼儿园后要适应集体生活,需要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本次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幼儿学习基本的自理能力,所以我选择洗手这一内容。
二. 说活动目标:1.要让幼儿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首先要让幼儿理解洗手的重要性。
2.小班幼儿洗手的方法往往不正确,不能达到卫生的要求,所以要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3.为了完成上诉教育目标。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2 .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3.教会幼儿洗手歌。
三. 说教学重点. 难点:《我的小手真干净》是培养幼儿养成勤洗手的卫生好习惯。
在上幼儿园前大部分幼儿都是在成人帮助下洗手的,因此重点是幼儿洗手环节的练习。
难点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四. 说教学准备:为了本次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我准备了以下洗手的必需品:脸盆,水,肥皂,毛巾。
五. 说教法。
学法:《指南》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本次活动中我采用:1..操作法:2. 示范讲解法:通过老师示范讲解,引起幼儿的兴趣,操作法是幼儿喜欢的方式,通过操作,掌握内容。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
采用.多通道参与法、观察法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六. 说教学过程: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三大环节:(一)、开始部分1、拍手活动,稳定幼儿情绪2、教师提问,引出课题。
①教师:“请小朋友们伸出你的双手来,如果小手脏了怎么办?” (引导幼儿说出小手脏了应该去洗手)②.教师:“谁能说说我们应该怎样洗手?”(请个别幼儿讲讲,也可以让幼儿小组讨论后再回答,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③.教师小结,适时的给幼儿鼓励。
(二)、基本部分教师教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1.老师讲解洗手步骤,边示范边讲解。
湿手——擦肥皂——搓手——冲洗干净——毛巾擦干(1)用水把手打湿了。
(2)手心手背都要搓肥皂,并要搓到有泡沫。
(3)清水冲洗干净。
(4)用毛巾吧水擦干。
(洗手是技能的培养,教师需要做正确的示范。
)洗手歌(儿歌)小朋友,来洗手,卷起袖,淋湿手;抹肥皂,搓搓手,清清水,冲冲手;关龙头,甩甩手;小毛巾,擦擦手;小手洗得真干净,我们大家拍拍手。
(儿歌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幼儿记忆洗手的步骤。
)2.幼儿在座位上边学儿歌边练习洗手方法。
(三)、结束部分1 .教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都知道了洗小手的方法了,让我们一起去将我们的小手洗干净吧!2.将幼儿带出场,实地到水池旁洗一次手。
(1)幼儿洗手,教师指导个别幼儿,提醒幼儿不玩水,节约用水。
(四)、活动延伸《指南》指出;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密切合作、协调一致。
因此,这要求;1 、在学校老师检查指导幼儿洗手。
2 、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庭中督促幼儿洗手。
七、说活动特色教育过程整合化,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强调的是健康、语言、社会、认知、艺术五大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
纵观整个活动,始终将课程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学习之中,收幼儿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得到整体、和谐、全面发展。
八、说教育理念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
”此言道出了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
本次活动培养幼儿勤洗手的好习惯,有助于孩子以后的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这是从当前孩子的实际出发而提出来的,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内容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同学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谢谢武强县北谷庄幼儿园2016 年11 月王潇【篇二:《小手真干净》教学设计】《小手真干净》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知道周围的许多东西是不干净的, 许多脏东西是看不见的,吃东西之前愿意洗手。
2 、引导幼儿关心周围的人,愿意与周围的人分享自己的食物。
活动准备:1、好吃的食物一袋; 白色湿毛巾;玩具、图书等物品。
2 、刚刚洗过手,分三组坐在桌旁,看图书、玩玩具、聊天。
活动过程:1、情景设置:大班哥哥姐姐送来好吃的食物老师:你是哪个班的小朋友?到我们班有什么事吗?大班幼儿:我是大班的小朋友,给弟弟妹妹送晚点来了。
我们吃晚点时,觉得幼儿园的晚点太好吃啦,想起小班弟弟妹妹还没有吃过,一商量,大家就派我把好吃的晚点送来啦。
老师:哥哥姐姐真好,有好吃的东西自己不吃,给我们小弟弟小妹妹吃,我们应该说什么呀?(谢谢哥哥姐姐!)2、请幼儿闻一闻晚点的味道,激发幼儿想吃好吃的的愿望。
引导幼儿商量吃的方法。
提问:1)哥哥姐姐送来的好吃的真香,谁想吃呀?请幼儿将桌上的物品收到架子上。
2)这么多小朋友都着急吃一袋好吃的,我们怎样做才能快点吃到呢3)小朋友现在能吃好吃的吗?为什么?4)谁不愿意去洗手?为什么?(手不脏,手没摸脏东西,周围的物品不脏。
)3、小实验:它们干净吗用白色湿毛巾擦拭幼儿认为干净的物品如:图书、桌椅和玩具等,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毛巾颜色的变化。
结论: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不干净的,许多东西脏了,小朋友用眼睛都看不出来,脏东西还会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呢。
干净的小手,摸了这些东西就不干净了。
提问:1)毛巾为什么变脏了?脏东西是哪儿来的?(图书、桌椅和玩具是脏的,毛巾一擦,脏东西就跑到毛巾上。
)2)刚才小朋友为什么说它们是干净的?(看不见)3)小手洗干净后,再摸图书、玩具、桌椅和衣服等东西,还干净吗4)现在谁愿意先去洗手,把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脏东西洗掉,再回来吃好吃的食物?4、小朋友洗手,品尝食物,引导幼儿将好吃的送给客人吃。
哥哥姐姐有好吃的东西,想着送给我们小弟弟妹妹吃,他们真好! 设计思路:小班幼儿刚入园,吃饭时,我请幼儿去洗手,他们会有各种理由不去洗,“我洗过手了,我在家里洗的。
”“图书是干净的,不脏。
”“衣服不脏,妈妈刚给我换的。
”“玩具多漂亮呀,不脏。
”当我告诉幼儿这些东西是脏的,洗干净的小手摸到它们也会变脏时,幼儿会听从我的建议去洗手,但同样的事情、同样的理由以后还会出现。
用小毛巾擦一擦,把幼儿认为干净物品上的“脏”东西从隐蔽的状态显现在眼前,幼儿真正理解了“脏”的概念,才会把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愿望,有效地转变自己的行为,养成爱洗手的习惯。
【篇三:小班健康活动设计:我的小手最干净】小班健康活动设计:我的小手最干净设计意图: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洗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孩子在幼儿园必须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小班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弱,在幼儿园经常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洗手时会出现洗手马虎、玩水等现象。
有的幼儿不会洗手,有的幼儿把手淋湿就算洗完了,有的幼儿洗手时不会用毛巾擦,有的幼儿不会用肥皂⋯⋯在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之后,知道许多孩子在家很少自己独自洗手,都是长辈们帮着洗或是用毛巾擦干净。
针对我班幼儿存在的问题,为帮助他们学会自己洗手,我根据小班孩子好模仿的特点,我设计了健康活动《小手真干净》,使孩子了解、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学会洗手的方法,并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1 、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2 、通过学念儿歌、找图片,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3 、知道洗手的重要性,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自制苹果宝宝图片1 个、洗手盆8 个、肥皂若干、幼儿自己毛巾活动过程:一、歌曲《我是一个大苹果》引出主题1 、幼儿唱歌曲《我是一个大苹果》教师:今天苹果宝宝来和你们一起玩了(出示苹果宝宝图片),引导幼儿和苹果宝宝打招呼。
2 、老师提问刚才大苹果怎么说的?它喜欢什么样的宝宝?(小手干净的宝宝)3、怎样让自己的小手变干净呢?二、学习洗手、擦手的方法1 、根据孩子平时洗手经验,先和孩子讨论洗手的方法。
2 、利用儿歌《洗手歌》学习洗手的步骤。
儿歌:卷卷袖,冲冲水,打打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手指缝搓一搓大拇哥转一转,小手腕也要洗冲冲干净甩甩手,再用毛巾擦擦手。
3、老师演示正确的洗手过程。
4、分组请幼儿练习洗手。
将幼儿分成三组(小猫组、小狗组、小兔组)要求:(1) 每个盆两个小朋友(2)甩手要将水甩在盆里(3)用自己的毛巾擦手小结幼儿洗手过程,以大苹果的口吻对于洗手认真的幼儿给与鼓励。
活动反思: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到个别幼儿虽然年龄小,比较顽皮,但是经过耐心的引导和自身的努力,完全可以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另外,本节活动,理所当然的以为孩子一定会知道什么时候该洗手,忽视这方面的引导。
但其实小班的孩子,部分对家长过于依赖,没养成这方面的习惯。
以后应该在活动前对孩子的情况做全面的了解,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把握每次活动的目标和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