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

走进民间,开发校本课程
今天上午的视频再一次证明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

山东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

如潍坊的风筝,杨家埠的木板年画,还有胶东的剪纸等都享誉中外。

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展,值得去研究和创新。

为了继承、发扬这些民族传统文化,根据我校的情况,我将做如下的一些设想: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基本的剪纸方法,和表现手法。

剪纸用的工具还算简单,相信学生会喜欢也会配合,剪出好的作品;折纸是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的,在今后要集思广益,让我们的学生折出更好的、更有创意的作品;在清明节前后经常看到一些学生买丝带、细绳编一些东西,所以我们不要抹杀了他们的积极性,不能像有的班主任那样给没收,而是以此为契机,给他们讲一些编织方法,开展编手链、鸡蛋网等挂饰品来丰富他们的生活。

还有就是可以去民间学习,虽然他们没名气,但他们的作品很淳朴,值得我们去学习,这使我想到了我的婆婆,想到了她给我缝的“宝贝”,婆婆今年七十多了,她的手很巧,从年轻时就会很多针线活、会剪窗花、喜花、鞋样等。

一有空就缝一些东西,如:挂件,大的可以挂在汽车上,在家里做装饰,小的可以挂在钥匙上、手机上。

还有用艾蒿做的香囊。

那些都是她一针一线缝制的,特别漂亮。

这使我想到了可以把那些大小的东西收集起来,带到课堂上让学生欣赏、学习,可以了解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也可以学着做。

例如用桃核做的小玩意儿,我也学会了,还缝了好多呢,小桃核可以放在手机上,可以放
在钥匙上,也可以给小孩子带,可以辟邪。

总之,只要热爱生活,就能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现美,把这些教科书上没有的东西教给学生,也算是一种传承。

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下面的这些图片,敬请大家欣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