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轴径尺寸检测

轴径尺寸检测


模块二
三、确定验收极限
轴类尺寸的测量
φ 40g7
es=-0.009
ei=-0.034
模块二
三、确定验收极限
轴类尺寸的测量
1.误收: 将超过公差界限的废品误判为合格品而接收 2.误废: 将接近公差界限的合格品误判为废品而报废 国家标准规定: “应只接收位于规定尺寸极限之内的工件” 确定验收极限的方式: 内缩方式和不内缩方式
模块二
三、确定验收极限
轴类尺寸的测量
国家标准规定: 安全裕度A值按照零件尺寸公差的10%确定
40g7 IT7 0.025
-0.009 40g7 -0.009 -0.034
-0.034
IT7 0.025 AA 00.0025 .0025
模块二
三、确定验收极限
轴类尺寸的测量
过盈配合:具有过盈(含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孔的公差带位于轴公差带之下,通常是 指孔小、轴大的配合 过渡配合:可能产生间隙或过盈的配合。 孔、轴公差带相互交叠,是介于间隙配 合与过盈配合之间的配合 。
配合制:
基孔制、基轴制
模块一
五、配合
孔公差带
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最小间隙
过盈
孔公差带
轴公差带

模块一
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六、常用尺寸孔、轴公差带与配合
模块一
●技能训练
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识读机械图样,获取尺寸和配合方面的技 术信息
模块一
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八、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1、配合制的选用 ⑴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
1.加工工艺 2.技术测量
⑵特殊场合选用基轴制配合 (举例) ⑶与标准件配合
通过测量得到的尺寸 实际尺寸并非尺寸的真值
模块一
二、尺寸
3. 极限尺寸
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 最大极限尺寸:Dmax、dmax 最小极限尺寸:Dmin、dmin 尺寸合格的条件:
最大极限尺寸≥实际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模块一
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三、偏差、公差和公差带
1. 偏差 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代数差,其值可正、可 负或零。 ⑴极限偏差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 es d max d ES Dmax D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 ⑵实际偏差: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
项目三 线性尺寸的公差与配合
模块一 模块二 模块三 模块四 模块五 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轴类尺寸的测量 孔类尺寸的测量 非轴、非孔长度尺寸的测量 大批量生产中孔径、轴径尺寸检测
模块一
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装配关系 ↓ 包容面 被包容面 加工过程 ↓ 尺寸由小变大 尺寸由大变小
一、孔、轴的概念
测量工具 ↓ 内卡(爪) 外卡(爪)
《极限与配合》标准表格的使用及公差带 图的绘制
模块一
五、配合
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与轴公差带之间 的关系。反映了机器上相互结合零件之间的松紧程 度。 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含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孔的公差带位于轴的公差带之上,通常 指孔大、轴小的配合。
模块一
五、配合
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模块二
轴类尺寸的测量
二、零件图技术要求分析
模块二
轴类尺寸的测量
二、零件图技术要求分析
直径尺寸: Φ 50k6、 Φ 52h6、 Φ 40g7、Φ 60、Φ 50、Φ 45
0 0 35 460.2 、 0.2 也属于广义上的轴类尺寸
模块二
轴类尺寸的测量
二、零件图技术要求分析
验收零件时,凡标注公差要求的属重要尺 寸、有配合要求的尺寸,都要检测;而未注公 差的尺寸一般不重要、也无配合要求,可不检 测。
轴类尺寸的测量
⑸刀口光隙法 使用刀口尺和量块 组合,在检验平台上测量 轴类尺寸。调整量块组尺 寸,当刀口与量块、工件 间看不见光隙时,则认为 量块组的尺寸h就是工件 尺寸d的值。
模块二
四、确定检测方案
轴类尺寸的测量
⑹仪器测量法 用光学计、测长仪、工具显微镜等对轴类尺寸 进行精密测量。在工具显微镜上又分为影像法、轴 切法、干涉法、灵敏杠杆法等。在光学计、测长仪 上测量可以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模块二
四、确定检测方案
轴类尺寸的测量
根据零件批量的大小、待检尺寸的精度要 求、检测条件(测量器具情况、检测环境、检 测人员的能力)等多种因素,设计检测方案 。 大批量生产 用光滑极限量规检测
单件、小批量生产
用通用测量器具检测
模块二
五、选择测量器具
轴类尺寸的测量
考虑零件的外形、尺寸大小和尺寸公差, 使所选的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能满足零件的 要求,测量不确定度值既要保证测量精度要 求,又要符合经济性要求。
⑵钢尺法 直接用钢直尺进行测量, 或者使用卡钳将工件尺寸与钢 直尺进行比较。
模块二
四、确定检测方案
轴类尺寸的测量
⑶卡尺法 使用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杠杆千分尺等 对轴类尺寸进行直接测量。
模块二
四、确定检测方案
轴类尺寸的测量
⑷指示表法 用百分表、千分表等各种测微表与量块进行 相对测量。
模块二
四、确定检测方案
模块一
A B CCD D
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四、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
0
+
E EFF F
-
G
GH J UV X Y Z Z Z J K MN PR S A Z S T B C

零线
0
基本尺寸
0
+
mn p rs t js k g h fg j d e ef f
-
z uv x y
zc zazb
零线

0
b
过渡配合
间隙配合
-

模块一
五、配合
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配合的表示方法: 用相同基本尺寸的孔、轴公差带表示, 写成分数形式 如:
H8 40 f7
M8 60 h7
模块一
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六、常用尺寸孔、轴公差带与配合
孔的一般公差带 105 种,常用公差带 44 种, 优先公差带 13 种 轴的一般公差带 116 种,常用公差带 59 种, 优先公差带 13 种 选用原则: 选用公差带时,应按优先、常用、一般、任 意公差带的顺序选用
孔(D) ----- 内表面
轴(d) ----- 外表面
模块一
二、尺寸
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1. 基本尺寸 设计给定的尺寸,用D和d表示(大写 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 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零件的刚度等 要求,计算或通过实验而确定的。 在优先数系中选择
模块一
二、尺寸
2. 实际尺寸
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模块一
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八、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3、配合种类的选用 有相对运动----------------------间隙配合 无相对运动,不常拆卸,传递扭矩----过盈配合 无相对运动,经常拆卸-------------过渡配合
模块一
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八、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4、配合代号的选用 类比法 H11/c11--间隙非常大,用于很松的、转动很 慢的动配合 H7/g6--间隙很小的滑动配合,用于能自由移动 或缓慢转动的精密配合,也可用于要求小间隙的定 位配合 H7/n6—允许有较大过盈的更精密定位
a
c cd
基本尺寸
模块一
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四、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
3. 公差带的表示方法 基本偏差代号,如:H、f 公差带代号组成 标准公差等级代号如:8、7 如: H8 孔的基本偏差代号 孔的标准公差等级代号
f7
轴的标准公差等级代号 轴的基本偏差代号
模块一
●技能训练
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上验收极限 =39.991-0.0025
=39.9885
下验收极限
=39.966+0.0025
=39.9685
模块二
四、确定检测方案
轴类尺寸的测量
轴类尺寸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 ⑴量规法 用量规检测轴类尺寸, 不能得到具体数值,只能检 测尺寸合格与否。
模块二
四、确定检测方案
轴类尺寸的测量
模块一
●技能训练
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钻模的精度设计
模Hale Waihona Puke 二轴类尺寸的测量模块二
轴类尺寸的测量
企业几何量检测流程:
熟悉国家标准 零件图 技术要求分析 确定验收极限
确定检测方案
选择测量器具
实施检测 记录数据
数据处理
复查
判断合格性 出具检测报告
模块二
一、熟悉国家标准
轴类尺寸的测量
1.GB/T 1800.1-1997《极限与配合 基础 第1部分:词汇》 2. GB/T 1800.2-1998《极限与配合 基础 第2部分:公差、 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 3.GB/T 1800.3-1998《极限与配合 基础 第3部分:标准公 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4.GB/T 1800.4-1999《极限与配合 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 的极限偏差表》 5.GB/T 1801-1999《极限与配合 公差带与配合的选择》 6.GB/T 1804-2000《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的公差》

零线
模块一
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三、偏差、公差和公差带
3. 公差带图及公差带 公差带图: 由零线和公差带组成。 ⑴零线 确定偏差的基准线。 ⑵公差带 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差两条直 线所限定的区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