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设计方法步骤
1.楼梯各部分尺寸的确定
根据楼梯间的开间、进深、层高,确定每层楼梯踏步的高和宽、梯段长度和宽度、以及平台宽度等。
(注意:双跑楼梯每层踏步级数最好取偶数,使两跑踏步数相等。
(1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楼梯的平面位置及楼梯间的尺寸确定楼梯的形式及适宜的坡度。
初步确定踏步宽 b 和踏步高 h(注意:b ≮ bmin , h ≯ hmax , bmin 和hmax 分别为各类建筑的最小踏步宽和最大踏步高。
b 、 h 的取值可参考表 2. 1和表 2. 2。
表 2. 1 一般楼梯踏步设计参考尺寸
名称踏步高 /mm 踏步宽 /mm
最大值常用值最小值常用值
住宅 175 150~175 260 260~300
中小学校 150 120~150 260 260~300
办公楼 160 140~160 280 280~340
幼儿园 150 120~140 260 260~280
疗养院 150 300
剧场、会堂 160 130~150 280 300~350
(2根据楼梯间开间尺寸确定梯段宽度 B 和梯井宽度。
(3确定踏步级数咒,调整踏步高矗和踏步宽 b ,用层高 H 除以踏步高 h ,
得踏步级数n ≈ H/h,当以为小数时,取整数,并调整踏步高h (h≈ H/n,
用公式 b+h=450(mm,或 b+2h=600~620(mm,确定踏步宽 b 。
(4确定楼梯平台的宽度。
注意 (梯段宽。
(5由踏步宽 b 及每梯段的级数 ,确定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 L 。
( 为级踏步的踏面数。
2.根据上述尺寸画出楼梯底层、二层及顶层平面图的草图
3.确定楼梯结构及构造形式
确定楼梯为现浇或预制、梯段为板式或梁板式,以及平台板的支撑方式。
4.进行楼梯净空高度的验算,使之符合净空高度要求
对于底层平台下做出入口时, 应验算平台梁下净空高度是否满足 2m 的要求。
若不满足, 可通过下列途径加以调整:
(1降低楼梯间底层平台梁下的室内地坪标高。
(2将底层第一梯段增加级数。
(3底层设一跑直通二层。
(4将第一跑坡度适当增大,抬高底层平台标高。
(5将 (1、 (2、 (3、 (4种方法结合使用。
5.根据平面图、剖切位置,及上述尺寸绘制剖面草图
根据计算的踏步级数和踏步的宽度和高度,先画出全部踏步的剖面轮廓线,
然后按所选定的结构形式画出梯段板厚 (梁板式梯段还应画出梯梁高 ; 画出平台梁及平台板; 画出端墙及墙上的门、窗、过梁等。
6.根据剖面图调整好的尺寸,对平面图进行调整,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尺寸标注
7.完成剖面图,加深并标注
附书:楼梯构造设计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设计掌握:
①楼梯布置的基本原则;②楼梯的组成及承重结构布置方案;
③楼梯的细部连接构造方式;④楼梯的装修特点及基本方式。
二、设计条件
1. 根据墙体构造设计任务书中的某中学教学楼平、立、剖面图,完成该教学楼左端次要楼梯的构造设计
楼梯间的平面尺寸为进深 6600mm , 开间 3300mm ; 层数 3层, 层高均为
3600mm , 女儿墙高 1200mm (本次设计中楼梯间不上屋顶。
2. 楼梯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梁承式楼梯。
梯段形式、步数、每步高和宽、栏杆形式、材料及尺寸由学生自定。
3.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砖墙承重。
4. 楼地面做法学生自定。
5. 楼梯间窗可用木窗、或采用钢筋混凝土花格。
三、设计内容及深度
本设计用 AUTOCAD 软件计算机制图, 2#图纸。
完成下列内容:
1. 各层楼梯平面图 1:30,标注并表达如下内容:
(1楼梯开间方向三道尺寸:轴线尺寸、净开间尺寸、梯段及梯井尺寸;
(2楼梯进深方向三道尺寸:轴线尺寸、净进深尺寸、梯段长度及平台尺寸;
(3上、下方向及踏步宽、踏步数;
(4各平台标高(标注完成面 ;
(5引出楼梯剖面剖切位置及剖面编号。
2. 楼梯剖面图 1:30, 画出楼梯从女儿墙顶到建筑室外地面的完整剖面, 表达并标注如下内容:
(1水平方向二道尺寸:楼梯的定位轴线及开间尺寸、顶层及底层的梯段和平台尺寸;
(2垂直方向三道尺寸:建筑总高度、楼梯对应的楼层层高、各梯段的高度(踏步高×该梯段踏步数 =梯段高度 ;
(3标注各楼层标高、各平台标高、室内外标高;
(4标注楼地面装修做法;
(5引出详图。
3. 楼梯详图 1:10
设计楼梯的连接构造及细部装修,选择典型部位进行详图设计,要求详图能基本表达设计意图,并具有可操作性。
按图例表示详图的构造层次、材料类型、尺度、连接方式并标注。
详图应清楚表达以下部位的做法:
(1扶手 -栏杆 -梯段的连接(临空扶手 ;
(2扶手 -墙的连接(靠墙扶手 ;
(3栏杆细部构造及装修做法;
(4踏步防滑条及装修做法;
(5梯段与平台梁、梯斜梁与踏步板、梯斜梁与平台梁等处的位置关系及连接方式。
四、设计参考资料
1. 楼梯预制构件(平台梁、梯段的形式和尺寸,参见图平台梁、梯段参考尺寸。
2. 平台板的形式和尺寸,参见题目 4课程设计的图预制楼板、大梁、过梁参考尺寸。
3. 楼梯栏杆与扶手形式,参考图楼梯栏杆与扶手形式。
4. 楼梯栏杆与踏步连接构造,参见图楼梯栏杆与踏步连接构造。
5. 扶手断面、踏步防滑及五金配件,参见图扶手断面、踏步防滑及五金配件。
五、设计方法和步骤
1. 根据楼梯间的开间、进深、层高计算每层楼梯踏步高和宽,楼梯长度和宽度,以及平台宽度。
注意:双跑楼梯每层步数最好取偶数,如 3m 层高取 18步,步高为 166.6mm ,总高误差小于 5mm ,可在施工中调整。
2. 根据上述尺寸画出楼梯底层、二层及顶层平面图的草图。
3. 确定楼梯结构和构造方案。
(1梯段形式:板式或梁板式(矩形梯梁或锯齿形梯梁、埋步或不埋步。
(2平台梁形式:等断面或变断面。
(3平台板的布置方式:平行于平台梁或垂直于平台梁。
4. 画出楼梯剖面并按要求标注尺寸。
根据计算的踏步级数和踏步的高度,首先画出全部踏步的剖面轮廓线,然后按所选定的结构式
画出梯梁高或板式梯段的板厚,确定与平台梁的连接方式(埋步与不埋步
画出平台梁,最后布置两边的平台板(平台板宽度参考当地图集,需要计算布板并做板缝处理 ,最后画出端墙及门窗。
5. 根据剖面图调整好的尺寸,画出楼梯底层、二层和顶层平面图,并按上述要求标注尺寸。
6. 最后完善剖面图。
1、楼梯的坡度:
楼梯坡度的确定,应考虑到行走舒适、攀登效率和空间状态因素。
梯段各级踏步前缘各点的联线称为坡度线。
坡度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即为楼梯的坡度(这一夹角的正切称为楼梯的梯度。
室内楼梯的坡度一般为 20度 -45度为宜, 最好的坡度为 30度左右。
特殊功能的楼梯要求的坡度各不相同。
例如爬梯的坡度在 60度以上,专用楼梯一般取 45度 -60度,室内外台阶的坡度为 14度 -27度,坡道的坡度通常在 15度以下。
一般说来, 在人流较大、安全标准较高,或面积较充裕的场所楼梯坡宜平缓些,仅供少数人使用或不经常使用的辅助楼梯, 坡度可以陡些, 但最好不超过 38度, 除个性化楼梯或因空间可选择旋转楼梯。
2、踏步尺寸:
踏步的尺寸一般应与人脚尺寸步幅相适应,同时还与不同类型建筑中的使用功能有关。
踏步的尺寸包括高度和宽度。
踏步高度与宽度之比就是楼梯的梯度。
踏步在同一坡度之下可以有
不同的数值,给出一个恰当的范围,以使人行走时感到舒适。
实践证明,行走时感到舒适的踏步,一般都是高度较小而宽度较大的。
因此在选择高宽比时,对同一坡度的两种尺寸以高度较小者为宜,因行走时较之高度和宽度都大的踏步要省力些。
但要注意宽度亦不能过小, 以不小于 240mm 为宜,这样可保证脚的着力点重心落在脚心附近,并使脚后跟着力点有 90%在踏步上。
就成人而言,楼梯踏步的最小宽度应为240mm ,舒适的宽度应为 280-300mm 左右。
国家标准:公共楼梯的踏步的高度
为:160-170mm , 常见的家中的水泥基座楼梯就是按这样的标准,较舒适的高度为160mm 左右。
按目前的市场出售的家庭用的成品楼梯的情况来看, 高度一般在 170-210MM , 180MM 左右是最经济适用的选择;同一楼梯的各个梯段,其踏步的高度、宽度尺寸应该是相同的,尺寸不应有无规律的变化,以保证坡度与步幅关系恒定。
3、梯段宽度:
梯段宽度一般由通行人流来决定,以保证通行顺畅为原则。
单人通行的梯段宽度一般应为 800-900mm ,一般的成品楼梯应该按照这个宽度设计;但是用于公用场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