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四川省南江县2017年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温馨提示:该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与运用(30分)1、下列各项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3分)A、忍俊不禁.jīn 蓦.mò然悄.qiǎo然无声干涸.héB、随声附和.hè慰藉.jí面面相觑.qù殷.yīn红C、即物起兴.xìng 炽.zhì热深恶.wù痛绝畸.jī形D、鳞次栉.zhì比追溯.shù怏.yàng怏不乐匀称.chèn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是()。
(3分)A、心无旁鹜名副其实殒落草菅人命B、循规蹈矩不屑置辩迁徙谈笑风声C、变换莫测相形见拙哂笑粗制滥造D、销声匿迹浑身解数粗犷拈轻怕重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3分)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痛A.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苦与无奈。
,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B.从用字的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造出一种深邃幽怨的意境。
的自然美景每年C.旅游业已成为南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
D.马的头部比例整齐,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恰好与头部。
的美相得益彰....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3分)A.《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B.全民阅读活动是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引导市民多读书,读好书,使读书成为体现百姓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
C.为了防止本地生源不被外流,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了各类措施加以应对。
D、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
5、对下列各句子的修辞手法的效果分析不恰当的是()。
(3分)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结构匀称。
B、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中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提供借鉴的多个角度。
C、一座古镇,靠公山,枕几水,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而安逸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古镇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体现了古镇暖和与安逸的特点。
D、我发现我与父母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厚障壁了。
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厚障壁”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我”与父母之间因年龄、环境、生活、观念等差异所带来的思想感情上的隔膜。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最合适的一组语序是( )。
(3分)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的“清”和“远”。
像一位开朗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迎接朝阳和大海。
①几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②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
③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
④时隐时现,游向远方。
⑤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
A、③⑤①④②B、②③①⑤④C、②④③⑤①D、③⑤①②④7、请仿照画线句结构内涵,续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整齐。
(4分)我想生活在唐朝,生活在诗的世界里。
在唐朝,我可以接触高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昂;;8、综合性学习(8分)汉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她的传承靠的是方块的汉字,同时也融进了民族的智慧生命甚至精神。
请结合提示完成后边各题。
①、汉字的表意性体现了祖先的智慧,也是字母文字不可比拟的。
比如“武”,《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止戈为武”,意即停止战争。
这体现了古人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心声。
请你再举一字,根据它的构成并说明其寓意。
(2分)②、汉文化的传承中出现了无数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们对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你就所了解的历史人物对汉文化产生的影响作简要介绍。
不少于30字。
(3分)③、 汉文化的传承中产生了很多属于汉民族的节日。
请从你所积累的古诗词..名句中写出连续的两句,要求诗词..名句或隐或显地涉及到我们民族的节日,并介绍这种节日的一项民俗。
(3分)二、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30分)(一)古诗词名句填空(10分)9、根据你的积累,填写下面诗词名句。
(每空1分,共10分)①、李清照《武陵春》中化虚为实写出了自己内心愁苦之深之重的句子是: ; 。
②、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国家面临的险恶形势和自己遭遇不幸的诗句是: , 。
③、赵师秀雨夜约客,可久等客人却不至。
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诗人深夜独坐望灯而待的情景。
④、 人们常说“人有品,花有德”。
请写出连续两句用以赞颂花的品德的古诗词名句。
, 。
⑤、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
”两句诗运用浪漫夸张手法描写沙漠奇寒、彤云密布的景象。
(二)诗歌鉴赏 (6分)阅读杜甫的《绝句》,完成后面的题目。
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0、全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1、请从诗歌表达技巧方面对该诗进行赏析。
(3分)(三)文言文阅读(14分)(甲)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逸,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 二翁登泰山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
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对酌,不亦乐乎! 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②,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夜宿,凌晨上山。
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
”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①第:房屋、宅子、家。
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③曩:nǎng以往、过去。
1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分)A、千转.不穷B、是.山余亦未登C、窥.谷忘返D、自日出至薄.暮13、下面几组词语中加点字用法、意义相同的是()(3分)A、辍耕之.垄上差矣,汝之.言B、面山而.居人不知而.不愠C、必以.情皆以.美于徐公D、虽.我之死故虽.有名马14、句子翻译(4分)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分)②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2分)15、请赏析甲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分)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说明文阅读(6分)食品添加剂中的”白富美”①很多人觉得食品添加剂不是“好东西”,希望食品都能“零添加”;也有很多人觉得“天然成分”比“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更安全,所以要选择“纯天然”。
但人们或许不知道,有些食品添加剂并不会危害健康,甚至加了比不加更有益;也有些食品添加剂本来就是“天然成分”,可谓食品添加剂中的“白富美”。
②在这些有益健康的食品添加剂中,首先要说一说营养强化剂,它们是食品添加剂中的一大类,包括了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钙、铁、锌、硒等)和其他营养物质(深海鱼油、乳铁蛋白等)。
③对于某些特殊人群,营养强化剂是必需的,比如一些婴儿的母亲没有母乳,孩子需要吃婴幼儿配方乳粉,这些乳粉就必须加入多种营养强化剂,配合乳清蛋白等其他成分就可以最大程度满足婴儿的全部营养需求,使宝宝健康成长。
④近年来,粗粮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粗粮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膳食纤维。
食品添加剂中有一大类叫增稠剂,一般是胶类、多糖类、糖醇类和改良淀粉类物质,其中有很多品种都是来自于天然食材的膳食纤维。
比如,提取自豆类植物的刺云豆胶、槐豆胶、瓜尔胶、葫芦巴胶、决明胶、皂荚糖胶、田菁胶、大豆多糖;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黄原胶,可得然胶;提取自海藻的卡拉胶、海藻酸钠、海萝胶;提取自其他植物的黄蜀葵胶、亚麻籽胶、沙蒿胶、阿拉伯胶、果胶;提取自动物皮、骨和结缔组织的明胶;还有近些年保健品中较为常见的甲壳素、葡聚糖、壳聚糖也都是膳食纤维。
⑤另外,安全高效的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也是对健康有益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因为抗氧化剂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当然,对于那些听到化学名词就心里不舒服的“自然爱好者”,另一些抗氧化剂可能更适合他们的胃口,比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
还有一些抗氧化剂是直接从植物中提取的,比如茶多酚、甘草抗氧化物、迷迭香提取物、竹叶抗氧化物等,它们也包含多种抗氧化成分,不过在食品中添加的量也比较少。
⑥食品添加剂里面还有些品种听起来十分“高端”“洋气”,比如番茄红素、蜂蜡、石榴果汁浓缩物、薰衣草油、紫苏油等。
甚至有些百姓厨房里的常见调料也算食品添加剂,比如八角、茴香、丁香、肉桂等。
另外,目前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中90%是来自鲜活农产品,仅有10%左右来自加工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威胁其实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可怕,而且适当吃一些具有营养强化作用的加工食品,是有益无害的。
16、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最主要说明方法是。
(2分)17、请你根据第④段文意理清“粗粮”、“膳食纤维”、“食品添加剂”之间的关系。
(2分)1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2分)近年来,粗粮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粗粮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膳食纤维。
(二)议论文阅读(10分)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但我觉得,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②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
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③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
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④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