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级经济师讲义

初级经济师讲义

第一章工商企业及其管理概论考试内容:1.工商企业的概念和特征:工商企业的形成和发展,工商企业的要素、概念和特征,工商企业的优势和劣势;2.工商企业的类型和职能:工商企业的主要类型、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和特点、工商企业的基本职能;3.工商企业的目标与责任:工商企业的经营目标、工商企业的社会责任;4.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性质与职能: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性质、工商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5.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工作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工商企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一、企业的概念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依法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二、企业的形成企业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企业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以企业方式来进行资源配置,要比单纯依靠市场方式来进行资源配置更有效率,企业是市场的替代物。

(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历史的角度通过考察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来探讨企业的产生。

企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2)新制度学派的观点——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解释企业的形成原因。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1937年在《企业的性质》中第一次提出交易费用的概念。

企业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就会增加管理费用。

企业的发展(一)企业发展的阶段可以划分为:1、手工生产时期2、工业生产时期——大机器工厂企业——建立工厂制度——真正的企业3、企业生产时期(二)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途径1、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1)经营机制(先天性、本质性、系统性、功能性):①动力机制②调节机制或产销机制③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④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2)企业素质①人员素质②技术装备素质③管理素质④文化素质2、企业发展途径(1)技术进步(2)多样性经营3、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关系(关联点和不同点)四、工商企业的基本构成要素五、企业的优势和弱点——注意是与市场相比较而言第二节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与特征一、类型(一)按投资主体划分1、国有企业2、集体所有制企业3、股份制企业4、民营企业(二)按产权组织形式划分1、单个业主制企业2、合伙制企业3、公司制企业(三)按实体的集约程度划分1、单一企业的优点和缺点2、多元企业的优点和缺点3、经济联合体的优点和缺点4、企业集团的优点和缺点(四)按企业从属行业划分: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其他类型企业(五)按企业规模划分(六)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划分:1、劳动密集型2、资金密集型3、知识密集型(七)按企业同外国资本联合方式划分:合资经营和合作经营企业。

二、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和特征(一)企业制度的概念(二)类型和特征1、单个业主制企业的优点和缺点以及适用类型2、合伙制企业的优点和缺点以及适用类型3、公司制企业(三)公司制企业的特点:三、现代企业制度(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和特点(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第三节工商企业职能、目标与责任一、工商企业的基本职能让顾客满意是企业首要责任。

二、工商企业的经营目标——具有双重性(经济性、社会性为重中之重)三、工商企业的社会责任第四节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性质与职能一、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二、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性质---二重性自然属性---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关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三、工商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1.计划职能——(首要职能)2.组织职能——(保证)3.指挥职能——(手段)4.控制职能——(解决失效问题)5.协调职能——(解决增效问题)6.激励职能——(基础和动力)第五节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工作一、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内容1.标准化工作---解决具有多样性和相关性特征的重复工作(1)技术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基础标准、安全与环境标准(2)管理标准---生产组织标准、技术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3)工作标准定额定员工作2.定额定员工作(1)劳动定额(2)设备定额(3)物资定额(4)流动资金定额(5)费用定额(6)期量标准3.计量工作4.信息工作5.规章制度6.职业培训第二章工商企业组织结构考试内容:1.企业组织设计: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集权与分权,直线与参谋,部门化,企业组织设计的任务、依据和原则2.企业组织结构与选择: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企业组织结构的选择3.非正式组织的管理:非正式组织及其特征,非正式沟通网络,非正式组织的管理4.企业组织变革:企业组织的生命周期,企业组织变革的基本动因,企业组织变革的先兆,企业变革的战略类型,影响企业成功变革的因素,企业变革的模式与方法第一节企业组织设计一、劳动分工与专业化按照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顺序,第一种专业化形态是部门专业化;第二种是产品专业化;第三种是零部件专业化;第四种是工艺专业化;第五种是生产服务专业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二、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含义和相互关系对于一个特定的组织,其管理幅度越大,则需要设置的管理层次越少,而管理幅度越小,则所需要设置的管理层次越多,两者成反比例关系。

扁平结构形态和锥形结构形态三、集权与分权1.集权与分权(1)集权与分权的含义(2)一般组织的集权或分权程度,往往根据各管理层次拥有的决策权的情况来确定:①决策的频度②决策的幅度③决策的重要性④对决策的控制程度(3)影响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①决策的代价②决策的影响面③组织的规模④主管人员的素质与数量⑤控制技术的完善水平⑥环境影响2.授权(1)授权的含义授权与代理职务、助理或秘书职务、分工、分权的不同之处(2)授权的基本原则①视能授权②明确授权范围③不可越级授权④适度授权⑤适当控制四、直线与参谋1.直线关系和特点:上级指挥下级---命令关系,从最高层,自上而下,直至最基层2.参谋关系和特点:起辅助作用,方便直线主管工作,比较复杂。

五、部门化1.企业部门的基本含义2.现代企业部门划分的主要方法(1)职能部门化的优缺点(2)产品部门化的优缺点(3)区域部门化的优缺点(4)其他方法六、企业组织设计的任务、依据、原则1.企业组织设计的基本任务企业组织设计的任务主要由两部分构成:(1)提供组织结构系统图(2)编织职务说明书企业组织设计的主要依据2.企业组织设计的主要依据(1)企业战略(2)企业环境(3)企业技术业组织结构(4)企业发展阶段3.企业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1)统一指挥的原则(2)权责对等的原则(3)分工与协作原则(4)精简的原则第二节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与选择一、★★★★企业组织结构基本形式1.直线型的优点、缺点以及适用范围2.职能型的优点、缺点3.直线职能型的优点、缺点以及适用范围4.矩阵型的优点、缺点以及适用范围5.事业部制的优点、缺点以及适用范围6.网络结构的优点、缺点7.企业集团结构的优点、缺点二、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选择1.不同那个技术与工艺产生不同的需求,就选择不同的形式(1)技术复杂,工艺整体性高的企业---集权与分权并存(2)技术复杂,工艺整体性不高的企业---分权(3)技术简单,工艺整体性高的企业---集权(4)技术简单,工艺整体性不高的企业---无特定要求2.企业规模-有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之分。

(1)大型和特大型企业要获得规模效益,普遍要求建立分权型组织系统。

(2)小型企业组织简单,通常实行直线式管理,集权程度较高。

(3)中型企业有小企业集权经历,规模扩大后普遍有分权要求。

3.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企业经营发展一般有守业型、扩张型、守业与扩张相宜型三种,各自采用的是分权还是集权要分清。

4.企业所处的环境5.企业文化第三节非正式组织的管理一、非正式组织及其特征1.非正式组织定义2.非正式组织的一般形式(1)联谊型非正式组织(2)同利型非正式组织(3)嗜好型非正式组织3.非正式组织的一般特征(1)组织形成的自发性、主动性和渐进性(2)组织成员关系的情义性和非等级性(3)组织行动的互动性、倾向性和非标准性(4)组织权力的个性化和稳定化二、非正式沟通网络1.非正式沟通渠道及其特征(1)非正式沟通渠道信息不完整,无规律可循,不能作为决策依据(2)非正式沟通渠道感情色彩浓重,易被有不同动机和目的的人利用(3)非正式沟通渠道建立与个性相似性有关,趣味相投的,更容易沟通,关系更紧密,凝聚力更强。

(4)非正式沟通渠道信息传播速度快,如果信息与本人或亲朋好友有关,速度会更快(5)非正式沟通渠道是正式沟通渠道状态的晴雨表。

正式沟通渠道不通畅时,非正式沟通渠道就活跃。

非正式沟通渠道的沟通形式是小道传播,一般是口头形式。

2.非正式沟通网络的基本形式集合型——先由一个人能传播给几个特定的人,再由他们传递给其他人。

这种形式效率最高。

三、非正式组织的管理1.正确认识非正式组织2.正确引导非正式组织积极防治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防治措施:A.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正面引导B.重点做好核心成员的细想工作,协调与非正式组织自然领袖的关系C.对违反规章制度、屡教不改的,坚决予以劝退,以防他人仿效。

第四节企业组织变革一、企业组织生命周期1.企业组织生命周期的含义2.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组织特征(1)企业的创业阶段(2)企业的集体化阶段(3)企业的规范化阶段(4)企业的精细阶段二、企业组织变革的基本动因1.企业组织变革的基本原因企业组织变革的基本原因在于组织本身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

主要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1)环境要求与企业内部要求之间的矛盾(2)组织目标与个人之间的矛盾(3)科学、理性与人性之间的矛盾2.企业变革的外部驱动因素(1)技术(2)政治、法律(3)经济(4)社会3.企业变革的内部驱动因素(1)企业目标的选择与修正(2)组织职能的转变(3)企业成员内在动机与需求的变化三、企业组织变革的先兆1.企业决策效率低下或经常出现决策失误2.企业沟通渠道不畅3.企业的组织职能难以正常发挥4.企业缺乏创新四、企业变革的战略类型1.技术变革2.产品与服务变革3.战略与结构变革4.文化变革五、影响企业成功变革的因素---五大因素1.企业战略2.企业成长3.社会发展4.技术创新5.组织文化六、企业变革的模式与方法1.库特.卢因模式2.卡斯特变革模式3.约翰.科特变革模式第三章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考试内容:1.市场营销概述:市场营销的含义、市场营销的地位和作用、市场营销的管理与任务。

2.环境分析与市场定位:环境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3.市场营销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4.品牌战略概述:品牌的内涵、品牌的作用、名牌效应、品牌战略5.品牌战略实施:打造品牌的原则与方法、品牌战略类型、品牌维护和品牌的拓展第一节市场营销概述一、市场营销的含义市场营销观念经历了五个阶段1.生产观念2.产品观念3.销售观念4.市场营销观念5.社会营销观念二、市场营销的功能和作用1.市场营销的6个功能:(1)交换功能(2)物流功能(3)产品分类功能(4)融资功能(5)信息功能(6)承担风险功能2.市场营销的作用(1)指导企业决策(2)开拓市场(3)满足消费者需要三、市场营销的管理与任务1.市场营销的管理有四个环节:(1)发现和分析市场机会发现市场机会是市场营销首要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