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关键工序或复杂环节的技术措施9.1 关键工序及复杂环节认识胜利油田天源储气有限公司LNG储存站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关键工序及复杂环节主要在2个方面:2500m³LNG球罐施工、土方处理。
9.2 2500m³LNG球罐施工2500m³LNG球罐施工既是本工程的关键工序,也是复杂环节。
2500m³LNG球罐具体施工方案详见“设备管理方案”,下面重点叙述2500m³LNG球罐施工的难度及保障措施。
9.2.1 内球罐的组装球罐采用无中心柱分带整体组装程序:基础复验→下段支柱安装→外架搭设→赤道带组装→调整赤道带及组装质量检验→外架搭设→下极带组装→上极带组装→内架搭设→总体组装质量检查→各带焊接→无损检测→附件安装→充水试验→酸洗钝化→气压及气密试验→竣工验收组装工具采用龙门卡具,组装前在球皮上焊接不锈钢方块,引弧及收弧在方块上。
吊耳焊接采用不封闭焊缝。
下段支柱安装好后,吊装第一块带上支柱的赤道板,固定后再吊装相邻的带上支柱的赤道板,吊装相邻支柱间的赤道带插装入带柱腿两赤道带之间。
依上述办法顺序吊装,直至整个赤道带闭合。
赤道带组装应连续作业,防止作业当中的大风。
各带组装完成后采用点焊固定,严格检查组装间隙、棱角度、赤道带水平度、椭圆度。
9.2.2 内球罐的焊接内球罐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工艺:(1)球壳板坡口采用单边V型外坡口型式,手工电弧焊打底填充盖面。
背后采取角磨机清根。
(2)球罐的焊接程序:先纵缝,后环缝,先赤道带,后温带、极板。
(3)球罐焊接遵循“多焊工,均匀分布,同工艺,等速度”的原则。
(4)赤道带及纵缝等长焊缝分为多段进行焊接。
(5)每道焊缝开始焊接的填充及盖面采用分段退焊法。
立焊缝每段约500mm,平焊缝每段约500mm。
且每层焊道接头错开。
(6)使用不锈钢龙门板控制焊接变形。
丁字缝是角变形较大的地方,因此在这些部位除用组装卡具控制外,还加设弧形板。
弧形板安装在离端部100mm以内。
弧形板一端焊在球壳板上,另一端与龙门板相焊接,并用楔子紧固。
龙门板均焊在内侧。
外坡口焊完后球壳板向加弧形板一侧变形3~5mm。
(7)防止地线、焊钳、电缆线、与焊件打弧。
安排6~8名焊工同时对称进行球罐定位焊接,以减少焊接应力与变形。
纵缝定位焊接从中间向两边进行,环缝定位焊接焊工均匀分布由左向右进行。
(8)主焊缝纵焊缝焊接①第一层(打底层),其余各层相对整条焊缝采用分段倒退向上焊接。
②防止未焊透及咬肉等缺陷产生。
每层焊接表面填平或呈凹形,熔敷厚度与工艺说明书中要求相当,层次之间的接头错开。
③两侧盖面前凹槽1~2mm,电流比填充时稍大一些,避免咬边和未熔合等缺陷的产生,焊缝余高为0~3mm,焊缝宽度应保持一致,压边为1~2mm。
④纵缝的首末端的焊肉达到环缝的坡口中心,待环缝焊接时,打磨至与坡口齐平。
(9)环缝的焊接①第一层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打底,其余各层道施焊采用多层多道分段退焊,注意层间清除要彻底。
②每层间的起焊位置应错开80~100mm,且离开丁字缝200mm左右。
③两侧盖面前凹槽深1~2mm,其他注意事项同纵焊缝。
(10)Y形交叉口的焊接球壳板的上、下极各有4个Y形交叉口焊缝,由于该处焊缝密集,易产生焊接变形和缺陷,每道每层焊缝在焊至Y形交叉口时不停弧,继续向前运条,并收弧于焊缝的直线段,各层收弧处应相互错开。
9.3 土方工程9.3.1 土方开挖1、开挖方案及机械选择根据本工程现场情况,基坑开挖深度不会过深,可采取机械开挖为主、人工挖土为辅,斯太尔车运输,装载机配合施工的的方案。
2、施工准备1)开始挖土前,按照规定办理好有关手续,交纳有关费用,办理好有关证件。
2)熟悉地质勘察报告及水文地质资料。
掌握建筑场地和临近区域内的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危房等调查资料。
3)通过井点降水已经将水位降至挖土面0.5m以下。
4)对基础工程施工图组织图纸预审、自审,参加业主组织的图纸会审。
5)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准备齐全和本工程相关的图集、规范、规程、标准供业主及现场施工使用。
6)准备好仪器、仪表。
7)坐标点、水准点引入。
将业主委托政府测绘部门确定的坐标点、水准点引到现场方便使用且便于保护的位置,将引入的坐标点、水准点进行保护,做好工程控制轴线网测量定位,施工中经常复测。
8)工程正式施工前向业主、监理报详细的经我公司工程部审批的施工方案,经业主、监理同意后编制技术交底并交底到操作工人。
3、土方开挖1)开挖前进行基坑边线测放,经验收后方可开始开挖。
2)开挖过程中专人全程进行标高控制,一台挖掘机安排一个标高控制人员。
3)土方开挖分层分段进行阶梯式挖土,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1.5m~2.5m。
4)基坑开挖时为避免机械开挖对地基土的扰动,在设计基坑底面标高以上30cm采用人工开挖,不能超挖。
分层开挖与人工修坡4、注意事项对水准点、水准标高、基坑平面位置、边坡坡度等经常复测检查,防止超深、超宽、挖错、挖偏。
土方开挖过程中,严禁机械碰撞侧壁,严禁扰动基底原状土;挖出土方严禁堆放坑边,以更好的控制坑边地面堆载;挖掘机行走时,主动轮在后,臂杆与履带平行,制动回转机构,铲斗离地1m左右。
挖掘机回转半径以内严禁人员作业。
9.3.2 降水方案根据招标文件,本工程场地内地下水埋藏较浅,经钻孔内地下水位测定,地下水位在0.00m~11.20m之间,平均2.90m,标高在1734.80~1749.14m之间,平均1744.99m。
含水层水量及水位受地表排水及大气降水的影响呈季节性升降。
为满足施工要求,应将地下水降至坑底以下0.5m。
根据现场情况及类似地段施工经验,本工程拟采用管井降水。
管井沿基坑周边布置。
1、降水井设计管井开孔孔径为600mm,井管采用外径500mm、内径400mm的无筋水泥管,管井井深约为20m,管井间距为10m。
为了保证中间的降水效果在基坑中间适当增加疏干井,随着挖土往下挖井,在基坑周边10m范围内布设回灌井(兼观测井),当地下水出现异常以及对周遍建筑物造成不利影响时进行回灌。
2、回灌井作用及方案为防止周边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在基坑周边的建筑物附近设观测井。
回灌井(兼观测井)施工方案同降水方案,观测方案:当观测井水位降深大于理论计算时的水位降深,即应启动回灌方案。
回灌方案为:由总管焊接水量控制阀引管至回灌井,根据建筑物附近的地下水变化情况,随时调整控制阀,控制回灌水量,保证地下水水位的相对稳定。
3、降水井施工方案1)测量放点,保证井点位置准确,结合场地及基坑形状可允许在范围内调整布置;2)施工用散装钻机成井,应保证钻孔口径不少于600mm,严格控制孔深和垂直度,砼滤管直径不大于450mm,所下滤料的含泥量不大于3%,下管对正绑扎牢固,保证井的透水性和抽水效果;钻井泥浆直接排入坑内待挖土时,拌合运走;3)每个井点排水管与集水管的连接要牢固,根据现场的统一安排,排出场外;4)抽水期间要24小时值班,随时检查抽水系统、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并随时掌握基坑的疏干情况,遇特殊情况随时处理。
5)成井施工先于土方作业,时间5天,而后开始联网抽水,在满足现分层开挖深度后,开始土方施工,降水应保证下部土体排水疏干效果。
基坑四角建蓄水沉淀池,地下水集中排放。
沿基坑周边架立排水管,材质铸铁或钢管,管径150mm。
4、井点降水技术要求井点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降水的效果,特别是在松软土层中降排水,土层易产生缩孔、塌孔,孔内泥浆比重大,易堵塞井点管过滤器,使充填的滤料不能顺利下到孔底,或将滤料孔隙堵塞,起不到导水作用,造成不能将上部弱透水层水通过井点疏导到下部过滤器而被抽出。
这样势必影响降水,因此对井点成孔施工工艺必须严格要求。
1)、在松软或松散易缩孔、塌孔的土层中施工时,采用清水水冲法成孔。
要求送水泵压不得低于2MPa,流量不少于20m3/h;2)、成孔直径轻型井点孔径一般不小于300mm,孔深度应比设计井点管埋设深度大0.5~1.0m,以保证井点管下至预定深度;3)、钻进到设计预定孔深后,应加大泵量冲洗,将孔内土块及泥浆冲洗出孔口,使孔内水体的含量不大于50%;4)、成孔后,应立即下入井点管,井点管应居孔中心,严禁将井点管强行压下孔中;5)、在井点管周围投滤料,宜采用边向孔内送水边投滤料的办法,以保证填入的滤料孔隙不被泥沙堵塞,有利于上层地下水通过井点孔向下部疏导。
滤料投量应不少于计算值的95%。
滤料填至地面以下1.0~1.5m,改用粘土填至地面,并压实封闭孔口,以防止地面水的渗入,实现真空降水;6)、井点管过滤器的设计与加工,以及滤料级配,参照供水井要求;7)、当每组井点施工结束时,即着手组装水泵,泵组应尽量降低高程,使泵组吸水口与集水管、井点连接管的高程尽可能一致,泵组应尽可能设置在集水管的中部;8)、降水系统各部件均连接严密,不得漏气、漏水、漏电,检查水泵正反转,防止反转;9)、降水系统安装完毕,应及时组织试抽,全面检查管路连接质量,泵组的工作水压力、真空度、电流、电压及运转情况,井点的出水状况等,如发现不正常状况及时排除;10)、在试抽过程中,定时观测抽水流量,工作水压力,真空度以及观测孔的水位等,并做好记录,核检抽水量与设计计算值是否相符,一般试抽阶段的出水量应大于设计计算值。
根据水位下降的趋势,分析其降水效果。
如出现与设计有较大出入,即时调整降水设计方案。
降水井施工流程见下图:9.3.3 东北侧挡墙加固方案根据设计方案,考虑本站选址在两山的山坳,现状为回填土,最高回填高度大于7米,呈西南坡向东北方向。
且东北方向的挡墙为直壁浆砌块石挡墙。
故施工图设计前要对整个地块的整体滑坡进行计算,同时请相关地质部门,对该地块进行地址灾害评估。
地基处理形式采用桩基,桩基入岩的深度要充分考虑山体滑坡的影响。
对于东北侧的挡墙要考虑进行加固,初步考虑采用打锚杆加固与维护桩结合的方式。
本方案以预应力土层锚杆为例,叙述加固方案。
1、材料准备预应力筋(钢绞线、精轧螺纹钢筋或普通螺纹钢筋)、普通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锚杆锚具(QM、OVM锚具)2、施工机具钻孔机、拔管机、注浆泵、电动油泵、千斤顶、控制仪表等。
3、作业条件1)施工地区的地质勘探资料,查明该地区的土层分布和各土层的物理力学特性,以便确定土层锚杆的布置和选择钻孔方法;2)了解地下水位及其变化情况、地下水的成分和含量,以便研究对土层锚杆的防腐处理;3)查明施工地区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位置和情况,以便确定土层锚杆的方法;4)考虑土层锚杆施工对邻近建筑物或地域的影响,如果土层锚杆的长度超出建筑物红线时,要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或许可后方可进行施工;5)施工前要编制土层锚杆的施工方案,确定土层锚杆的施工顺序,安排好施工进度和劳动力组织,制订钻孔机械的进场、使用和保养维修制度;6)进行土方开挖,使锚杆作业面低于锚杆标高500~600mm,并平整好操作范围内的场地;7)采用湿作业法施工时,要准备好用水,并挖好排水沟、沉淀池、集水坑,使成孔时排出的泥水通过排水沟排到沉淀池,再排入集水坑用水泵排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