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残保金问答汇总

残保金问答汇总

1、2016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申报缴纳时间
答:2016年的申报缴纳时间为8月1日至9月30日。

2、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申报缴纳地点
答:用人单位应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保障金。

保障金的申报缴纳地点应当与用人单位个人所得税的申报缴纳地点相同。

3、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申报缴纳方式
答:用人单位可以选择网上申报或上门申报的方式进行保障金申报。

不需缴纳保障金的用人单位也要进行“零申报”。

保障金的缴款方式与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征收管理的其他税费的缴款方式一致。

4、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上门申报需提交的资料
答:选择上门申报方式的用人单位已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应当提交《北京市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审核确定书》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费申报表》;未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应当提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费申报表》。

用人单位可以在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网站自行下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费申报表》。

5、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缴标准
答: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上年本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差额人数和本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之积计算缴纳保障金。

计算公式如下:
保障金年缴纳额=(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1.7%-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在职职工,是指用人单位在编人员或依法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含1年)劳动合同(服务协议)的人员。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按上年本单位在职职工的年平均人数计算,结果须为整数。

季节性用工应当折算为年平均用工人数。

以劳务派遣用工的,计入派遣单位在职职工人数。

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是指上年本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实际人数,可以不满1年,不满1年的按月计算。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工资总额按照国家统计局有关文件规定口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加班加点工资、津贴、补贴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项目。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按用人单位上年在职职工工资总额除以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计算。

6、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年缴纳额计算
答:保障金年缴纳额=(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1.7%-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7、“上年本单位在职职工的年平均人数”如何计算?是不是上年12个月平均在职职工人数?还是6月和12月两个月的平均数?
答:“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的年平均人数”计算方法为:上年用人单位12个月职工人数之和除以12。

8、残保金的减免税政策有哪些?符合减免税条件的用人单位是否需要上门提交资料?
答:(1)依据北京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印发的《北京市2015年用人单位申报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和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通告》规定,2014年10月31日(含10月31日)后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小型微型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未达到在职职工总数的1.7%,且在职职工总数在20人以下(含20人)的,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免征3年保障金。

符合免征条件的用人单位在申报缴纳期限内,可以采取网上申报方式,自行减免保障金。

(2)用人单位遇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遭受重大直接经济损失的,可以在次年的申报缴纳期内申请减免或者缓缴保障金。

用人单位申请减免或缓缴保障金的,应当先行向地税登记地所在区的财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由区财政部门进行审批。

审批通过后,用人单位持相关批复文书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费申报表》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减免或缓缴手续。

1、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答: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均应按照不少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 1.7%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保障金。

2、残保金年缴纳额的计算公式是否用2015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
答:保障金年缴纳额=(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1.7%-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工资总额按照国家统计局有关文件规定口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加班加点工资、津贴、补贴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项目。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按用人单位上年在职职工工资总额除以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计算。

因此,计算残保金不需使用2015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

3、2016年新成立的企业是否进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零申报”?
答:2016年新成立的企业在2016年不需进行残保金零申报,2017年后需按年申报。

4、纳税人申报残保金时,数据写错,想要重新申报,应该怎么操作?
答:先作废缴款书,再作废申报,申报的查询所属期要选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

5、在本单位退休返聘人员、雇佣在其他单位退休人员、兼职人员、雇佣的外籍人员、港澳台人员、试用期人员、在校实习生、非全日制工作的保洁人员,是否属于“在职职工”?
答:根据京财税[2016]639号文件规定:用人单位在职职工,是指用人单位在编人员或依法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含1年)劳动合同(服务协议)的人员。

6、“在编人员”如何理解?
答:“在编人员”一般是批准机构批准的在编人员。

7、“季节性用工应当折算为年平均用工人数”如何理解?
答:按照京财税[2016]639号文件规定执行:季节性用工应当折算为年平均用工人数。

8、“在职职工工资总额”是否包括单位缴纳的五险一金部分?
答:按照京财税[2016]639号文件规定执行: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工资总额按照国家统计局有关文件规定口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加班加点工资、津贴、补贴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项目。

9、《北京市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审核确定书》到哪里获取?
答:《北京市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审核确定书》在残联办理审核残疾人业务后由残联出具。

10、非正常户以何种方式申报保障金?
答:转正常户后再进行申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