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覆矿产资源调查评估报告两篇

压覆矿产资源调查评估报告两篇

压覆矿产资源调查评估报告两篇篇一:压覆矿产资源调查评估报告第一章前言第一节目的与任务一、项目由来根据XX省高速公路建设总体规划,XX省高等级公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拟建设XX省XX—黄山高速公路。

该项工程属XX省高速公路“四纵八横”网络的组成部分,其建设对进一步改善山区的交通条件,进一步开发山区旅游资源,响应“两山一湖”建设,将起着更加积极的作用。

为此,受XX省公路勘测设计院的委托,XX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对该项工程压覆矿产资源情况进行调查评估。

二、目的任务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审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XX]386号)文件精神及XX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审批工作的通知》(皖国土资[20XX]21号)及委托方的要求,本次工作的目的任务为:(一)了解工程沿线两侧各2km范围内已探明储量的重要矿产资源分布情况;(二)了解工程沿线两侧各2km范围内已置探矿权的分布情况;(三)了解工程沿线两侧各2km范围内已置采矿权的矿山企业分布情况;(四)查明线路所压覆的矿产资源储量并评估其经济价值。

三、工作周期XX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接受委托后,于20XX年8月2日抽调精干的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组,并立即开展收集相关资料和进行野外实地调查。

于8月15日始进行室内资料整理和综合研究,8月25日开始着手编写《XX—黄山高速公路工程压覆矿产资源调查评估报告》,20XX年9月10日完成该报告的送审稿,送交XX省国土资源厅“XX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进行评审。

全部工作历时40天。

第二节调查评估方法、依据及其实物工作量一、评估方法(一)全面收集线路两侧各2km范围内已有的区域地质、水工环地质等资料;(二)通过省国土资源厅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处,收集调查评估区内已置探矿权的分布状况、查明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已置采矿权的分布情况;(三)通过工程沿线相关市、县国土资源局,进一步收集调查评估区内已置探矿权、采矿权、已查明的矿产资源分布及矿山企业分布情况;(四)通过有关地勘单位收集调查评估区内矿产资源勘查资料;(五)野外实地调查评估区范围内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六)通过对拟建工程线路与矿产资源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建议线路;(七)确定建设项目保护等级及围护带范围;(八)根据国家煤炭工业局《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巷道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相关要求及有关地质规范,评估矿山开采对线路的影响;(九)分选确定压覆矿产与非压覆矿产、重要矿产与非重要矿产;(十)估算压覆资源储量,并进行压覆矿产资源储量的经济价值评估;(十一)综合研究、编写《XXXX—黄山(歙县呈村降)高速公路工程压覆矿产资源储量调查评估报告》。

二、调查评估依据(一)《关于规范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审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XX]386号);(二)《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审批工作的通知》(XX 省国土资源厅皖国土[20XX]21号);(三)《关于切实解决大型工程压覆矿产资源问题的通知》(XX省国土资源厅皖国土[20XX]16号);(四)《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及有关规定、规范;(五)调查评估范围内已有的矿产勘查资料、矿山开采资料等;(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6号);(七)《XX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皖政办[20XX]34号);(八)原地质矿产部实施《矿山安全条例》试行细则(九)《XX省公路勘测设计院关于绩黄高速公路压伏川蛇纹岩矿普查区的说明》(皖路院技[20XX]69号)(十)《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储量调查评估报告编写提纲〉(试行)的函》(XX省国土资源厅皖国土资函[20XX]188号)。

三、矿产勘查工作程度工程沿线矿产资源勘查程度较高。

区域性矿产资源勘查成果主要有《1/20万旌德幅区域矿产普查报告》、《1/20万歙县幅区域矿产普查报告》。

此外,工程沿线范围内还开展了不同矿种、较大比例尺的简测、普查及详查工作。

四、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及其质量评述(一)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及成果本次调查评估工作是在收集资料、野外调查、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及主要成果如表1。

表1本次调查评估工作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及主要成果统计一览表本次调查评估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省关于切实解决大型工程压覆矿产资源问题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等有关规程进行。

工程线路走向是在本着尽可能避开矿产地、矿业权,特别是采矿权。

同时,考虑重要城镇、村庄、规划区等原则的前提下确定的,工作方法选择适当,工作程序确定合理,资料收集丰富、详尽,成果质量管理符合我院质量管理规程要求。

本次调查评估工作充分收集了评估区的地质矿产信息及矿山企业方面的信息,基础资料丰富;对评估区进行了野外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调查评估工作的依据充分,目的明确,提交的成果质量可靠,达到了本次调查评估工作的目的。

第三节评估区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一、自然地理(一)调查评估范围拟建工程线路北起XX县华阳镇的洪富村,向南经XX县的溪马村、大塘村、汪村,歙县的峡岔、佛岭脚,终于歙县北岸镇的呈村降,与徽(州)—杭(州)高速相接。

拟建工程线路共分A、B、C和D四个方案(见附图),其中A方案线路长29.2公里,B方案线路长6.78公里,C方案线路长4.10公里,D方案线路长8.61公里。

调查评估路线总长50.69公里(起点向北外推2公里,终点以已建成通车的徽杭高速为界)。

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评估范围为线路两侧各外延2公里。

南端接徽杭高速,故不外延;北端向北外延2公里。

调查评估区面积为:145平方公里。

(二)评估区地形地貌特征评估区属中低山区,区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

区内地形最高点海拔671米,最低点海拔130米,地形高差达541米,地形总体趋势是中段低,南北高。

(三)评估区位置及交通条件评估区位于XX省南部,是XX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拟建设线路北起XX 省XX县华阳镇北的洪富村,距华阳镇约2.5公里;南端止于黄山市歙县的呈村降,距歙县县城约13km。

东侧紧邻省道S215线及皖赣铁路,西侧与省道S217相交,南端与徽(州)—杭(州)高速互通。

交通较为便利(图1)。

(四)气象、水文条件1、气象调查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气候多变,降水年际变化大,梅雨集中。

区内无霜期258天,年平均气温16.3℃,极端最高气温39.7℃(1988年7月8日),年极端最低气温-10.5℃(1月)。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46.7毫米,最大降水量为3026.0毫米(1977年),最小降水量为927.7毫米(1978年),日最大降水量为247.3毫米;年降雨天数为160—200天,连续最长降雨期达40天。

降雨年际、年内分配不均,每年的5—8月份为汛期,雨量集中,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70%,1月和12月份雨量最少,仅占全年降雨量的2—3%,汛期一般以6月份雨量最大,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20%。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243.6毫米,年最大蒸发量为1423.6毫米。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55%以上。

全年主导风向:春夏多东及东南风,秋冬多西北及北风,风速1—6米/秒,极大风速大于40米/秒。

区内光、热、水资源丰富,但灾害性天气较为频繁,如强度大的暴雨、大雪、冰冻时常产生。

因此,在这一时段内,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产生。

因此,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遇这种灾害性天气应引起建设单位的高度重视。

2、水文调查区属新安江流域,主要河流为练江及其支流—杨之水河、登源河、东源河等。

据练江渔梁站监测资料表明: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1.86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3.2×108立方米/年,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26.18升/秒。

最大洪峰流量为6630立方米/秒,最高洪水位为116.1米(19XX年6月26日6时)。

区内河流为典型的山区河流,流域面积小,河谷狭窄,河流下切强烈;河床基岩裸露或覆盖薄层的砾卵石、漂石;河谷纵坡比大,河流水流湍急。

这些山区河流,暴雨与山洪同时发生。

暴雨季节洪峰流量、水位猛涨陡落,在降雨发生后一、二天或几小时内,便可使河流径流量猛增,出现很大的洪峰;随着降雨中止,流量迅速下降,洪峰随之消失。

二、评估区自然经济概况评估区位于中低山区,由于山多地少,区内经济主要为林业、茶业、采掘业、农业及旅游业为主。

林业主要为杉木和竹木业,茶业主要为绿茶,采掘业主要表现为矿山开采活动,尤以萤石、建筑石料、石煤、铬、熔剂用蛇纹岩、镍(伴生)等的开采较为发达,农业主要为水稻、小麦、玉米等;旅游业主要表现为以黄山旅游为依托,开发出来的如棠樾牌坊、龙川大峡谷等。

第二章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第一节建设项目概况拟建高速公路北起XX省XX县华阳镇,南止于歙县东侧的呈村降,与徽(州)—杭(州)高速公路相接。

路线总体方向呈北北东—南南西向。

拟建路线有主方案A和三个比较路段B、C、D。

A方案长29.2公里。

B、C、D比较路段分别位于BK13.82—BK24.09、CK13.64—CK1、DK21.30—DK29.91段(见附图)。

工程设计路基宽26米,分为四车道。

全线共有桥梁(包括小桥、中桥、大桥、特大桥)13座(A线10座,B线2座,C线1座),隧道8个(A线3个:AS1、AS2、AS3,B线2个:BS1、BS2,C线2个:CS1、CS2,D线1个:DS),隧道设计高度10米,左、右行隧道间距50。

工程建设自20XX年底始,计划于20XX 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营。

全部工程预算投资约17亿元人民币。

第二节建设项目分布范围XX省XX—黄山(歙县呈村降)高速公路工程北起于XX县华阳镇北部的洪富村,距华阳镇约2.5km;南止于歙县徽城镇东部的呈村降,距徽城镇约13公里。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8°30′29″—118°36′31″,北纬29°53′08″—30°02′26″。

工程中心线坐标见表3,设计隧道里程数见表2。

工程穿越的行政区域自北向南依次为:XX县华阳镇、临溪镇,歙县溪头镇、桂林镇及北岸镇。

线路共穿越2县5镇(图2)。

第三节建设项目保护等级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规程》,拟建XX省XX—黄山(歙县呈村降)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为Ⅰ级保护等级。

表2隧道工程设计里程数第一节区域地质背景查区位于扬子准地台(Ⅲ),下扬子台坳(Ⅲ2),陷褶断带(Ⅲ23)中的清凉峰凹褶断束(Ⅲ24-1)和皖浙陷褶断带(Ⅲ24)中的XX穹褶断束(Ⅲ23-2)四级构造单元中(图3)。

1、XX穹褶断束(Ⅲ23-2):分布于查区的北部,出露地层自南而北逐渐变新,XX附近为震旦系,宁国至广德则以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