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日志记录
施工日志是在工程整个施工阶段的施工组织管理、施工技术等有关施工活动和现场情况变化的真实的综合性记录,也是处理施工问题的备忘录和总结施工管理经验的基本素材。
施工日记在整个工程档案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一、施工日记填写要求
1、施工日记应按单位工程填写;
2、记录时间:从开工到竣工验收时止;
3、逐日记载不许中断(如连续下雨中断施工可在一页连续说明,而不必每页只记录“下雨、未出工、停工”之类的话占用整页纸张,停工需说明停工原因);
4、按时、真实、详细记录,中途发生人员变动,应当及时办理交接手续,保持施工日记的连续性、完整性。
施工日记应由现场值班技术人员记录。
二、施工日记内容
施工日记的内容从五个方面记录:基本内容、工作内容、检查内容、检验内容、其他内容。
1、基本内容:
1.1日期、星期、气象、平均温度(可记为X℃~X℃);
1.2施工部位:说明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名称;
1.3出勤人数、操作负责人:出勤人数按工种(班)或分项工程
分类记录,记录施工总人数
,相应负责人应记录清楚。
1.4机械设备使用情况:指主要机械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
2、工作内容:
2.1 当日施工内容及实际完成情况(以分项工程为单元记录);3、检查内容(现场技术人员自检内容):
3.1质量检查情况:当日砼浇注及成型、钢筋安装及焊接、砌体、模板安拆、养生等的质量检查和处理记录;砼养护记录;质量事故原因及处理方法,质量事故处理后的效果验证;
3.2安全检查情况及安全隐患处理(纠正)情况;
3.3其他检查情况,如文明施工及场容场貌管理情况等。
4、检验内容(报监理的相关内容):
4.1隐蔽工程验收情况:应写明隐蔽的内容、分项工程、验收人员、验收结论等;
5、其他内容
5.1设计变更、技术核定通知及执行情况;
5.2施工任务交底、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情况;
5.3停电、停水、停工情况;
5.4施工机械故障及处理情况;
5.5冬雨季施工准备及措施执行情况;
5.6施工中涉及到的特殊措施和施工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使用情况。
5.7有关领导、主管部门或各种检查组对工程施工技术、质量、
安全方面的检查意见和决定;
5.8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提出的技术、质量要求、意见及采纳实施情况。
三、在填写过程中应注意一些细节
1、书写时一定要字迹工整、清晰,最好用仿宋体或正楷字书写;
2、当日的主要施工内容一定要与施工部位相对应;
3、养护记录要详细,应包括养护部位、养护方法、养护次数、养护人员、养护结果等;
4、其他检查记录一定要具体详细,不能泛泛而谈;检查记录记得很详细还可代替施工记录;
5、停水、停电一定要记录清楚起止时间,停水、停电时正在进行什么工作,是否造成损失。
桥梁施工日志填写样本
每本施工日志首页简单描述总体施工方案,如施工方案改变应在对应日期进行描述,其后均采用下列形式记录施工日志;
1、基本内容
1.1日期、星期、气象、平均温度(可记为X℃~X℃);
1.2施工部位:#桩、#承台、#墩台身;
1.3出勤人数、操作负责人:共计人,其中钻孔工程人,负责人:;钢筋工程人,负责人:;混凝土工程人,负责人:;模板工程人,负责人:;
1.4主要机械设备使用:型钻机台,型罐车辆,型泵车台,_型挖机辆,_吨吊车台,_型铲车辆,_型土方车辆等;
2、工作内容
2.1钻孔:#桩,累计钻进米,距设计桩底_米,取渣样组;
00:00, #桩开始清孔工作;
00:00施工人员对#桩导管进行试拼试压;
2.2钢筋:绑扎#墩承台钢筋,承台综合接地钢筋利用圆20钢筋,每根桩连接至少有两根,焊接均饱满,留有现场照片;绑扎#墩墩身钢筋,墩身综合接地钢筋利用两根圆16钢筋,下接承台综合接地,上至顶帽位置;绑扎#顶帽及垫石钢筋;
2.3钢筋笼安装:00:00板车将#桩的钢筋笼拖运到现场,用25t吊车安装钢筋笼,00:00安装完毕,钢筋笼对接位置利用套筒连接,并用50cm长的圆20的钢筋焊接在套筒位置(两侧各一根),焊接饱满,现场焊接留有照片,监理工程师(监理员) 全程旁站;
2.4模板:用25t吊车支立#承台模板m;用25t吊车支立#墩身模板m;
2.5施工人员对#承台浇筑后凿毛;
2.6混凝土:
13:10首车混凝土到达# 桩现场,施工人员立即展开工作面, 13:25开始灌注# 桩,18:00灌注完毕,灌注期间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控制在2~6米,混凝土灌注至高出设计桩顶1米位置,灌注顺利,共灌注C40混凝土m3,设计混凝土方量为
m3,监理工程师(监理员) 全程旁站;
13:00首车混凝土到达#承台现场,施工人员立即展开工作面, 13:25开始浇筑,20:00浇注完毕,浇注混凝土利用滑槽输送,溜槽最低处距承台底1.5米,距滑槽较远的承台位置利用25t吊车调运混凝土,浇筑期间工人及时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每浇筑30cm混凝土振捣一次,现场有专人负责检查模板、脚手架问题,浇筑顺利,共浇筑C35混凝土m3,设计混凝土方量为m3,监理工程师(监理员) 全程旁站;
13:00首车混凝土到达#墩现场,施工人员立即展开工作面, 13:25开始浇筑,20:00浇注完毕,浇注混凝土用25t吊车调运混凝土,混凝土采用串筒送到墩底,串筒底距墩底1m浇筑期间工人及时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每浇筑30cm混凝土振捣一次,现场有专人负责检查模板、螺栓、脚手架等问题,浇筑顺利,共浇筑C35混凝土m3,设计混凝土方量为m3,监理工程师(监理员) 全程旁站;
2.7 13:00,测量班将#承台开挖线放样,施工人员沿开挖线洒上石灰线,13:00, 型挖机到现场开始开挖,现场主管工程师(技术员)利用水准仪跟进测量承台基坑标高,13:00承台基坑挖完,测得基底标高为m,m,m,现在施工人员立即采取防护措施,将基坑利用防护网围住,并挂好安全标识牌;
2.8施工人员对#承台基坑进行基坑处理;
2.9 13:00,测量班对#承台底设计高程放样,施工人员利用环切法在承台底上来10cm位置处将桩环切,利用空压机开始凿除桩头部分,共凿除#~#桩头个;
2.10 13:00, #桩钻进至m时出现漏浆现象,利用型挖机回填泥加片石m,共计m3,监理工程师(监理员) 全程旁站见证;
2.11养护:自然养护(洒水养护) ~ # 墩次;
3、检查内容:(自检---过程检查项目)
3.1 7:00试验工程师(试验员)对# 桩泥浆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测得泥浆比重为,含砂率为,黏度为,胶体率为,PH值为,符合泥浆性能指标;
7:00现场主管工程师(技术员)对#桩进行成孔检测,测得孔深为m,允许#桩开始清孔工作;
3.2 00:00试验工程师(试验员)对# 桩进行清孔后检测,孔内排出的泥浆经手摸无2~3cm的颗粒,测得泥浆比重为,含砂率为,黏度为~s,沉渣厚度为mm,清孔达标;
3.3钢筋(钢筋笼)安装:7:00现场主管工程师(技术员)对# 桩钢筋笼主筋间距、保护层厚度及钢筋焊接进行自检,经检查主筋间距为cm;每m保护层处有4个同等强度垫块,垫块半径为cm,满足保护层厚度,钢筋焊接饱满,自检合格;
7:00,现场主管工程师(技术员)对#桩导管进行试拼试压检查,经检查导管不漏水,并且各节上按自下而上已统一标示尺度;
12:00现场主管工程师(技术员)及测量班对#承台结构尺寸、高程、钢筋绑扎及焊接、模板打磨、保护厚度等进行检查,用卷尺量得承台长m,宽m,高m,测量班复核模板测得承台标高为m,钢筋间距均匀合理,主筋数量为根,并绑扎牢固,钢筋焊接处搭接cm,承台模板已经打磨,并刷好脱模剂,保护层厚度为cm,振捣器2套,人员充足,自检合格;
12:10现场主管工程师(技术员)及测量班对# 墩墩身及顶帽结构尺寸、高程、钢筋绑扎及焊接、模板打磨、保护厚度等进行检查,利用卷尺测得顶帽长m,宽m,测量班复核墩身及顶帽模板,测得标高为m,钢筋绑扎牢固,钢筋焊接处搭接cm,墩模板已经打磨,并刷好脱模剂,并加固牢固,保护层厚度为cm,振捣器2套,人员充足,自检合格;
3.4现场主管工程师(技术员)对#承台凿毛情况进行检查,
3.4现场主管工程师(技术员)对#承台(墩台身)模板拆除后进行检查,经检查混凝土表面无蜂窝麻面、露筋现象,线条顺直,颜色均匀,无缺菱角;
3.5混凝土:实验员对#桩(承台、墩台身)混凝土灌注(浇注)前进行检测,测得入模温度℃,含气量%、塌落度mm,满足设计要求,自检合格;
3.6养生:试验工程师(试验员)对混凝土结构物浇注后的养护进行检查,混凝土结构物采用塑料薄膜及土工布包裹洒水养生,每天不少于次,混凝土表面湿润,自检合格;
3.7现场主管工程师(技术员)对#桩漏浆现象进行拍照并及时处
理;
3.8安全情况描述:检查情况,处理过程,结果如何;
4、检验内容:(专检---需要报监理验收的项目)
4.1桩基:12:00,经现场试验工程师(试验员)自检#桩清孔后合格,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清孔后的孔深、泥浆比重及沉渣厚度,验收合格,同意安装钢筋笼;
12:00,经现场主管工程师(技术员)自检#桩导管试拼试压合格,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同意灌注砼;
4.2 承台:#承台,经现场主管工程师(技术员)自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同意灌注砼;
4.3墩台身:#墩台身,经现场主管工程师(技术员)自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同意灌注砼;
4.4 12:00,经现场主管工程师(技术员)将#桩漏浆事件上报监理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到现场见证,同意使用泥加片石回填处理;
5、其它
5.1业主(咨询、监理、局指等领导)到现场检查、指导工作的情况;
5.2设备、安全等相关问题;
5.3停电(停水),需注明停电(停水)原因,造成什么损失;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