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氯化钾镀锌发雾的原因及对策

氯化钾镀锌发雾的原因及对策


阳极易钝化时,部分呈不溶性阳极态,镀液中主 盐Cu2+的质量浓度下降。而补充硫酸铜,不但成本 比用阳极的高,且难溶解,容易引入杂质,是得不偿
失的。
2.1-2
阳极消耗后补换不及时
作为可溶性阳极,阳极总会不断消耗而变小、变 窄、变薄,表观面积越来越小,阳极电流密度越来越 大,越易钝化。应及时检查阳极,对板状阳极,面积 变小后应及时更换,换下来的小阳极可装于钛阳极 筐中继续使用,并不造成浪费。生产中最严重的是 阳极已溶解只剩下液面上的头子,还认为完好。顺 便提及,不少人问到为何镀锌、镍、铜的阳极溶解后 呈花瓶状,液位下腐蚀最快而成瓶颈状,甚至溶断。 这一现象是由氧差电池(一种宏电池现象)造成的 “水线下腐蚀”:液平面接触空气中的氧,水线下的金 属部分接触含氧较高的水或溶液,下部溶液含氧量 相对较低,上下之间形成氧差宏电池,水线下的部分 成为阳极,液位较下部分成为阴极,故水线下的部分 金属,因电化学腐蚀而加快腐蚀速率,最后呈瓶颈
5钝化液老化或温度过低
5.1
2镀液中异金属杂质过多
2.1原因
原因
低铬钝化液中锌离子、三价铬的积果,pH值的 上升以及六价铬的减小,会导致钝化膜形成变慢且 不均匀,钝化处理后膜层就会发雾;钝化液温度过 低,溶液中六价铬迁移缓慢,使钝化膜不能统一形成 也会产生发雾。 5.2预防措施 (1)重新配制钝化液。老化液可用袋装732阳 离子交换树脂浸渍处理,除去溶液中锌离子和三价
・46・
Sep.2009
Electroplating&Pollution Control
V01.29 No.5
氯化钾镀锌发雾的原因及对策
奚 兵
(常州市荆川里小区12丙201,江苏常州213015)
中图分类号:TQ
1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4742(2009)05—0046—02
0前言
氯化钾镀锌发雾是常见而往往被忽视的问题。 其发雾的原因较多,如:前处理不良,镀液维护不当, 出光液、钝化液老化,操作方法不当等。现介绍镀锌 层钝化膜发雾的原因及预防对策,仅供参考。
(1)对油污较重的工件,应先用有机溶剂除油, 然后再进行化学除油和酸洗,这样既可缩短除油时 间,又可减轻槽液污染,同时保持酸洗槽液面的清洁 而无油花,提高工件表面除油质量。 (2)有严重油污和氧化皮的毛坯零件,采用抛 光或滚光处理,以机械去油同时降低表面粗糙度,并 彻底解决发雾的问题。此法虽然费工费时,但电镀 一次性成品率显著提高。 (3)可采用两次镀锌法。把已经发雾的镀件回 到酸洗液中退除锌层,经清洗(必要时擦洗)后,再用 新的或较清洁的(1+1)盐酸溶液浸蚀、水洗,然后进 行二次镀锌,可以消除发雾。
镀锌液经长时间使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必然会积累大量金属杂 质离子,如:铜、铅等杂质离子,会夹杂于镀层内,经 稀硝酸出光后钝化膜往往会发雾。
2.2预防措施
(1)按工艺要求加入1~3 g/L纯锌粉进行置 换;或用小电流密度电解除去铜、铅等异金属杂质。 (2)平时每次在电镀前,先电解处理一段时间
万 方数据
2009年9月
电镀与环保
第29卷第5期(总第169期)
・47・
铬后再用。日常用此法定期进行浸渍处理,延长钝 化液使用寿命。 (2)冬天生产最好将钝化液加热至25~30℃, 加快溶液中六价铬迁移速率,促使钝化膜统一形成, 避免产品发雾。

述原因外,还有镀液温度过高(指夏季),工件装载量 过大或阳极面积太小,清洗用水被污染或自来水中 氯离子的质量浓度过高等,这些因素都会造成产品 发雾。因此,必须加强工艺生产管理,认真做好槽液 的维护,并定期进行净化,从而消除或减少产品发雾 这一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
万 方数据
氯化钾镀锌发雾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奚兵, XI Bing 常州市荆川里小区12丙201,江苏常州,213015 电镀与环保 ELECTROPLATING & POLLUTION CONTROL 2009,29(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ddyhb200905013.aspx
2阳极钝化原因
2.1 2.1.1
阳极表观面积过小 阳极设置过少
硫酸盐光亮酸性镀铜,阴极平均电流密度可达
3~5 A/din2,而阳极电流密度应小于1 A/dm2,故
SK:5一≤3。在生产中,为追求镀层光亮整平性及 镀速,阴极电流密度在相应镀液组成、液温、搅拌强 度等影响镀液分散能力几何因素限制下,力求开大, 以工件尖角突出部位不致烧焦为准。滚镀的电流过 小,难以镀亮。采用某些高染料型添加剂,发现滚镀 件局部还有发暗黑现象。由于力求采用较大阴极电 流密度,若阳极面积小,则阴极电流密度过大,析氧
4.1
出光液失效或处理不当
原因
稀硝酸出光液经反复使用后,溶液中会积累大 量锌离子,当锌离子的质量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出光 效果变差,甚至失效,最终钝化膜发雾;出光时间过 短或太长也会使钝化膜发雾。
4.2预防措施
(1)确认出光液已老化而失效,应重新更换出 光液。 (2)按工艺要求严格掌握出光处理的时间,保 证钝化膜光亮而清晰。
造成阳极磷膜脱落并钝化。以为少挂阳极就可节省 阳极消耗,反而事与愿违。部分阳极钝化后,剩余未 钝化的阳极电流密度更大,钝化更快。升高槽电压 后,恶性循环,最终可能几乎全部钝化。 当采用板状阳极时,背面几乎不导电,阳极设置 时,板的间距不宜大于10 cm。采用钛阳极筐盛装 磷铜阳极球、块时,导电的比表面积大些,钛篮间距 也不宜大于20
收稻日期:2009—04.17
结语 从长期生产实践中看,氯化钾镀锌发雾除了上
硫酸盐光亮酸性镀铜的阳极钝化
袁诗璞 (成都市机投镇会所花园A3—02—202,四川成都610045)
中图分类号:TG 1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4742(2009)05—0047—03

前言
阳极钝化是硫酸盐光亮酸性镀铜生产中常见故
1.1
原因
由于氯化钾镀锌液是弱酸性的,它自身没有除 油能力。如果产品镀前除油不彻底,在镀件表面存 在油污,尤其是油污在工件表面黏得牢固的情况下 入槽电镀,往往会出现较严重的发雾现象。 1.2预防措施

(1)可在镀后经清洗后,再用热水(约75℃)浸 泡或热的稀碱(NaOH)溶液浸洗,可以使发雾消除。 (2)将镀锌液加热至45℃,按工艺要求加入活 性炭吸附后,过滤除去多余的添加剂。
(约30 min),然后开始电镀,以控制镀液中铜、铅等 杂质离子的积累,改善槽液性能,提高镀锌层质量。
3镀层内夹杂的添加剂多
3.1
原因
日常生产中添加了过量的光亮剂(添加剂),这 时镀出的锌层夹杂的添加剂就较多,而往往会发雾。 有时镀后锌层表面清洗不干净也会出现发雾现象。
3.2预防措施
1镀前基体表面存在油污
cm。
障之一。其原因颇多,依据作者多年实践,本文对其 原因作些分析。

钝化现象
在给定的整流电源电压下,电流强度达不到正
常值。提高电压后,电流短时间内可以上升,又继续 下降,周而复始,直到整流电流输出电压达额定最大 值,电源仍不足,则阳极钝化无疑。 在工作状态下,取出磷铜阳极查看,表面无墨色 磷膜或磷膜不完整,则该阳极板或者导电不良,或者 虽导电,但已钝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