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油橄榄的种植[方案]

中国油橄榄的种植[方案]

中国油橄榄的种植[ 方案]现代科学证明,橄榄油是一种保健作用极高的食用油。

一是由于橄榄油含皂化物低,含油酸较高,食用后极易被肠胃吸收; 二是橄榄油能激起胰酶活力,刺激胆汁分泌,有效减少胆石症的发生; 三是橄榄油富含单价不饱和脂肪酸,能有效抑制胆固醇的形成,加快胆固醇分解和排泄; 四是橄榄油富含抗氧化剂; 五是橄榄油具有降低血糖作用;六是橄榄油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成分,尤其是VE、VG β一胡萝卜素含量较高; 七是橄榄油雌性激素含量较高,对乳腺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橄榄油还是制作高级化妆品的原料,用橄榄油制作的化妆品具有独特的美容功效。

橄榄油因其生产方便(果实直接冷扎),食用方便,口感较好,且具有独特的食疗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和青睐。

据世界油橄榄理事会统计,目前全世界年产橄榄油为260 万吨,而需求约为264 万吨,我国每年需从欧盟进口一定数量的橄榄油。

关于油橄榄的传说油橄榄是一种油用树种,被誉为“植物油的皇后”,传说最早起源于希腊。

希腊神话传说,雅典是雅典娜女神的领地。

有一次,上帝想送雅典娜一件特殊的礼物,经过精心挑选,最后选中了橄榄枝,赐予雅典娜。

那时候,海神波寒东一直想将雅典城占为己有,并通过阴谋窃取了雅典城的所有权。

无奈,雅典娜只好拿出上帝的礼物——橄榄枝。

于是,第一棵油橄榄从土中发芽,雅典娜也因此得到了雅典城,并以智慧女神的身份戴上了用橄榄枝编织的桂冠。

从此,橄榄枝在雅典民众生活中成为重要的、被尊敬的树种。

人们用它作为婴儿诞生的祝贺,用橄榄油及橄榄枝花环作为青年竞技胜利的奖品,老年、长者参加竞技时要佩戴橄榄枝,橄榄树的功能渗入雅典。

而关于油橄榄的另一传说则更具感染力: 当洪水淹没整个大地,所有的动物与人类都成对地进入方舟之中躲避洪水。

诺亚神从方舟窗户第二次放出鸽子。

的人们和所有动物都在焦急地等着鸽子的回音。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一直到了晚上,鸽子回到了诺亚那里,嘴里叼着一个新拧下的橄榄枝。

诺亚就此知道洪水已经退去,灾难已经过去。

据此,橄榄枝在西方就成了和平、幸福、希望的象征。

橄榄树象征着和平、博爱与幸福,被西方人奉为“神树”,在许多著名的浮雕、纪念物上都饰以橄榄枝。

,,,, 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就选用了毕加索绘制的“衔着橄榄枝的白鸽”作为世界和平的象征。

意大利、西班牙油橄榄生产基本情况及特点油橄榄至少存在了一万四千年, 人类栽培历史已超过6000年,中东地区是其发源地,后经希腊传入地中海沿岸各国,20 世纪油橄榄有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种植油橄榄的国家近40个, 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地区。

种植面积和产量较多的国家主要是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希腊、突尼斯等。

目前,全球油橄榄种植面积为880 万公顷,约8.5 亿多棵,橄榄油年产量为260 万吨,其中95%以上集中在地中海沿岸国家。

西班牙是世界最大的油橄榄及制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油橄榄在其国内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据西班牙有关方面提供的资料:全国种植面积近35 年来一直保持在215 万公顷左右,占世界种植面积的24%以上,居第一位,产果量及果制品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1%和31%以上,有2000 个榨油坊。

中小种植园占多数,50%以上的种植园面积在5 公顷以下。

品种优良,单株产量较高可达到25 公斤以上。

据专家预测,西班牙橄榄油的产量每年可稳定在80 万吨以上,是欧洲第一大生产国、第二大消费国,正常情况下国内年消费量约46 万吨,其余出口到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是最大的出口国,意大利是其最主要的进口国。

意大利也是世界油橄榄的生产大国。

在全国20 个大区、94 个省中,有18 个大区、67 个省有油橄榄栽培,总面积为113万公顷,占农用地的18%,年产果240 万吨左右,产油50 万吨左右,面积和株数仅次于西班牙,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国内外油橄榄发展情况及市场需求目前全世界已有40 多个国家引种油橄榄,年产700 万吨,1500 万吨油橄榄鲜果,年榨油量在140 万吨,200 万吨左右,橄榄油占世界食用油总产量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国内对橄榄油需求量的增加,油橄榄又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我国油橄榄种植的历史我国于1964 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下,从阿尔巴尼亚引进种苗开始大规模栽培试验。

1964年元旦,周恩来是在阿尔巴尼亚度过的。

访问中,汽车几小时几小时地穿行在油橄榄林绿阴掩蔽的大道上,那四季常绿、青翠欲滴的橄榄枝给了周恩来深刻印象。

他了解到,由于盛产橄榄油,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的居民,每人每年平均食用橄榄油分别高达10至20公斤;当地的油橄榄出油率很高,对解决人民食用油很有好处。

他想,我国许多省份山地多,山区种植油橄榄树,发展木本油料,既可以不减少粮食耕种面积,又可以增加人民的食用油。

于是,周恩来表示要引种油橄榄树。

阿尔巴尼亚方面当即赠送给我国1 万株油橄榄树苗,并派专家专程护送到我国,进行技术指导。

周恩来结束其他国家的访问,回国到达昆明时,得知昆明海口林场正准备栽种油橄榄树,第二天便不辞疲劳赶到海口林场栽下了第一株油橄榄。

如今我国已有油橄榄500 多万株,油橄榄鲜果年产量已达30多万斤。

周恩来种下的那第一株油橄榄,后来连年结果,至今枝繁叶茂。

我国油橄榄的种植现状油橄榄的种植需具有发展油橄榄适宜的气候环境和地理条件。

油橄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年有效积温(100C以上)在3500,4000?以上,年平均气温15,20?,年降雨量400,100Omm且耐旱喜光,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在PH值5,8.5的土壤上均可生长。

油橄榄栽植区土壤PH值5.5,7.5 ,也接近油橄榄土壤适生要求。

从气候、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分析, 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在沿长江中上游及金沙江、嘉陵江、汉江等长江支流,适生总面积约为30 万公顷。

可见在中国能够大面积栽植油橄榄并形成产业的地方不多我国陕西省汉中市正处于理论和实践上的适生区。

加之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毗邻甘肃陇南和四川广元这两个油橄榄种植、加工大市,又兼其便利的交通和更靠近东部城市的有利位置,易形成陕、甘、川油橄榄产业规模带,更利于信息技术、产品等方面交流和发展。

从市场条件看,汉中市与甘、川等毗邻地区可以形成陕、甘、川共同发展,相互依存的“发展共荣圈”。

按发展规模看,该市近几年内发展10—15万亩还应是在适应范围内,并且,有比甘、川更距离东部发达城市较近的市场覆盖条件和开发条件。

由于油橄榄树种自生的适生地域性非常狭窄,汉中市是国内少有的30万公顷的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之一。

也在国家确定的四大油橄榄产业带中。

这完全是一种稀缺的市场资源条件。

该市有较大范围的对油橄榄种植及了解的群众基础,以及正反经验。

从该市油橄榄栽种丰产的成功经验来看,1 8年生最高株产达127.8 公斤,还有栽种10 年最高亩产达643.8 公斤的丰产园区。

勉县、汉台、城固、洋县、西乡、南郑等六县区海拨450—700米的盆地、河谷阶地、丘陵都是适生区,宁强、镇巴、略阳等河谷区也是适生区汉中市若建立10 万亩橄榄种植面积,在7—10 年内可形成8 个亿以上的农业总产值和6个亿左右的工业增加值,形成社会增加值14个亿,带动6.5 万户以上农户以种植油橄榄为特色产业化的小康模式。

由此,在绿色产业、特种产业方面以及扶贫帮困、退耕还林建设中走出一条极具特色的优质农林产业道路。

甘肃陇南市1975 年从汉中市引进油橄榄驯化品种发展,现已建成油橄榄示范园10 处,基地面积9.39 万亩,加工厂4 家。

该市2003 年油橄榄挂果面积约1.5 万亩,全年鲜果产量12 万公斤(多数未到丰果期),加工食用橄榄油20 吨,产值280 万元。

据了解,武都油橄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陇南市武都区的角弓、石门、两水、坪垭、城郊、城关、东江、汉王、桔柑、透防、三河、外纳、玉皇、郭河等,, 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从国家颁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起,武都油橄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均可向武都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从有关部门获悉,经过数十多年的发展,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已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油橄榄种植基地。

,,,, 年武都油橄榄首次全面喜获丰收,油橄榄首次挂果面积达, 万余亩,产量达, 万公斤。

近日,四川省达州市油橄榄在北京通过专家组评审,该市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誉名为“中国油橄榄之都”。

据了解,在我国有限的适生地区,达州以其品种优势和国内先进的加工技术,成为我国油橄榄的领头雁,目前已种植油橄榄6.28 万亩,实现产值1.3 亿元。

达州市1974 年引种栽培油橄榄。

达州市及时开展了油橄榄基地建设可行性论证工作,进行了油橄榄优良品种引进、良种快繁及丰产栽培的研究和推广,已筛选抗逆性强、高产稳产品种11 个。

在该市开江县建设了1000 亩油橄榄采穗园和1500亩苗木繁地,并积极组建天源、巴山等加工龙头企业,具备了生产橄榄油、天然护肤橄榄油等系列产品的加工能力。

目前,油橄榄产地环境条件、育苗与繁殖、栽培技术、橄榄油加工、橄榄油等地方和企业标准正在申报之中。

“十一五” 期间,达州市油橄榄产业将按照“科学、适度、特色”的原则发展。

按四川、甘肃、陕南现有成熟示范园的实际情况来看,油橄榄种植为每亩33 株,第二年每株挂果0.5 公斤,第三年株产7—9 公斤,七年后达到丰产期,株产可达50 公斤,亩产可达1500 公斤。

橄榄树寿命可达几十到几百年,成为惠及几代十几代人的造福树。

甘肃的一种植示范园现有150 亩进入盛果期,亩产达500 公斤,每公斤果售价8 元,亩产值达4000元,榨油后收入为产值达7500 元。

目前这一地区已栽种4.6 万亩,已有1 万亩开始挂果,有1300亩进入盛果期,其中栽种10 年的最高株产达到82公斤,已达到希腊的高产水平,按此水平测算,亩产值达达到2 万元之多。

油橄榄亩栽33 株,亩需种苗费约300元左右,在甘肃油橄榄种植地带的土壤条件并不很好,而且近10 年来干旱少雨,但立地表现仍然较正常,其中栽种在河谷地带和采覆草栽培以涵养水分和栽种牧草搞立体套种的方式,可以在幼果期以养羊等收入形成以短养长的方2000元,而3年后橄法,获得了较好的收益。

3 年内一亩地牧草养羊的收入可达到1000—榄果的收入即可达到近2000元的收入,进入盛果期亩综合收益可达5000 元以上。

国家科委对发展油橄榄给予大力支持国家科委对发展油橄榄给予了大力支持, 开设了“油橄榄丰产、稳产、加工利用及商品化研究”项目和“油橄榄中间试验”项目, 并由科学家创办了“神州油橄榄新技术科技开发中心” ,共完成9 个分课题,1994 年通过成果鉴定。

同时,国家计委投资150万元人民币进行油橄榄综合开发, 先后在甘肃武都建立了丰产示范园和油橄榄加工厂, 成立了“武都油橄榄试验站” ,培养苗木50 万株, 现在武都油橄榄的各项指标都已符合标准, 有了国际知名度, 形成了新兴的油橄榄产业, 为全国各地适生区推广、扩大经营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