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林语堂动人的北平
4. 文章看似“散”,它是怎样整合起来 的呢?
• 首先,紧扣文眼“动人”,林林散散写了 百姓形象、城市景象、街巷院落、文化气 息、自然风光;贯穿作者对北平的热爱、 欣赏之情。 • 其次,它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文章围 绕北平的“性格”──老成、豪爽、宽大、 包容等来写。
品味语言
1.形象化的语言,创造一种浓厚的诗意。 赏析: (1)“那里的街道排列恰当,清晨在花园中拔白 菜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 更富有诗意,看似不经意的轻描淡写一句,表 达了一种优雅的审美情怀,令人想起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
• 虽然北平有过辛酸的往事,但是北平更代 表着着辉煌、大气、权势,代表着古老的 中华文明,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性格,它是 老舍魂牵梦绕的《想北平》,它是郁达夫 流连伤感的《故都的秋》,它也是林语堂 如数家珍的《动人的北平》,今天就让我 们跟随林语堂先生看看他眼里的北平。
• 成就: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为己任,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的小品文,“论语派”主要人物。读者遍布全球 ,影响极为广泛,在国际上享有“文化使者”的 美誉,是一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 • 作品: • 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 • 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 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 • 传记《苏东坡传》《武则天传》
2、抒情的语句,表达优雅的审美情怀 。 另外,文中多处以“你”称呼读者,仿佛引领 读者进入文章的意境之中,拉近了作者与读者、读者 与本文之间的距离。 赏析 : (1) “北平像是一个饮食专家的乐园。它有数百 年的饭馆,招牌被烟熏得破旧不堪,还有肩上搭着毛 巾的堂倌,他们的招待是十足和蔼的,因为他们在满 清政府服侍过高官大吏,曾受了传统的特别训练。” 这段文字着眼于饮食内容,落笔于饭馆的历史 、招牌、堂倌等细节。由这些细节可以看出饭馆里的 氛围很是浓郁,堂倌的形象、声音、动作等生动有趣 ,仿佛呼之欲出,北平饭馆那种特有的让人亲切、热 情的感觉跃然纸上,作者对它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2)“穿衣尽可随便,吃饭任择餐 馆,随意乐其所好,畅情欣赏美善—— 谁来理你?” 结构一致,节奏鲜明,琅琅上口。“尽” 和“任”两个词,尽显随意、惬意、满 意,最后一个反问句,更是透着无比的 欢• • 风格:娴熟,自然,淡雅,清新 写作特点: 形象化语言,创造一种浓厚的诗意。 抒情的语句,表达优雅的情怀。 细致入微的描写,自然地流露情感。 多种变化的句式,文章摇曳多姿。
• (2)“北平是清静的,它是一个住家的城市 ,每家都有一个院落,每院落都有一个金鱼 缸和一株梧桐或石榴树;那里的果蔬新鲜; 桃就是桃,柿就是柿。” •
这段话不仅写出了居民院落的细节,又院 落写到院内的陈设,院内栽培树木;又由树 木写到院里种植的果木蔬菜。不仅写出了居 民院落的清静明亮,而且表现了他的丰富闲 适,突出北平宜居的种种好处。总之,处处 流露出对北平的喜爱欣赏。
林鲁之争、
1、同以文字生活,鲁迅直面惨淡的人生,把 文学当作“匕首”和“投枪”,刺向敌人。林 语堂则是借助幽默,表现性灵闲适,曲折地表 示自己的不满;鲁迅认为在反动派屠刀下,没 有幽默可言。在血与火的斗争中,鲁迅自己无 畏地宣称:“只要我活着,就要拿起笔,去回 敬他们的手枪。”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分化。
动人的北平 北平
林语堂
单元目标
体会散文选材的典型性和精粹性
体会散文抒情写意的独特性和深刻性 探究散文蕴涵的思想文化价值 探究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郁达夫笔下的北平
秋晨院落
秋 槐 落 蕊
秋蝉残声
秋雨话凉
秋日胜果
林语堂
学习目标
1.掌握阅读散文从“形”入手,把握“ 神”的方法思路。 2.通过诵读赏析文本,体会北平的动人 之处。 3.品味细节,理解林语堂对北平复杂而 深厚的感情。 重点:鉴赏作者笔下北平的动人之处. 难点:领会形与神之间散与聚的关系.
2、1929年8月28日,“南云楼风波”使得鲁 迅与林语堂因误会而疏远了。
自主学习 注音、解词
kuíwú 魁梧 yuán 墙垣 yù pì jiè xiè fàláng yōng 老妪 媲美 藉之 楼榭 珐琅 女佣 fǎng áo qú shì lán lǚ 画舫 遨游 街衢 嗜好 褴 褛
作奸犯科: 奸:坏事;科:法律条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息影: 不露身影,指归隐闲居。也指影视演员不再拍戏。 兼容并包:
小结 形象化的语言,创造一种浓 厚的诗意。“散文语言中的诗 意”:像诗语一样的美,像诗 语一样的节奏感;像诗语一样 的富有抒情性。
• 3、细致入微的描写,自然地流露情感。 阅读文章第三段,请说说这一段的语言特 点 (1) “在高耸的北京饭店后面,一条小路 上的人过着一千年来未变的生活,谁去理那 回事?离协和医院一箭之地,有些旧式的古 玩铺,古玩商人抽着水烟袋,仍然沿用旧法 • 去营业,谁去理那回事? 有几个短句,有长句;还有一些对称句(开篇 几句即是);有排比句,连在一起增强了表达 的气势;有设问句,加重表达的语气,提示 读者的注意。
把各个方面或各种事物都容纳进去。
问题探讨
• 1. 你认为北平的动人之处在哪里。(请有 感情地朗读你选出的段落或语句,并说出 你的感受) • 2.找出文中概括老北平特点的语句,梳理文 章思路。 • 3.从内容上归纳北平的动人之处。
3.把北平的这些动人之处概括起来可以概括 为几个方面?
1.自然风光动人; 2.城市景象动人;(珠玉之城) 3.寻常百姓的街巷院落风光动人; 4.平民百姓形象和他们的生活景象 动人; 5.整个北平的文化气息(包括新旧 共融的文化气息)动人
北平往事
•1369年6月,朱元璋便以“蓟北悉平”为名, 将元大都改为“北平府”。这也就是北京也 称北平的来历。 1403年,朱棣将北平府改为了“北京”。北 京这个称谓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了。 1928年,张作霖改北京为北平。 1937年,日伪政府将北平又改为北京。1945 年日寇投降后,又改为北平。 北平和平解放后,改北平为北京,并确定北 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