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及工作要求

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及工作要求

哨点监测 定义及目的
定义:
– 艾滋病哨点监测是指在固定地点、固定时间连续收集特定人群中艾滋 病病毒(HIV)感染状况、行为特征及相关信息,为分析当地艾滋病流 行趋势、评价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效果提供依据。
目的:
(一)了解不同地区特定人群艾滋病流行状况和流行因素; (二)分析不同地区特定人群艾滋病流行趋势,为艾滋病疫情的估计和预
• 指主动前来性病门诊或相关门诊就诊的男性,无 论其是否被诊断患有性病,均应纳入监测对象。
• 严禁纳入生殖医学咨询者、皮肤病就诊者以及各 类防治或科研项目招募的研究对象。
• 采用连续采样方法,对监测期内首次来门诊诊治 性病、年龄在15岁及以上的男性均需纳入监测。
– 这类监测对象的采样应强调连续性,即要求所有符合条件者应该全部纳入监测。
两次 ELISA 阳性 哨点监测结果判断为 HIV 阳性
BED 检测
排除
不符合 BED 检测标准的 样品,包括:(1)已知感 染时间在 6 个月及以上 者;(2)艾滋病病人;(3) 接受抗病毒治疗者
核对是否为既往 HIV 阳性 发现时间小于 6 个月的 HIV 阳性
WB 确证阳性 BED 检测
调查问卷主要内容
现场问卷调查和采血
• 根据监测人群的类别选择不同的调查问卷。 • 对于调查中拒绝参加调查或中途退出调查的调查对
象,需填写附录中的《哨点监测现场拒访人员信息 登记表》备查。》相关要求操作。
由专人负责血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运送,以保证生物安全。
• 采用实名有关联检测时,应确保不能因被监测者参 与率下降而使监测信度降低,同时注意相关信息的 保密。
测提供信息; (三)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哨点监测方法
(一)监测时间 每年一次。4-6月为哨点监测期,最多可延长一个月。
(二)样本量 1、青年学生监测哨点样本量800人,其他各类监测人群每个 监测哨点样本量400人。 2、如果当地某类高危人群感染率高于10%,该类人群监测 哨点样本量可以减少到250人。 3、如果某类高危人群达不到400人的样本量,以实际监测的 样本量上报。 4、监测中发现的既往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者也应纳入到监测 对象中,并完成采血和相应的梅毒及丙肝检测。
• HIV抗体阳性检出率 • 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 • HCV抗体阳性检出率 • 多性伴行为的比例 • 注射吸毒的比例 • 接受过HIV检测并知晓检测结果的比例 • 接受过干预服务的比例 • 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 省疾控中心须在9月10日前完成数据审核,9月10日之后再发现数据质量问题,将 纳入年终工作质量考评。
艾滋病哨点监测系统BED新发感 染检测工作
一、目的:
对四类国家级哨点监测人 群(包括吸毒者、暗娼、 男男性行为者、性病门诊 男性就诊者)新发感染情 况进行监测,分析判断艾 滋病流行形势和变化趋势。
一、基本信息及人口学信息 • 包括样本来源、出生年、婚姻、户籍、民族等。 二、血清学信息 • 包括HIV 、HCV和梅毒抗体检测情况。 三、行为学信息 • 包括性行为、吸毒行为等高危行为信息。 四、艾滋病防治信息 • 包括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检测并知晓检测结果的
比例、接受干预服务的情况等。
核心指标
2、梅毒抗体检测 初筛:ELISA; 复检:TRUST 两次检测结果均呈阳性时,即可判定梅毒抗体阳性,用于哨点监测结果的报告。 复检结果如为阴性,则判为阴性结果。
(3)ELISA和RPR/TRUST检测操作方法及结果判定均参照试剂说明书的要求执行。 3、HCV抗体检测
初筛:ELISA-1; 复检:ELISA-2 两次检测结果均呈阳性时,即可判定HCV抗体阳性,用于哨点监测结果的报告。 复检结果如为阴性,则判为阴性结果。
监测数据的收集
• 县CDC负责监测数据的收集和管理,并确定专人对录入的数据进行 审核,检查是否存在错录、漏录以及逻辑错误等,对存在的错误进行 修订。在上传数据之后,在直报网上填报本哨点的监测结果一览表 (见附录:哨点监测结果一览表)。
• 数据录入统一使用艾滋病哨点监测网络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采用离 线录入、在线传输的方式。原始调查问卷至少保存5年。
监测内容
(一)一般人口学信息 出生年、婚姻、户籍、民族等。
(二)血清学信息 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抗体、丙肝病毒抗体检测等。
(三)行为学信息 性行为、吸毒行为等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等。
(四)艾滋病防治有关信息 包括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接受检测和行为干预服务等。
详见监测人群调查问卷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监测方法
二、方法:
对上述四类哨点监测人群 中发现的HIV抗体阳性者进 行BED 检测,并结合流行 病学相关资料对BED检测 结果进行修正,计算上述 人群HIV-1新发感染率。
哨点监测
监测人群现场问卷调查
+
采血
问卷编号 12 位
A02 哨点类型:DUS A03 哨点所在地行政区划国标码□□□□□□ A04 问卷编号:□□□(001—999)
• 各监测哨点的监测数据应于监测期结束后30日内上传到软件系统。 – 上报数据的截止时间为每年的7月31日,7月31日之后上报的数据 不纳入当年全国哨点监测数据的汇总分析和全国哨点监测质量考 评。
• 各省疾控中心哨点监测负责人须对本省上报数据和各哨点上报的哨点 监测结果一览表进行审核,审核中发现错误须及时反馈给上报单位, 进行修订后重新上传。
哨点监测现场拒访人员信息登记表
根据此 表对调 查对象 的拒绝 情况进 行描述, 计算拒 访率。
HIV、梅毒、HCV抗体检测及感染状态 判定
执行哨点监测工作的实验室必须是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验收合格的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检测试剂使用性
1、HIV抗体检测 以监测为目的的检测,所有监测对象均需报告HIV抗体两次ELISA检测结果。 如需将检测结果通知本人,应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相关要 求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的判断和告知。 根据各省情况,如对复检阳性者进行了确诊试验,则同时报告两次ELISA检测结果和确 证实验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