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洛阳简介ppt

河南洛阳简介ppt


十三朝古都 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
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 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十五朝古都 “十三朝”古都是官方沿用的说法,但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加上西汉、
武周两个朝代的都城,总共十五个正史(《二十五史》)朝代,这是目前学者普 遍认可和接受的事实。
十七朝古都 在“十五朝古都”基础之上加上战国、周、战国韩、汉、曹魏、晋、
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中华民国十五个建都朝代,新、后赵、 东魏、北周、后汉、后周、北宋、金八个陪都朝代,因此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 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
玩在洛阳
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公 里处的伊河两岸。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 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数量之多位于 中国各大石窟之首。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唐代著名书法家 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是国家 AAAAA级旅游景区,北京时间2000年11月30日洛阳龙门石窟被国际教科文 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洛阳龙门石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洛阳的一张名片。但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历朝 历代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多数佛像的头部均遭到破坏,难以见得其面部神韵。卢舍 那大佛双臂被人砸去,难以见其整体造型,但剩下的部分足以说明其艺术水平之高超、神 态之曼妙。
龙门石窟作为佛教艺术宝库,早在1961年即被国务院公布为
龙门石窟作为佛教艺术宝库,早在1961年即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30日,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龙门地区 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 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 峰。”2006年1月龙门石窟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 旅游区”。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2009年,龙 门石窟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创造了现存窟龛数量中国之 最。
注释: 洛阳曾经是中华民国的行都,“一·二八”淞沪之战和八年抗战中, 曾两次迁都;第一次迁洛阳为“行都”,第二次迁重庆为“陪都”,南京作为中 华民国法定首都的地位不改。
古代 伏羲、宓妃、仓颉、后羿、嫦娥、夏桀、杜康、商汤、伊尹、周武
王、周公旦、周成王、周平王 老子、苏秦、伯夷、叔齐、白圭、张仪、 吕不韦、刘邦、贾谊、桑弘羊、师史、卜式、 汉光武帝、马援、董宣、 班超、班固、班彪、班昭、窦宪、蔡伦、张衡、许慎、张仲景、华佗、 蔡邕、王充、皇甫嵩、司马懿、关羽、蔡邕、蔡文姬、嵇康 阮籍、刘禅、 袁绍、吕布、司马师、邓艾、钟会、钟繇、马钧、司马炎、左思、陈寿、 祖逖、刘琨、陆机、潘岳、韩寿、刘徽、皇甫谧、裴秀 、石崇、绿珠、 桓温、杜预、拓跋宏、檀道济、高欢、兰陵王、高长恭、杨广、韩擒虎、 贺若弼、宇文恺、陈叔宝、独孤信、李世民、长孙无忌、王之涣、武则 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宋之问、李白、杜甫、李隆基、狄仁杰、白 居易、李贺、玄奘、韩愈、吴道子、颜真卿、刘禹锡、元稹、刘希夷、 朱温、李存勖、李煜、赵匡胤、程颐、程颢、赵普、吕蒙正、司马光、 富弼、范仲淹、邵雍、欧阳修、李格非、文彦、博尹洙、藤子京、李龟 年
千年帝都,华夏圣城,文明之源,天下之中; 丝路起点,运河中枢,牡丹花都,山水之城; 三代创世,魏晋风流,汉唐雄风,宋家文气。
洛阳城, 雄踞中原,北临邙山,南系洛水,东压江淮,西挟关陇;更有群山环
绕,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北通幽燕,南对伊阙,人称“山河拱戴, 形势甲于天下。”另有传说洛阳是中华大地的龙脉集结之所,所以历朝历 代均为诸侯群雄逐鹿中原的皇者必争之地,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经
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 景名胜区,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 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 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 些详实描述佛教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 峰。”2006年1月龙门石窟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 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 游景区”。2009年,龙门石窟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现存窟龛最多 的石窟,创造了现存窟龛数量中国之最。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 事。
----------河南篇
制 作 人:赵祺平 学号04 资 料 :许敬文 学号03 张帆 学号02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
洛阳
洛阳之历史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由周公营建,建于公元前12世纪,是八 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 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 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 重要发祥地。这里有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有三代之居“夏、商、周” , 是“河图洛书”的故乡,有105位帝王定鼎九州,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故乡, 是“最早的中国” 。
洛阳,立河洛之间,居天下之中,既禀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气, 也具南国水乡妩媚风流之质。开天辟地之后,三皇五帝以来,洛阳 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为天人共羡之神都。她不仅是中国最早的 政治首都,更是中华思想与文化的源头圣地,可谓中华民族历史的 精神首都,是最早的中国,也是最本色的中国、最渊深的中国。
历史曾用名或别名,斟鄩、西毫、洛邑、洛师、成周、王城、雒阳、东都、 东京、神都、洛京、京洛、洛都、洛中、嵩京、中京、西京。
济、文化中心。
洛阳,出河图洛书育三皇五帝,“天下之中” 的地位不仅是地 理上的,更是华夏先民对祖地心理上的认同。无论是从神话英雄传 说的角度,还是从历史考古断代的角度,洛阳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端 之地——中国70%宗族大姓的起源地,全球1亿客家人的祖籍地,儒 释道三教的滥觞地。可以说,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 的重要发祥地,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对于世界而言,欲 探中华文化之源,必到河洛之间的古都洛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