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相图

相图


1 相图的基本知识
根据相图可确定不同 成分的材料在不同温度下 组成相的种类、各相的相 对量、成分及温度变化时 可能发生的变化。 仅在热力学平衡条件 下成立,不能确定结构、 分布状态和具体形貌。
§1 相 律
相律:研究相态变化的规律。 相数(P ),组元数(C ),自由度数(f ) 一、相与相数(P)
• ① ② ③
注意:在材料学中 各微区的成分不完全均匀,存在成分偏聚 同一相的不同晶粒也存在界面 材料中的相,均匀是指成分、结构、及性质要 么宏观上完全相同,要么呈现连续变化没有突 变现象。
基本概念
• 单组元晶体(纯晶体):由一种化合物或金属组成的 晶体。该体系称为单元系 • 从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称为相变(phase transformation)。 若转变前后均为固相,则成为固 态相变(solid phase transformation )。 • 从液相转变为固相的过程称为凝固(solidification)。 若凝固后的产物为晶体称为结晶(crystallization)。 • 相图(phase diagram):表示合金系中合金的状态与 温度、成分之间的关系的图形,又称为平衡图或状 态图。 • 单组元相图(single phase diagram)是表示在热力学平 衡条件下所存在的相与温度,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的图形。
• 整理上式: • 式中: Sm为1mol物质由相变为相的熵变;

Vm为1mol物质由相变为相的体积变化.
• 因为是平衡相变,有: • Sm=Lm/T • Lm: 物质的相变潜热; • T: 平衡相变的温度. • 代入(2)式: • dp/dT=Lm/TVm (3) • (3)式称为克拉贝龙方程. • 克拉贝龙方程适用于纯物质任何平衡相变过程,应用范围 很广.
单组分相图
• 单组分体系只有一个物种, 故此节所研究的是纯物质的相平 衡. • 单组分体系的相律为: • f = C-P + 2 =1 -P + 2


f =3 -P
Pmax= 3-0 = 3
(1)
单组分平衡体系最多能3相共存
• 一个纯物质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相态。 • 如C: 其不同的相态有:气相, 液相, 各种不同形态的固相: 无定形碳; 石墨; 金刚石; 富勒烯族(C60等). • 但碳的相图中最多只能三相共存,不可能四相共存.

2000℃、常压下,2H2(g)+ O2(g) == 2H2O(g)
Kp
p
2 H 2O
p pO 2
2 H2
C = 3-1=2
1 ★ 2000℃、常压下, nH : nO = 2 : 浓度限制条件( b ), C =3-1- 1=1 性质:(1)组元为最少物质数目 (2)最少物质(数目)必须可以分离出 (3)组元数的计算: C=N-R-b N:物种数 R:物种中的独立化学反应数 b:同一相中各物质之间的浓度限制数
相:体系中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一致的所有部分
的总和。

相与相:明显界面;机械方法可分开;
宏观界面性质突变;与物质量无关。
相数:体系中所含相的数目,记为P。 自然界中物质有三种存在形态(s,l,g) 气态:一般能无限混合 ——单相
液态:完全互溶 —— 单相
不完全互溶 —— 多相
固态:一般不能互溶 —— 多相
2 2
三、自由度数:在不影响平衡体系的相数和相态时, 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独立变化的最少强度性质数(独立变量 数),记为 f 其数值与体系的数量无关的性质。例如温度、 压力、密度等等。此种性质不具有加和性,其数 值取决于体系自身的特性。 独立—— 在一定条件范围内,可以任意变化, 自由度(数)只能是正整数
• 2.
凝聚相间的相平衡:
• 凝聚相间的相平衡,由克氏方程: • • dp/dT=Hm/TVm dp=Hm/Vm· (dT/T) 积分: p2-p1= Hm/Vm· ln(T2/T1) (9)
• 因为凝聚相的体积随压力的变化很小,可以视为常数.
• • •
ln(T2/T1)=ln[(T1+T2-T1)/T1] =ln[1+(T2-T1)/T1] ≈(T2-T1)/T1 (T2-T1)/T1<<1 (10)
1.2 相律的应用
• 相律是检验、分析和使用相图的重要工具。利用 它可以分析和确定系统中可能存在的相数,检验 和研究相图。 • 注意使用相律有一些限制: • (1)只适用于热力学平衡状态,各相温度相等 (热量平衡)、各相压力相等(机械平衡)、各 相化学势相等(化学平衡)。 • (2)只表示体系中组元和相的数目,不能指明 组元和相的类型和含量。 • (3)不能预告反应动力学(即反应速度问题)。 • ( 4 ) f ≧0
• 一.克-克方程(Clausius-Clapeyron equation) • 当单组分体系两相共存时,自由度f=3-2=1,体系只 有一个自由度。 • 单组分的相变温度与压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此关 系即为克-克方程. • 设一纯物质在T,p下达两相平衡:
B (T , p) B (T , p)
固溶体 —— 单相
二、组元和组元数
组元(分,Component),也称独立组元
描述体系中各相组成所需最少的、能独立存 在的物质。 组元(分)数: 体系中组元的个数,简称组元,记为C。 无化学反应体系:组元数 = 物种数(N) 有化学反应(R)体系:组元数 ≠ 物种数 如 ★ H2(g), O2(g), H2O(g) 常温、常压下, C = 3
因体系在两种环境条件下,均达平衡,故有:
dG,m= dG,m
(1)
• 由热力学基本关系式:
• dG=-SdT+Vdp • -S,m dT + V,m dp = -S,m dT + V,m dp

• •
(S,m -S,m)dT = (V,m-V,m)dp
dp/dT = (S,m-S,m)/(V,m-V,m) dp/dT = Sm/Vm (2)
相律:热力学平衡条件下,系统的组元数 (C)、相数(P)和自由度数(f)之间的关系。 • 表达式: • f=C-P+2; 2-温度和压力 • 自由度数f:是指在保持合金系平衡相的数 目不变的条件下,合金系中可以独立改变 的、影响合金的内部及外部因素。 • 当压力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压力的影响可 以忽略。此时相律为: • f=C-P+1
能否用一个较为直观的方式建立材料科学四要素之 间的联系,且能够用于指导生产?
材料的使用性能
制备合成/加工工艺
材料固有性能 成分/组织结构
研究多组元的性能 了解各组元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的 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引起的系统的变化和相的转变 上述变化与材料中个组元的性质、 质量分数、温度压力有关 相图

注意: ★相律推导已用过力平衡、热平衡和化学势平衡条件; ★相律是热力学推论,有普适性和局限性; —— 适于所有的相平衡体系,定性
★平衡共存的相越多,自由度越小 fmin=0,P达到最大值; Pmin=1, f 达到最大值;
[例] 将氨气通入水中达平衡,则该体系的组元数 C= 、相数P = 、和自由度数f = 。
• 每个相点均代表体系的某一平衡状态.
• 相图中有点, 线和面.
• 相点落在面中: f = 2 自由度为2;
• • P=1 P=2 体系为单相. • 相点落在线上: f = 1 自由度为1; 两相平衡. 自由度为零;
p D C
l
s
A
• 相点落在交点: f =0
g
T

P=3
三相共存.
O
• •


线:两相平衡,为单变量系 ——P=2 f =1 AC 线是水蒸气和水的平衡 p 曲线,即水在不同温度下 D 的蒸气压曲线。 f=1 OA 是冰和水蒸气两相的平 衡线,即冰的升华曲线, f=1 AD 线为冰和水的平衡线 f=1 s A点是三相点,在该点三相 共存。Z =3,f =0。三相 点的温度为273.16K,压力 为610.62Pa. 右下是气相, f=2 左上是固相, f=2 O 中间是液相, f=2
• 对(5)式积分可得: • ln(p2/p1)=Hm/R· (T2-T1)/T1T2 (6) • (6)式为克-克方程的积分式.
• 若对(5)式作不定积分:
• lnp=-Lm/R· (1/T) + K (7)
• 式中: K为积分常数.
• 将lnp~1/T作图可得一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可求得液体
的蒸发潜热Lm.


f =3 -P
Pmax= 3-0 = 3
(1)
单组分平衡体系最多能3相共存
• 一个纯物质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相态。 • 如C: 其不同的相态有:气相, 液相, 各种不同形态的固相: 无定形碳; 石墨; 金刚石; 富勒烯族(C60等). • 但碳的相图中最多只能三相共存,不可能四相共存.

任何热力学体系至少有一相,故单组分体系的独立变量数 最多为2, 若用图形来表示, 是一2维的平面图.
在T+dT, p+dp下仍达平衡:


B (T dT , p dp) B (T dT , p dp)


i , T, p 相
dT=0, dp=0 G1=0
i , T, p 相
dG,m
dG,m
i , T+dT, p+dp 相
dT=0, dp=0 G2=0
i , T+dT, p+dp 相
• 单组分体系相图的坐标一般取温度T和压力p. • Pmin= 1 ,f = 2,单相,双变量系(T,p); • P = 2 ,f = 1,两相共存,单变量系(T或p); • Pmax= 3 ,f = 0,叁相共存,无变量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