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药 理 学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药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药物(drug)是指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 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重要武器。
药物来源:
1.来自于自然界的天然产物, 2.是用化学方法制备的合成化合物,
3.用生物工程技术获ຫໍສະໝຸດ 的产品等。成为药物的条件:
必须首先经过大量的、极其严格的药理学研究。
一、临床前药理试验
临床前药理研究是新药能否进入临床试验的先决条件。是在动 物上进行的试验,具体内容包括: 1.药效学研究 是指与该新药防治作用有关的主要药理作用研究。 应根据该新药分类及药理作用特点进行。新药的主要药效学作 用应是针对临床主要适应证,而应用体内、体外两种以上的试 验方法,以证明受试品的作用强度、特点以及与老药相比的优 点等。 2.一般药理学研究 是指对新药作用以外广泛的药理作用研究。
第二节 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1.《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著作,早在公元 一世纪前后就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积累的药物 知识。该书收载药物365种,其中大部分药物至今仍广为应用, 如大黄导泻、麻黄止喘、海藻治瘿。常山截疟等。
2. 《新修本草》是唐代(公元659年)的著作,收载药物844 种,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新修本草》比西 方最早的纽伦堡药典还早883年。
3.药代动力学研究
4.新药毒理学研究 包括全身性用药的毒性试验、局部用药的 毒性试验、特殊毒性试验和药物依赖性试验。
二、临床药理试验
临床药理试验:包括Ⅰ、Ⅱ、Ⅲ、Ⅳ期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s)。 Ⅰ期临床试验 对已通过临床前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的新药, 在健康志愿者从安全的初始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以观 察人体对受试新药的耐受性,并进行人体的药动学研究, 以便为Ⅱ期临床试验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其受试人数一 般在20~30人。
(8)在药理学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出现了许多药理学的分支 学科: (a)如生化药理学、分子药理学、量子药理学、神经药 理学、免疫药理学、遗传药理学、时辰药理学等边缘学 科,分别从不同方面研究药物作用的基本理论。 (b)近来还开设了临床药理学,研究药物和人体相互作 用的规律、阐明药物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与监测, 药物相互作用以及新药的临床评价等。这些分支学科的 建立和发展,大大充实与丰富了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3. 《本草纲目》是明代(公元1596年)李时珍通过长期从 事医药实践,行医、采药、考证、调查、总结用药经验等, 写成的巨著,分52卷,收载药物1892种,约190万字。他提出 了科学的药物分类法,叙述药物的生态、形态、性味和功能, 促进了祖国医药的发展。该书已受到国际医药界的广泛重视, 分别被译成英、日、朝、德、法、俄;拉丁等国文字,对药 物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Ⅱ期临床试验 在选定的适应证者,主要观察新药的治疗效 果和不良反应。在Ⅱ期临床试验,除了使用受试新药外,通 常还应有已知活性药物(阳性对照)和无药理活性的安慰剂 (placebo)进行对比试验。其病例数一般在200~300人。
Ⅲ期临床试验 为新药上市前扩大的临床试验,其用药方法 类似常规药物治疗学的方法,已进一步确定新药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在国外,Ⅲ期临床试验是上市前研究,即申请新药 生产所必须呈报的临床试验资料。在我国,在Ⅱ期临床试验 后即可申请新药生产,在批准试生产期间,再进行Ⅲ期临床 试验。 Ⅳ期临床试验 在新药批准上市后开始进行,通过对大量患 者的实际应用,监测新药的安全性。
(3)在此基础上,德国Buchheim及其Schmiedberg(1832~ 1921)创立了实验药理学,用动物实验方法,研究药物对机 体的作用,分析药物的作用部位,从而对现代药理学的建立 和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4)本世纪初,德国Ehrich(1909)发现胂凡纳明(606) 能治疗锥虫病和梅毒, 从而开始用合成药物治疗传染 病。 (5)德国Domagk(1935)发现磺胺类可治疗细菌感染。 ((6)英国Florey(1940)在Fleming(1928)研究的基础 上,从青霉菌培养液中分离出青霉素,并开始将抗生素应用 于临床,开辟了抗寄生虫病和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促进了 化学治疗学(chemotherapy)的发展。
4.现代药理学的发展
药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在西方 国 家 , 有 关 药 物 的 知 识 , 起 初 也 停 留 在 药 物 学 ( materia medica)阶段。十八世纪,意大利生理学家Fontana(1720~ 1805)通过动物实验对千余种药物进行了毒性测试,得出结论 认为:天然药物都有其活性成分,并且选择性作用于机体某个 部位而引起典型反应。 19世纪初,由于化学、生物学及生理 学的发展: (1)德国Serturner(1804)从阿片中提出吗啡,用狗实验证 明有镇痛作用。 (2)法国 Magendi(1819)和 Bernald(1856),用青蛙做的 经典实验,分别确定了士的宁作用于脊髓,筒箭毒碱作用于 神经肌肉接头,阐明了它们的药理特点,为药理学的发展提 供了可靠的实验方法。
研究药效学和药动学目的
药效学和药动学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着,并且有着相互的联系。 药理学探讨这两方面的问题,其目的在于:
1.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防治不良反应。
2.帮助医药卫生工作者合理用药; 3.为寻找新药提供线索; 4.有助于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进一步了解机体功能的生 理生化过程的本质。
(二)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1.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科学,也是药学与 医学之间的桥梁科学。 2.阐明药物对机体(包括病原体)的作用(action)和作用机制 ( mechanism of action ) 、 在 临 床 上 的 主 要 适 应 证 ( indication ) 、 不 良 反 应 ( adverse reaction ) 和 禁 忌 证 (contraindication)、药物体内过程和用法等。
3. 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药物对机体的毒性反应,中毒 机制及其防治方法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也是药理学研究不可 缺少的内容之一。 4. 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以临床病人为研 究和服务对象的应用学科,它将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推向 临床应用,并与临床应用技术结合起来,将药理效应转化为临 床疗效,大大丰富了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因此,可把临床药理 学看着为基础药理学的后继部分。
(7)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以及 新技术在药理学中的应用,,药理学有了很大发展。 a)如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已由原来的系统、器官水平, 深入到细胞、亚细胞、受体、分子和量子水平; b)已分离纯化得到多种受体(如N胆碱受体等);阐明了多 种药物对钙;钠、钾离子通道的作用机制。 c)从中药中提出的镇痛药罗通定,解痉药山莨菪碱,强心式 类药羊角拗甙、黄夹甙和铃兰毒甙,抗疟药青蒿素,抗癌药高 三尖杉,喜树碱和紫衫醇等,均在临床有广泛应用
一、药理学的任务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 律的一门科学。它的任务主要是研究下列两方面问题:
1.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 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阐明药物防治 疾病的机制。
2.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动学,主 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disposition)的动态变化。 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或称代谢) 及排泄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三)学习方法和要求 1. 在药理学的学习方法上,要理论联系实际,在熟悉和掌 握药物基本作用规律以后,熟悉药物按药理作用的分类;在 分析每类药物共性的基础上,要全面掌握重点药物的作用、 药动学特性、作用机制、主要用途、重要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再比较鉴别出同类的其他药物的特性。 2. 在实验方面,要求掌握常用的整体动物实验、离体实验 方法的原理及基本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结果,逐步提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学会查阅药理学文献和参考书的 方法,以便为今后掌握更多的药学知识,及时进行知识更新, 以适应药理学和新药研究、老药新用、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 制剂改革等迅速发展的需要。
第三节 新药的药理学研究
新药的药理学研究包括临床前药理研究和临床药理研究。 新药的来源无非包括 : ①对已知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 ②合成新型结构的药物; ③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分离; ④应用生物技术和基因重组方法制备。 不论从上述哪种途径获得的新产品,都必须经过临床前药理 试验和临床药理研究,在确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 并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严格审查、批准后方可上市。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