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药理学形考2(电大药学本科)

临床药理学形考2(电大药学本科)

临床药理学形考任务(二)(请学习完第7-12章后完成本次形考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1. 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对机体有害的反应属于( C )A. 毒性反应B. 后遗效应C. 副反应D. 变态反应E. 特异质反应2. 关于A型不良反应(量变型异常)的描述,错误的是(C )A. 发生率及反应程度与用药剂量相关B. 原有药理学效应的延伸C. 不可预知、难以避免D. 发生率高E. 死亡率低3. 下列哪是影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药物因素?( E )A. 药物的组织选择性高低B. 药物原有药理作用的延伸C. 药物制剂中的附加剂D. 服药时间及给药途径E. 以上都包括4. 药源性肾脏损伤是最常见的药源性疾病,主要原因是( A )A. 肾脏的血流量丰富、多数药物经肾脏排泄B. 肾脏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容易被药物所攻击C. 药物在肾脏蓄积增多,直接导致肾损伤D. 肾脏多作为药物的靶器官,容易被药物损害E. 以上都包括5. 噻嗪类利尿药会引起强心苷类中毒的机制为( D )A. 增加心肌细胞对强行苷类的敏感性B. 减慢强心苷类的代谢,增高其血药浓度C. 能减少强心苷类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增加其游离血药浓度D. 通过利尿引起低钾血症、后者可增加强心苷类药物的毒性E. 以上说法都正确6. 下列不属于依赖性药物的有(D )A. 吗啡B. 甲基苯丙胺C. 氯胺酮D. 氢氯噻嗪E. 乙醇7. 用于阿片类药物依赖性的治疗药物有(C )A. 螺内酯B. 吗啡C. 美沙酮D. 可卡因E. 氯胺酮8.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A. 毒品注射的方式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

B. 阿片类药物依赖者一旦停药就会产生明显的戒断症状。

C. 具有依赖性作用的药物,都属于医用药品。

D. 烟草、酒精也属于依赖性药物。

E. 多数药物的耐受性具有可逆性,即停药一段时候后,机体对药物该药的敏感性又逐渐恢复。

9. 不是苯丙胺类慢性中毒表现的是(A )A. 呕吐B. 幻觉C. 幻听D. 分裂症E. 顽固性失眠10. 不属于麻醉药品的是(E )A. 吗啡B. 可卡因C. 海洛因D. 大麻E. 可乐定11.遗传异常主要表现在:( B )A. 对药物肾脏排泄的异常B. 对药物体内转化的异常C. 对药物体内分布的异常D. 对药物肠道吸收的异常E. 对药物引起的效应异常12. 喝酒引起的面红、心率加快、皮肤温度升高等症状,是因为下列哪种化合物促进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所致( C )A. 乙酸B. 乙醇C. 乙醛D. 乙酸乙酯E. 乙酯13. 第一个被发现的参与肿瘤多药耐药(MDR)的转运蛋白是( C )A. OATPB. PEPTC. P-糖蛋白D. BCRPE.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4. 参与乙醇代谢的两个重要的酶是( B )A. ADH和G6PDB. ADH和ALDHC. G6PD和NADHD. G6PD和ALDHE. NADH和ADH15. 细胞色素P450的命名原因( C )A. 经过450次试验找到, 因此命名B. 此超家族中有450种代谢酶C. 在波长450nm处有最大吸收峰D. 与发现人的姓名有关E. 具体关联16. 以下那一个是肝脏和体内含量最为丰富的代谢酶( C )A. CYP2C19B. CYP1A2C. CYP3AD. CYP2D6E. CYP2C917. 参与华法林代谢的酶是( D )A. CYP450B. CYP2C19C. CYP1A2D. CYP2C9E. CYP2D618. 仅肝脏中CYP总量的1%至2%,但已知经其催化代谢的药物却多达80余种的药物代谢氧化酶是( D )A. CYP1A2B. CYP2C9C. CYP2C19D. CYP2D6E. CYP3A419. 主要位于血小板膜表面,是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作用的靶点的受体是( C )A. β1-ARB. AT1受体C. P2Y21受体D. 5-HT受体E. 组胺受体20. β受体阻滞药的β阻断作用的个体差异是由以下哪个因素引起的?( C )A. NATB. ADHC. CYP450D. ALDHE. G6PD21. 哺乳期用药时,药物在乳汁中排泄的影响因素之一是(D )A. 药物吸收率B. 母体组织通透性加强C. 药物蓄积,肝、肾代谢减慢D. 相对分子量小于200的药物可以通过细胞膜E. 血液稀释22. 妊娠期内药物致畸最敏感的时期是( B )A. 妊娠半个月以内B. 妊娠3周至12周C. 妊娠4~9个月D. 妊娠9个月以后E.以上都不是23. 关于孕产妇合理用药,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D )A. 妊娠妇女用药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不能用药B. 怀孕期间容易缺钙,应大量补充维生素DC. 中草药毒副作用小,可以放心使用D. 孕妇患有结核、贫血、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时,应及时合理地治疗E. 因孕妇血浆容积增大,必须加大药物剂量才能发挥治疗作用24. 为什么孕妇服用磺胺类药物可加重新生儿黄疸?( C )A. 血液中游离型药物相对增多B .孕妇药物代谢率低C. 药物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胆红素结合D. 孕妇对药物的敏感性加强E. 血药浓度偏高25. 妊娠早期应避免使用( D )A. 微量元素B. 葡萄糖酸钙C. 叶酸D. 四环素E. 维生素D26. 妊娠期妇女口服药物吸收增加的是( E )A. 维生素AB. 乙酰水杨酸C. 硫酸亚铁D. 红霉素E. 以上都不是27. 婴幼儿给药途径的特点(C )A. 口服混悬剂在使用前不用充分混匀B. 注射给药时,常用肌内注射C. 口服给药以糖浆剂为宜D. 口服给药以片剂为宜E. 维生素AD滴剂可以给熟睡、哭吵的婴儿喂服28.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 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表现为患病后常有烦躁不安、高热、惊厥,可适当加用镇静剂,对镇静剂的用量,年龄越小,剂量越小B. 由于新生儿胃排空时间较短,对磺胺药等主要在胃内吸收的药物吸收不完全C. 新生儿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低,影响排泄,血药浓度高,半衰期长D. 新生儿的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力高,药物游离型比重小,浓度低E. 新生儿与成人比较,其相同药物水溶性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小29. 新生儿应用后可产生“灰婴综合征”的药物是( A )A. 氯霉素B. 苯巴比妥C. 对乙酰氨基酚D. 苯妥英钠E. 苯丙氨酸30. 下列哪组药物在新生儿中使用时要进行监测( C )A. 庆大霉素、头孢曲松钠B. 氨茶碱、头孢曲松钠C. 鲁米那、氯霉素D. 地高辛、头孢呋辛钠E. 氨茶碱、头孢呋辛纳31. 胃液pH值为l~3,在8:00最高,22:00最低,则对于弱酸和弱碱性药物来说( D )A. 弱酸性药物在8:00吸收增多,22:00吸收减少B. 弱酸性药物在8:00吸收减少,22:00吸收增多C. 弱酸性药物在8:00吸收增多,22:00吸收也增多D. 弱碱性药物在8:00吸收减少,22:00吸收增多E. 弱碱性药物在8:00吸收减少,22:00吸收也减少32. 庆大霉素99%以上从尿中排泄,肌内注射,AUC0→∞、t1/2、清除率(CL)与给药时间明显相关。

与8点,16点给药相比,O点时给药时( A )A. AUC0→∞增大,t1/2延长,CL降低B. AUC0→∞增大,t1/2缩短,CL降低C. AUC0→∞增大,t1/2缩短,CL增高D. AUC0→∞减小,t1/2延长,CL降低E. AUC0→∞减小,t1/2延长,CL增高33. 铁剂的吸收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哪个时间服用更好( D )A. 07:00B. 12:00C. 15:00D.19:00E. 0:0034. 疼痛患者早上09:00阿片肽需求最多,凌晨03:00需求最少,所以哪一种药物白天比晚上用量高( C )。

A. 阿托品B. 西尼替丁C. 吗啡D. 苯海拉明E. 阿司匹林35. 早上一次给予全天剂量,对垂体ACTH释放的抑制程度,比传统的一天剂量分3~4次给药方法轻得多的药物是( A )。

A. 氢化可的松B. 吗啡C. 阿司匹林D. 苯海拉明E. 胰岛素36.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A. 机体的许多功能,如心输出量、肝肾血流量、胃肠运动、体液的分泌和pH值、各种酶含量和活性等都有节律性。

B. 机体昼夜节律对药物体内分布有明显影响。

C. 药物在肝脏生物转化的快慢主要取决于肝血流量和肝药酶的活性。

D. 白天尿液pH值高时,弱酸性药物排泄率低,夜间pH值低时,弱酸性药物排泄率高;弱碱性药物则相反。

E. 某些药物的吸收随着给药时间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也随之发生改变。

37. 轻度高血压患者切忌晚上入睡前服药,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只能服白天量的多少分之一,因夜间为生理性低血压,服药易使血压过低,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血栓(B )。

A. 1/2B. 1/3C. 1/4D. 1/5E. 1/1038. 7:00服药其血峰浓度比其他时间高20%,而在19:00服用则低20%的药物时( C )。

A. 钙剂B. 奥美拉唑C. 吲哚美辛D. 地塞米松E. 布地奈德39. 对夜间胃酸分泌增多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是( A )A. 雷尼替丁B. 奥美拉唑C. 哌仑西平D. 环丙沙星E.氢氧化铝40. 地高辛何时服用,虽然血浆峰浓度稍低,但生物利用度和药物效应最大( B )A. 03:00~05:00B. 08:00~10:00C. 14:00~16:00D. 18:00~20:00E. 23:00~01:00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及概念。

(P99-101)一,根据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快慢进行分类。

根据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快慢,可将药物不良反应分为急性药物不良反应,亚急性药物不良反应。

二,据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程度进行分类据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程度,可将药物不良反应分为轻度不良反应,中毒不良反应,重度不良反应。

三,据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制剂是否相关进行分类据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制剂是否相关,可将药物不良反应分为A型不良反应,B型不良反应,C型不良反应,D型不良反应,E型不良反应.四,据药物不良反应的性质进行分类药物不良反应性质多种多样。

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性质,可将药物不良反应分为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三致反应和依赖性反应。

2、简述药源性疾病的治疗方法。

(P113)2。

药源性疾病的治疗(1)停用致病药物。

致病药物是药源性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治疗,. 时首先考虑停用致病药物。

停药后多数药源性疾病能够自愈或缓解,但有些药源性疾病停药后不一定能立即恢复,有些损伤甚至是不可逆的。

对器质性损伤的治疗按相应疾病的常规方法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