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摘要:本文从施工工序、方法,质量控制要点等方面入手结合实际工程,通过研究剪力墙的施工质量控制和实测结果,得出工程满足施工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关键词:剪力墙,施工质量控制
1、工程实例
研究某大楼框剪结构,地上18层,地下1层,层高3. 0 m,墙体厚度为200 mm,钢筋间距密,混凝土采用泵送混凝土,机械振捣,使用了30 mm插入式振捣棒和振动器同时振捣
的方法。
2、施工准备
2. 1混凝土性能要求
地下室采用强度等级C40、抗渗等级S8的泵送混凝土,主体及剪力墙采用C40的泵送混凝土。
施工关键在于严格控制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热而引起的内外温差,防止内外温差过大,产生裂缝引起结构破坏。
2. 2材料的选用
1)采用某水泥厂的42. 5R普通硅酸盐水泥,以保证水泥质量。
2)粗骨料采用连续级配好、热膨胀系数较低、强度较高的花岗岩石子,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及降低水泥用量,石子含泥
量控制在1 %以内,粒径为5 mm~31.5 mm,以满足泵送要求。
3)细骨料采用不含有机质的中砂,细度模数控制2.5mm左右,含泥量控制在1.2 %以内。
4)混凝土外加剂采用FEC减水剂,该减水剂具有减水、提高坍落度、微膨胀、节约水泥用量的作用,对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减少水化热和补偿混凝土的收缩裂缝有相当大的作用。
掺合料采用Ⅱ级粉煤灰,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改善其和易性,增强混凝土耐久性和后期强度,在不降低混凝土强度的情况下可以减少水泥用量,也即减少水化热的产生,同时亦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可泵送性。
2. 3配合比的确定
针对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混凝土坍落度为130mm~150 mm、缓凝时间为12 h的这些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施工季节为冬季,日均气温(10℃~20℃),项目监理部多次组织施工单位进行配比试验,最后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3施工质量控制
现浇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分项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主体结构安全度的高低及后期装修工程的难易,如何保证混凝土分项工程施工质量,并确保主体结构工程优良,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控制,即: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
3. 1钢筋工程
剪力墙结构钢筋工程包括墙筋和板筋,板筋与其他结构工程差别不大,重点是墙筋的施工质量。
剪力墙的墙体是墙包暗柱,中间部位设双排双向钢筋,钢筋数量多。
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剪力墙的竖向钢筋发生了偏位,其表现为:竖向钢筋向中间靠拢使保护层增厚,剪力墙有效厚度减小;还有的钢筋向外或向内倾斜。
3. 1. 1剪力墙竖向钢筋偏位原因分析
1)绑扎偏位:钢筋排列顺序不均,钢筋与钢筋之间距离误差超过施工规范要求。
2)施工时为节省材料,减少竖向钢筋接头,每两个层高才设置一个接头。
因受钢筋垂直度、自重及风力影
响,易产生偏差,进而形成偏位。
3)施工时为降低成本,偷工减料,梅花形设置的拉结筋少放或不放,且绑扎不牢。
4)在模板吊装或浇筑混凝土时,塔吊司机操作失误,模板或料斗碰撞墙体钢筋;浇筑楼面混凝土时,料斗或小推车碰撞钢筋,使每层向上延伸的钢筋产生偏移。
5)墙体保护层垫块绑扎不当,设置在单根水平钢筋或竖向钢筋上,当支模时垫块转动,起不到控制保护层的作用,从而形成露筋现象。
3. 1. 2 防止剪力墙钢筋偏位的措施
1)钢筋绑扎严格按图纸要求施工,按图示间距布置拉结筋,并绑扎牢固,混凝土保护层垫块要绑扎在墙体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交叉点上,用绑丝固定牢固,使之不能转动。
2)从构造设计上增加措施:a.加设钢筋梯架;b.可设特殊撑筋支架(用少量的成型箍筋绑在竖向钢筋之间,起固定钢筋的作用);c.垫块不用砂浆垫块,采用专用可转动的保护层垫块(塑料);d.条件许可时,在水平筋和竖向筋交叉点进行点焊固定。
3)加强现场管理,塔吊工作时设专人指挥,司机持证上岗,文明施工,墙体浇筑混凝土时,派钢筋工和木工跟班,发现钢筋偏位及时调整。
3. 2 模板工程
模板分项工程承载施工中不属p
3. 2. 2 模板安装
安放角模→ 安装内模→安装穿墙螺栓→安装外模→锁紧穿墙螺栓→ 调整模板垂直度→ 检查验收→ 混凝土浇筑。
3. 2. 3 正确使用墙体厚度控制块
利用标准长度的混凝土预制块事先绑在钢筋上,一般每1 m左右设置一条,来控制剪力墙厚度。
3. 3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施工除常规要求外,还需进一步加强消除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减少施工缝并对施工缝进行处理,注意混凝土养护及成品保护。
1)混凝土施工前做好详细调查和分析,根据墙壁薄厚程度、钢筋间距来选择振捣棒型号及混凝土品种。
2)尽量减少混凝土施工缝,剪力墙结构采用墙高加板厚高度的外模,使板和墙体两条施工缝变为一条。
水平施工缝宜设置在混凝土外墙外侧凹槽内,以保证楼层接槎处不出现错台和漏浆,垂直施工缝宜设在门洞口连梁1/ 3 区段,且用100目钢丝网隔挡,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交接处亦设100目钢丝网隔挡。
3)为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及不漏振,选用适宜的振捣方法,对薄壁墙体宜采用内外同时振捣的方法,模板内采用30mm的插入式振捣棒,模板外采用外部振捣器。
特别注意的是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交圈浇筑,不能单独从一处直接施工到顶后再挪地方。
4)浇筑门窗洞口混凝土时,从洞口两侧同时下料,以防止洞口模板变形;同时窗洞I = 1 模板下部应打透气孔,以防空气无法排出而造成混凝土浇筑不到位。
5)应确保混凝土棱角有一定强度,不被碰坏时才能拆模,达到 1. 5 MPa后方可拆模,拆模后及时养护。
6)模板拆除后,如模板拼缝处混凝土表面出现错台等质量缺陷时,要用切割机、铲刀等工具认真及时处理,刮水泥腻子(耐水)找平。
4、结语
主体验收时对墙面垂直度、平整度及混凝土的强度均进行了实测实量,结果均达到了施工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 ]童根树;米旭峰;钢框架内嵌带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内力计算模型[J];建筑结构学报;2006年05期。
[2 ]尹平;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J ];山西建筑;2008。
[4 ]叶琳昌;沈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