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间道》与《无间行者》传播分析论文

《无间道》与《无间行者》传播分析论文

香港电影《无间道》与好莱坞电影《无间行者》的传播对比分析摘要:香港电影《无间道》与好莱坞根据此片改编电影《无间行者》为例,分析比对此两部电影异同,并根据跨文化传播相关理论分析《无间道》在亚太地区广泛传播引起较大反响的原因,以及《无间行者》对原电影的加工改造是如何促进本片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取得良好反响的。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差异核心故事本土化认知跨文化交流一、背景分析1、香港味道香港电影《无间道》第一部是由刘伟强、麦兆辉导演,香港寰亚电影有限公司2002年出品。

电影描述了两个身份混乱的男人,分别为警方和黑社会卧底,他们决心要离开这个不辨是非的处境,离开无间地狱,寻回自己的故事。

《无间道2》2003年出品,在系列中沿用了原来的人物角色设定,而故事剧情则放在了第一部电影10年前发生的故事,深化了第一部电影中离奇曲折的心里交锋,在大量娱乐元素之外,引入了发人深思的东西。

《无间道3》2003年末上映。

紧接电影第一部的剧情展开,故事在2001年与2004年平衡发展,揭露警方卧底陈永仁殉职前后的经过。

来年高端看似无关的时空骤然交错,令所有陷于无间地狱般命运的人物面临终极对决。

命运弄人,人性畸变,本片的故事则将“边缘人”的题材赋予了潜在的精神拷问,把香港黑帮电影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本片获得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等7项提名①。

2、美国制造《无间行者》2005年上映,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翻拍自香港经典黑帮电影《无间道》,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马特·达蒙主演,影片获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最佳影片4项大奖。

虽然翻拍自香港电影《无间道》,但《无间风云》是一部完全被美国化的电影。

“在黑帮的火拼中开始,在人性的泯灭中结束,是一个悲剧成分大于犯罪体系的道德伦理片”。

——《综艺》杂志对这部电影如此评价到②。

3、大众观感:不同视角,相同的文化价值两个电影放一起对比很能表现东西方文化差异。

港版风格非常含蓄,阴郁,东方文化体系的人群比较能带起心灵上的震撼。

从影片名看,所谓“无间道”其实讲的是人物命运,讲的是人生错位。

“无间”二字意指佛教中的无间地狱,出自《法华经》,《俱舍论》,《玄应音义》等佛经。

“无间地狱”是佛经故事中八个地狱之一,意为刑罚永远不间断,是八大地狱中最苦的一个。

“无间地狱”极大,广漠无间,打入地狱的阴魂,无法脱出,永远在地狱中受苦③。

剧情与人物心理相呼应,让“边缘人”的故事赋予了哲学与宗教的内涵,这也是这部电影在亚太地区引起广泛关注的原因。

而美版则完完全全的美式风格,非常豪放,干净利落,总体而言要粗暴的多,镜头更加干脆直接,非常残酷。

虽然整个影象的色调也偏灰暗但跟港版的阴郁基调还是非常不同。

可能西方文化体系下观众看了觉得不会拖泥带水,节奏也不会拖沓,戏剧感强,但我们东方人会觉得少了心灵上的共鸣。

电影英文名叫THE DEPARTED(偏离),剧中人都身不由己的偏离了自己所处的轨道,偏离,但没有港版中人性的纠结。

美式的黑色幽默元素的加入也赋予本片港版所没有的娱乐元素,让本片更能带来感官刺激。

二、传播效果1、《无间道》强烈的的亚太辐射2002年底,《无间道》在《英雄》和《哈利波特2》的左右夹击下,上映两周,其香港票房便冲破3000万港币,并最终以5500万港币,成为当年香港电影市场的票房冠军。

进入2003年,刘伟强、麦兆辉、庄文强三人又以香港影坛史无前例的制作规模开始了《无间道2》和《无间道3——终极无间》的拍摄。

其闪耀的迷宫型组合与影片中磅礴的时代感,深刻的人性挣扎配合得天衣无缝。

其票房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屡创佳绩。

《无间道2》在2003年10月1日一上映,便创下350万港币的香港票房首映记录。

而当两个月后,《无间道》系列最后一集《终极无间》在亚洲华语地区同步上映,各地票房一路飘红。

仅三天,内地票房便突破2000万,在香港地区也狂飙至1200万港币。

根据统计三部《无间道》共创下过亿港币的票房收入。

部分海外票房数据:香港票房:5504万年底第一台北票房:24万旧台币新加坡票房:86万新元韩国票房:849877 美元北美票房:169659 美元621749 美元法国、阿尔及利亚、摩纳哥、摩洛哥和突尼斯芬兰31998 美元荷兰7947 欧元全球票房900万美元获奖情况:奖项获奖人第22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无间道》第22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刘伟强、麦兆辉第22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梁朝伟第22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黄秋生第22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麦兆辉、庄文强第22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原创歌曲《无间道》第22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剪辑奖彭发、彭正熙第23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原创歌曲《长空》、《无间道2》第40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无间道》第40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刘伟强、麦兆辉第40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梁朝伟第40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黄秋生第40届台湾金马奖最佳音效曾景祥香港特区十周年电影奖最佳电影《无间道》香港特区十周年电影奖最佳编剧麦兆辉、庄文强第41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刘德华香港紫荆奖最佳影片《无间道》香港紫荆奖最佳导演刘伟强香港紫荆奖最佳男主角梁朝伟香港紫荆奖最佳男配角黄秋生香港紫荆奖最佳编剧麦兆辉、庄文强第46届日本蓝丝带电影最佳外语片《无间道》大赏2、《无间行者》的西方认同票房统计:全美首映票房26887467 美元全美累计票房132384315 美元海外累计票房157500000 美元获奖情况: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Martin Scorsese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The Departed》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电影《The Departed》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剪辑《The Departed》电影金球奖最佳电影《The Departed》④票房代表着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诸多奖项代表着业界认同。

单单从票房与获奖情况上看,《无间道》在亚太地区影响更大,在欧美地区反响一般,但相较其他同类影片则要好得多。

《无间风云》则在全球范围内反响更大,收获的票房也更多。

造成这一结果与好莱坞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强大的发行能力是分不开的。

三、求同存异:跨越文化的成功两部电影细节和剧情顺序都有不同,但是,核心的故事构架却是相同的。

跨文化交流和你跟愿意靠近趣味相投的朋友之间的联系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不仅仅反映在个人之间的交往上,而是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看到。

随着世界越来越复杂,人们被各种事件淹没,你将会发现成千上万的人都相信,他们能找到确定性和安全感的最佳避风港就是基于种族的相似之处、共同的信念、经济利益或政治上有相同志趣的群体。

无数研究表明,来自相同文化的人比来自不同文化的人更容易互相移情,好莱坞的编剧抓住了故事的核心构架,用美国文化填补细节与具体内容,消解了《无间道》带给西方观众顽固的自我中心主义⑤。

对具体角色的置换、缩减,则是《无间风云》对东方复杂人际关系的妥协,让欧美观众更能沉浸在电影之中。

跨文化交流的潜在问题包括新招相似点、焦虑和减小不确定性、刻板印象、偏见、宗族歧视、权力的滥用、种族优越感的渴望,以及文化冲击。

想要改善跨文化交流,就要了解自己,运用移情,注意倾听当中的文化差异,要鼓励反馈,要促进交流的灵活性,学会处理跨文化冲突,要学会文化适应。

家里刘是一种有影响的活动,因此必须要有交流道德观。

跨文化道德观要求你注意交流的力量,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寻找不同人的文化间的共性,认识差异的不同形态,对行为负责,且要有动机。

《无间风云》主创人员将以上几点应用的非常到位,在《无间道》已有的传播基础上,取其精华,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在东西方世界都能去的良好的传播效果。

虽然此部电影并未在大陆上映,但据网友反馈,该部电影也收到了相当不俗的评价。

参考文献:①:《第十放映室:道无间》/link?url=nqVvh9pI9BDAyA2ECICeNaKkK-77S90w8X22O 6UsriFuCsAMzHG7alIcdwRMbb_YZneoz6vT1rP_SfSy18FvDqiB2SEtohJTSHhYc DtYNYS②:《无间行者》/link?url=pBGxRjC3r8wvLkwvr9x9W-i55selBfHaBINMH-m1 dOynYOhAUFn4N2JPzDwZPAWxwkYaYHe_12gvVfB4K_uvEK③:《百度百科:无间地狱》/subview/155812/12828262.htm?fr=aladdin④:《无间道票房》/p/1700782976《百度知道:无间道三部都获过什么奖》/link?url=M3-FV8mtRGhbSu_Y-vwv5VIoz2yzaYhxhWnTFE 223k8nb7VHj4qZPJBd2ypy1ldKYhFabz_EecDoYAWA7d0mx_⑤:《跨文化传播》(第六版)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埃德温.R.麦克丹尼尔著闵惠泉、贺文发、徐培喜等译P120:价值观P128:多样的文化模式P293:一种转变的哲学P296:跨文化交流中潜在的问题P329:概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