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教育史答案

外国教育史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平时作业之《外国教育史》
2008-12-17 16:19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洛克认为人的好坏乃是___B_____的结果。

A.先天禀赋 B.后天教育 C.环境影响 D.上帝决定
2、洛克是十七世纪英国__A__经验论的巨子,著名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家。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辨证 D.形而上学
3、在俄国高等教育史上影响最大的应推1755年在_C_倡议下成立的莫斯科大学。

A.乌申斯基 B.巴甫洛夫 C.罗蒙诺索夫 D.柴可夫斯基4、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教育带有浓厚的阶级性、等级性和_A_。

A.宗教性 B.世俗性 C.科学性 D.民族性
5、基辅罗斯的学校教育产生于十一世纪,它是以_B_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A.体育馆 B.寺院 C.工场 D.剧院
6、乌申斯基是_C_国教育学体系的奠基人之一。

A.英 B.法 C.俄 D.美
7、在俄国教育史上,基辅罗斯的学校教育产生于_C_世纪。

A.9 B.10 C.11 D.12
8、洛克的《教育漫话》是论述_C__的教育问题。

A.劳动人民 B.少年儿童 C.青年绅士 D.中小学生
9、卢梭是_C_世纪法国教育思想家。

A.16 B.17 C.18 D.19
10、卢梭是反对_B_教育的一位伟大的旗手。

A.奴隶 B.封建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11、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___B___。

A.《政治学》 B.《爱弥儿》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理想国》
12、卢梭忽视__B__教育
A.儿童 B.女子 C.男子 D.少年
13、裴斯塔洛齐是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初期的_B_(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

A.捷克 B.瑞士 C.法国 D.尼德兰
14、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__C__第一次明确提出德、智、体几个方面协调发展,并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A.洛克 B.卢梭 C.裴斯塔洛齐 D.夸美纽斯
15、裴斯塔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___C____。

A.《理想国》 B.《爱弥儿》
C.《林哈德与葛笃德》 D.《巨人传》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如何认识古希腊的智者派教育?
智者派的出现在希腊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一,智者们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因而促进了社会的流动。

第二,智者既拓展了学术研究的领域,又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范围。

智者适应了时代对辩论、演讲的广泛需要,抱着实用的目的研究与辩论、演讲直接相关的文法、修辞、哲学等科目,并把这些知识传授给他人。

第三,智者们最为关心的是道德问题和政治问题,并把系统得到的知识和政治知识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

不仅丰富了教育的内容,而且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即政治家或统治者的预备教育。

智者对希腊教育思想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尤为突出。

正是由于智者的出现,希腊教育思想才真正成型。

这主要表现在,希腊教育思想所探讨的基本问题,大多已由智者提出,并在不同程度上作了理论的探讨。

简言之,在智者的教育思想中,已经包含了全部希腊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方向。

2、如何理解洛克的《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洛克的一本有关家庭教育性质的教育名著。

全书围绕培养身体健康、有德行、有理性、有教养、有才干的绅士或具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的教育过程而展开。

洛克认为,美好的心灵寓于健康的体魄之中,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应对各种挫折和挑战,人生才有幸福可言;高尚的德行和优雅的礼仪是一个绅士最重要的品质;此外,广博的知识和多才多艺的技能也很重要。

在论述每个方面时,洛克都给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和具体的指导建议,对于今天家庭教育尤其是独生子女教育、和谐家庭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阐述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并进行评析。

近代教育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与中世纪教会教育相比,近代西方教育是一种追求世俗化和回归现实的教育。

(二)与古希腊教育相比,近代西方教育是一种重视现实和追求物质利益的教育
(三)受资本主义政治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近代西方教育形成了典型的“双轨制”教育。

(四)在反对教会控制教育的斗争中,近代西方教育管理体制的主体,实现了早期的由教会控制,逐步到教会和国家共同控制,最后到由国家控制的转变。

(五)近代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逐步由随意性和分散性,向法律化、制度化和民主化方向发展,国家主义和分权主义成为教育制度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六)在近代各级教育发展过程中,普及义务教育成为教育发展中心。

(七)在近代教育制度形成过程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评析:16世纪以来,世界进入近代社会。

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从中国传入西方,为世界的军事和交通带来了大发展机遇。

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而引起了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也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这一时期的教育具体如下特证: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迅速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阐述现代教育思想流派中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并进行评析。

答:要素主义教育是30年代后期开始在美国兴起的一个较重要的教育流派。

它在许多方面与“进步的”实用主义教育相对立。

许多教育家根据它的特征将其归为新传统教育派。

要素主义教育流派没有明显的哲学基础,也不像新行为主义教育或结构主义教育那样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基础,它直接植根于美国的社会现实,为摆脱政治、经济的困境服务,有很强的现实感。

50年代要素主义教育思潮开始在全美占统治地位,并且为60年代后美国的中小学课程改革运动提供了理论武器。

要素主义教育虽然有值得肯定的部分,但也不可忽略它存在的一些严重不足:关于学习人类文化共同要素的思想缺乏科学依据和哲学基础;要素主义教育家们强调教师的权威,提出应该把“教师放在教育体系的中心”。

这虽然有纠正实用主义造成的偏差的积极因素,但是他们又走了另一个极端,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碍于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要素主义教育的这些弊端导致了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脱离,因此,六十年代末,在其他新兴教育
思潮的挑战面前,要素主义教育黯然失色,退出了教育舞台。

代表人物:巴格莱、科南特、里科弗等。

答案二:要素主义教育是20世纪30 年代作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对立面出现的。

代表人物是巴格莱。

要素主义教育家的哲学观点完全不一致,对某些教育问题看法也有差异,但他们的基本观点是相同的,如下:1、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

2、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

3、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

4、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强调在民族生活,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的、永恒不变的,青年人必须学习的文化与知识要素。

同时也坚决主张传统的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等仍应是现代教育必须保留并发扬的要素。

评析:
要素主义教育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美国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在当时对于社会的稳定性是有作用。

虽然要素主义的这些主张都以人性的邪恶为基础,但是,它抓住了教育的“传递”和“训练”这两个本质特征,突出了学校教育的特点,对我们是有启发作用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