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热与溶剂热

水热与溶剂热

(62.)5脱m水m反/d应。:
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下物质脱水结晶的反应。例如,
Mg (OH
)2
SiO2
350~370 oC 8 ~ 23MPa
温石棉
(7)分解反应
在水热与溶剂热条件下分解化合物得到结晶的反应。 例如,
FeTiO3→FeO+TiO2 ZrSiO4+NaOH→ZrO2+NaSi (O8)3提取反应
6
7
水热法:
最早采用水热法制备材料:1845年K.F.Eschafhautl以硅
酸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制备石英晶体 ;
一些地质学家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了许多矿物,到1900
年已制备出约80种矿物,其中经鉴定确定有石英,长石, 硅灰石等 ;
1900年以后,G.W. Morey和他的同事在华盛顿地球物理
✓ 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的反应能够有效地抑制产物的氧
化过程或水中氧的污染;
✓ 非水溶剂的采用使得溶剂热法可选择原料的范围大
大扩大,比如氟化物,氮化物,硫化合物等均可作 为溶剂热反应的原材料;同时,非水溶剂在亚临界 或超临界状态下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极大地扩大了 所能制备的目标产物的范围;
✓ 由于有机溶剂的低沸点,在同样的条件下,它们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


2.1 水热与溶剂热的基本概念 2.1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方法的发展 2.2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方法原理 2.3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工艺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方法应用实例
2.4
2
基本概念
3
什么叫水热与溶剂热合成?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是指在一定温度(100-1000℃)和压强 (1-100MPa)条件下利用溶液中物质化学反应所进行的无 机合成与材料制备的一种有效方法。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化学与溶液化学不同,它是研究物 质在高温和密闭或高压条件下溶液中的化学行为与规律 的化学分支。
由于合成反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所以水热与溶剂 热合成化学反应体系具有特殊的技术要求,合成反应一般 在特定类型的密闭容器或高压釜中进行。
水热法(Hydrothermal Synthesis),是指在特制的 密闭反应器(高压釜)中,采用水溶液作为反应 体系,通过对反应体系加热、加压(或自生蒸气 压),创造一个相对高温、高压的反应环境,使 得通常难溶或不溶的物质溶解,并且重结晶而进 行无机合成与材料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2)热处理反应 利用水热与溶剂热条件处理一般晶体而得到具
有特定性能晶体的反应。 例如:人工氟石棉 →人 工氟云母。
(3)转晶反应 利用水热与溶剂热条件下物质热力学和动力学稳
定性差异进行的反应。 例如:长石→ 高岭石;橄榄石→蛇纹石。
(4) 离子交换反应 沸石阳离子交换;硬水的软化、长石中的离子交换;石 棉的OH-交换为F-。
⑥不易团聚,分散性好。
(三)成核与晶体生长
1. 晶粒形成的三种机制:
“均匀溶液饱和析出”机制
“溶解-结晶”机制
“原位结晶”机制
28
“均匀溶液饱和析出”机制
如采用金属盐溶液为前驱物,随着水热反应温 度和体系压力的增大,溶质(金属阳离子的水合 物)通过水解和缩聚反应,生成相应的配位聚集 体(可以是单聚体,也可以是多聚体)当其浓度 达到过饱和时就开始析出晶核,最终长大成晶粒 。
水热体系中水的粘度下降使溶液中的分子和离子的活动性大 为增加,在水热溶液中存在着十分有效地扩散,从而使得水热 晶体生长较其他水溶液晶体生长具有更快的生长速率。
3.热扩散系数
热扩散系数:反映温度不均匀的物体中温度均匀化速度 的物理量。
水热条件下水的热扩散系数比其在常温常压下有较大的 增加,这使得水热溶液比常温常压下的水溶液具有更大的 对流驱动力。
(10)沉淀反应 水热与溶剂热条件下生成沉淀得到新化合物的反应。 例如: KF+MnCl2→KMnF3
可以达到比水热合成更高的气压,从而有利于产 物的结晶;
✓ 由于较低的反应温度,反应物中结构单元可以保
留到产物中,且不受破坏,同时,有机溶剂官能 团和反应物或产物作用,生成某些新型在催化和 储能方面有潜在应用的材料;
✓ 非水溶剂的种类繁多,其本身的一些特性,如
极性与非极性、配位络合作用、热稳定性等, 为我们从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角度去认识化 学反应的实质与晶体生长的特性,提供了研究 线索。
实验室开始进行相平衡研究,建立了水热合成理论,并 研究了众多矿物系统。
8
溶剂热:
1985年,Bindy首次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报道了高
压釜中利用非水溶剂合成沸石的方法,拉开了溶剂热合成 的序幕。
到目前为止,溶剂热合成法已得到很快的发展,并在纳米
材料制备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9
与水热法相比,溶剂热法具有以下优点:
(5)单晶培育
高温高压水热与溶剂热条件,籽晶培养大单晶。
例如,SiO2单晶的生长,反应条件为0.5mol/L-NaOH, 温 度 梯 度 410 ~ 300℃ , 压 力 120MPa , 生 长 速 率 1~
2mm/d;若在反应介质0.25mol/L-Na2CO3中,则温 度 梯 度 为 400 ~ 370℃ , 装 满 度 为 70 % , 生 长 速 率 1 ~
③能够使低熔点化合物、高蒸气压且不能在融体中生成的物质 、高温分解相在水热与溶剂热低温条件下晶化生成。
④水热与溶剂热的低温、等压、溶液条件,有利于生长极 少缺陷、取向好、完美的晶体,且合成产物结晶度高以 及易于控制产物晶体的粒度。
⑤由于易于调节水热与溶剂热条件下的环境气氛,因而有 利于低价态、中间价态与特殊价态化合物的生成,并能 均匀地进行掺杂。
均一体系,溶质过饱和,析出晶核然后长大。
29
“溶解-结晶”机制
所谓“溶解”是指水热反应初期,前驱物微粒之间的团聚和 联接遭到破坏,从而使微粒自身在水热介质中溶解,以离子 或离子团的形式进入溶液,进而成核、结晶而形成晶粒;
“结晶”是指当水热介质中溶质的浓度高于晶粒的成核所需 要的过饱和度时,体系内发生晶粒的成核和生长,随着结晶 过程的进行,介质中用于结晶的物料浓度又变得低于前驱物 的溶解度,这使得前驱物的溶解继续进行。如此反复,只要 反应时间足够长,前驱物将完全溶解,生成相应的晶粒。
在水热与溶剂热条件下从化合物(或矿物)中提取金属的反应。
例如:钾矿石中钾的水热提取,重灰石中钨的水热提取。
(9)氧化反应
金属和高温高压的纯水、水溶液、有机溶剂得到新氧化物、 配合物、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超临界有机物种的全氧化 反应。
例如:Cr+H2O→Cr2O3+H2; Zr+H2O→ZrO2+H2 Me+nL→MeLn (Me金属离子,L有机配体)
3.晶体生长的特点-非自发成核晶化动力学
(1)在籽晶或稳定的核上的沉积速率随着过饱和或过冷的程 度的增加,搅拌常会加速沉积。
(2)在同样条件下,晶体的各个面常常以不同速率生长,高 指数晶面生长更快并倾向于消失。晶体的习性依赖这种效应并 为被优先吸附在确定晶面上的杂质如染料所影响,从而降低这 些面上的生长速率。 (3)由于晶化反应速率整体上是增加的,在各面上的不同增 长速率倾向于消失。
1GPa 15-20GPa
Kw 10-14 10-12 10-7.85 完全解离
水的离子积随P和T的增加迅速增大,当压力1000℃, 15-20GPa条件下,此时水完全解离成H3O+和OH-,几 乎类同于熔融盐。
19
离子积增高如何影响水热溶剂热的反应?
水是离子反应的主要介质,高温高压水热条件下,水的电离 常数随反应温度、压力的上升而增加,以水为介质的反应的速 率自然会增大,其活性的增强,会促进水热反应的进行。
4.密度
水的温度/ 密度图
随温度的增加,密度逐渐降低。粘度、介电常数与各种材料 的溶解度等性质都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扩散系数则随密 度的增加而减小。
5.蒸汽压
不同填充度下水 的压强-温度图
无论哪种填充度,温度升高,水热溶剂热体系内的压力都会增加。
24
压力增大是如何影响反应速率的? 压力的作用在于通过增加分子间碰撞的机会而加快反应, 高压对原子外层电子具有解离作用,促进氧化反应。 正如气-固相高压反应一样,高压在热力学状态关系中可以 起到改变反应平衡方向的作用。 在水热反应中,压力在晶相转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例如,
5
溶剂热法(Solvothermal Synthesis),将水热法 中的水换成有机溶剂或非水溶媒(例如:有机 胺、醇、氨、四氯化碳或苯等),采用类似于水 热法的原理,以制备在水溶液中无法长成,易氧 化、易水解或对水敏感的材料。
如III-V族半导体化合物、氮化物、硫族化合物、 新型磷(砷)酸盐分子筛三维骨架结构等。
3、高温高压水热体系中,水的性质将产生哪些变化? 是如何影响反应进行的?
(1)离子积变高 (2)粘度、密度、表面张力变低 (3)热扩散系数变高 (4)蒸气压变高
(1)离子积
水的电离:
C(H+)· C(OH-)=K(W), 其中K(W)称作水的离子积常数。
温度/度 25 100
1000 1000
压力 0.1MPa 0.1MPa
(2)生长基元在固-液生长界面上的吸附与运动:
由于对流、热力学无规则运动或者原子吸引力,生长基元运 动到固-液生长界面并被吸附,在界面上迁移运动。
(3)生长基元在界面上的结晶或脱附:
在界面上吸附的生长基元,经过一定距离的运动,可能在界面 某一适当位置结晶并长入晶相,使得晶相不断向环境相推移, 或者脱附而重新回到环境相中。
即使是在常温常压下不溶于水的矿物或有机物的反应,在 水热条件下也能诱发离子反应或促进水解反应。
导致水热反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在水热条件下水的电 离常数随温度的提升而大幅度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