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活中常见的力(弹力)
F2 F1
F2
F1
F2
F1
第二章 A 生活中常见的力(2) 确定下列各图中球所受弹力的方向
F F F
绳子在竖直方向
两个物体接触没有发生形变不产生弹力称虚接触。
第二章 A 生活中常见的力(2) 确定下图中支架对球的弹力的方向
F
两个物体(面和面)接触其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方向。 由它所处的力学状态决定。
(3)弹力的作用点 作用点:弹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与物体接 触的点或表面上。
第二章 A 生活中常见的力(2) 如何确定弹力的方向?
(3)弹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弹力的方向可以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 原状的方向上去确定。
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指向使形变物体 恢复到原状的方向。
一般来说:物体所受绳子的弹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 且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有支持面的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 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物体。
第二章 A 生活中常见的力(2)
问题: 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什么叫形变? 观察形变 小实验:微小形变的观察
3、形变和弹力: (1)形变: 定义: 物体形状的变化叫做形变。(有两种)
第二章 A 生活中常见的力(2) (A)弹性形变: 如果撤去力后物体能恢复原状,这样的形 变叫做弹性形变。(弹性限度) 如弹簧的形变等 如果撤去力后,物体不能恢复原状,这样的 (B) 范性形变: 形变叫做范性形变。 如橡皮泥的形变等 形变的形式(主要可分)为: (a)拉伸形变;(b)压缩形变;(c)弯曲形变; (d)剪切形变;(e)扭转形变。
第二章 A 生活中常见的力(2)
第二章 力和力的平衡
A 生活中常见的力 (弹力)
上大市北附中 吕德库
第二章 A 生活中常见的力(2) 复习:1、力是怎么定义的?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者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力的命名有几种方法? 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命名有两种方法(可分两类): 1、按照力的性质分 2、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分 3、重力: 物体受到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叫做重力。 (1)定义: (2)大小: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即: G = mg 方向: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矢量) (3)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A)定义:物体重力可看作集中于某一点。 (B)重心的位置:1、几何中心 2、用悬挂法测定
第二章 A 生活中常见的力(2)
(2)弹力: 定义:发生了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 状,对引起形变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这种力叫做弹力。 产生弹力的条件: 物体要直接接触;物体接触面发生弹性形变。 拉力、压力、推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
第二章 A 生活中常见的力(2)
我们要研究弹力,应该研究哪几个方面? 弹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形变的大小、材料的性质。 如何确定弹力的作用点?
5、电线吊电灯静止,电灯使电线的形变向下。
6、没有发生形变而产生弹力是不可能的
(√
(√
)
)
7、弹力的方向和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8、弹力的方向和受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
)
(× )
第二章 A 生活中常见的力(2) 分析下列静止物体所受到的弹力
第二章 A 生活中常见的力(2) 确定下列各图中球或棒所受弹力的方向
第二章 A 生活中常见的力(2)
小结: 1、形变:(定义) 物体形状的变化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形变。(有两种)
(A)弹性形变:如果撤去力后物体能恢复原状,这样的形 变叫做弹性形变。(弹性限度) 如果撤去力后,物体不能恢复原状,这样的 (B) 范性形变: 形变叫做范性形变。 性变的形式(主要可分)为: (a)拉伸形变;(b)压缩形变; (c)弯曲形变;(d)剪切形变;(e)扭转形变。 2、弹力: (1)定义:发生了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 对引起形变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产生弹力的条件:物体要直接接触;物体接触面发生弹性形变。
3、弹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弹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与物体接触的点或表面上。 弹力的方向总是指向使形变物体恢复到原状的方向。
第二章 A 生活中常见的力(2)
作业:
1、练习册46页:4 至 11 题。
第二章 A 生活中常见的力(2) 练习: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所受弹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F
A A
F F
A
第二章 A 生活中常见的力(2)
练习:判断正误 1、接触的物体一定有弹力的作用 (× )
2、一个物体受到的各力中有弹力,那么此物体一定和其它物 体接触。 (√ ) 3、物体A对B有弹力,是由于B发生了形变。 (× ) 4、弹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接触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