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作业第一章思考与练习题:P24,1,2,6案例题:P26一.试述生产系统的基本结构。
答:生产运作是指将一系列的输入按照特定的要求转化为一定输出的过程。
人们习惯称提供有形产品的活动为制造型生产,如农业、工业、采矿业等这些产业的生产活动,而将提供服务为主的活动成为服务型生产,如银行、金融、公共事业、医疗卫生、商业、教育及其其他各种以服务为主的活动。
现在逐渐用“生产运作”的方式将制造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联系起来。
二.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答:生产管理的是指对企业生产/服务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总称。
它包括生产系统设计与运行管理两个方面。
三.对比分写产量划分的三种生产类型的特点。
案例题:【问题】1.从运作管理的角度看,F公司目前的运作管理模式是如何实现生产运作管理目标的?答:2.F公司的运作管理模式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第二章练习题:P47-48,2,4,6,10,11一.运作战略与企业总体战略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答:企业经营战略是全局性的战略,而运作战略是职能战略,其联系如下::企业战略包括职能战略,职能战略又包括:财务战略、营销战略、和生产战略。
二.运行战略的制定应包含哪些内容?答:1.基于成本的竞争战略2.基于质量的竞争战略3.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4.基于生产集成化方式的竞争战略5.基于柔性竞争战略6.基于时间竞争的战略三.何为运作战略矩阵?它是由哪几部分构成?请试着选择一个企业,并用运作战略矩阵将其目前采用的运作战略描述出来。
答:生产过程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使生产系统的组织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生产过程的成功或失败与生产过程组织有直接关系。
什么样的需求特征,应该匹配什么样的生产过程,这就是产品流程矩阵。
四.已知5个相同的工作要经4道工序加工,其工序单件时间见表2-3.求:(1)在顺序移动方式下,这批零件的加工周期。
(2)在平行移动方式下,这批零件的加工周期。
(3)在平行移动放松下的平行系数。
五.已知4个工件要经5道工序加工,起工序单件时间见表2-4.第三章思考题:P70,2,4,6,8,9案例题一.讨论产品开发在企业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答: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品开发的重要性日趋明显,它在宏观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在微观上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各个国家,各个企业都非常重视产品开发,在产品开发上的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
产品开发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研究产品开发过程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并讨论科学和合理地组织产品开发过程的重要性。
答: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日趋严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产品/服务设计及其技术选择的压力,新产品/服务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有其深刻的背景。
(1)新产品/服务开发是实现企业竞争战略的需要。
(2)技术进步越来越快。
(3)用户的要求越来越苛刻,用户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激烈竞争带给市场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产品,使用户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
(4)产品研制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新产品开发对企业创造收益的重要性,因此许多企业不惜工本予以投入,但是资金利用率和投入产出比往往不尽如意。
(5)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人类社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忽略了环境保护,也带来了污染、酸雨、土地沙化、能源储备与可耕地减少,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等恶果,给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乃至生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三.解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含义。
答:基础研究:基础研究进行的是探索新的规律、创建基础性知识的工作。
应用研究:是将基础理论研究中开发的心知识、新理论应用于具体领域。
四.什么事并行工程,其主要思想和特点是什么?答:并行工程是一种强调各阶段领域专家共同参加的系统化产品设计方法,其目的在于将产品的设计和产品的可制造性、可维护性、质量控制等问题同时加以考虑,以减少产品早期设计阶段的盲目性,尽可能早地避免因产品设计阶段不合理因素对产品生命周期后续阶段的影响,缩短研制周期。
并行工程的主要思想有:1.设计时同时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因素(用户需求、可靠性、可制造性、成本等),作为设计结果,同时生产产品设计规格和相应的制造工艺及生产准备文件。
2.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个活动并行交叉进行。
由于各部门的工作同步进行,各种相关的生产制造问题和用户的不满意问题,在项目研发准备阶段便能得到及时沟通和解决。
3.不同领域技术人员的全面参与和协同工作,实现产品生命周期中所有因素在设计阶段的集成,实现技术、资源、过程在设计中的集成。
4.搞效率的组织结构。
产品的开发过程是涉及所有职能部门的活动。
通过建立跨职能产品开发小组,能够打破部门间的壁垒,降低产品开发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难度。
特点是:1.产品设计的各阶段是一个递进、渐进的连续过程,概念设计、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等设计阶段的划分只标志着产品和设计的粒度和清晰度。
粒度是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所考虑和处理问题要素的大小。
清晰度表明设计对象在相应粒度水平上的确定性程度的度量。
2.产品设计过程和产品信息模型经历着从定性到定量、从模糊到清晰渐进演化的过程。
设计每前进一步,过程每循环一次,设计的粒度见效,信息的清晰度增加,不确定性减少,并行程度逐渐增加。
3.产品设计过程和工艺设计过程不是顺序进行,而是并行展开,同时进行。
五.比较分析并行工程与传统的产品开发组织的区别。
答:并行的产品设计方法要考虑产品设计、制造流程设计与供应链设计三个维度。
传统的产品开发组织更多的是仅仅考虑产品设计与制造流程设计俩个维度,也就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同时考虑产品的可制造性,可维护性,质量控制等问题。
然而,现在的市场竞争,已经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战略的成败对企业的成功影响深远,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战略选择。
人们在产品设计阶段也对供应链色合计给予了更多关注,同时协调设计、制造流程设计与供应链设计,三维并行工程得到发展。
与二维并行工程相比,三维并行工程更强调在产品设计中考虑供应链战略设计,主要思考以下问题:什么事供应链的最关键因素、什么是主导供应链的关键环节、谁是供应链中的关键合作伙伴等。
三维并行工程的供应链设计决策主要包括:自制与外购决策、合作伙伴选择决策、确定于供应链其他主体的关系。
第五章练习题:P132-143,2,36,7,8案例题:P134-135一.什么是代表产品?什么是假定产品?如何进行生产能力和生产任务之间的平衡?答:代表产品:在结构与工艺相似的多品种的系列产品中,选择产量与劳动量乘积最大的产品作为产品代表产品,将其他产品按劳动量换算为用代表产品表示的数量。
假定产品:实际上市并不存在的产品,只是为了结构与工艺差异大的产品有一个统一的计量单位而假定的。
计算生产能力的目的是为了衡量生产计划ideas可行性,因此要进行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
如果色和功能车能力满足不了计划任务的要求,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扩大生产能力;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方式有产量平衡和时间平衡。
二.处理非均匀需求有哪几种策略?答:第一种是改变需求的方法,可以分别采用:1.通过改变价格转移需求。
2.推迟交货。
第二种是调整能力的方法,可以分别采用:1.改变劳动数量。
2.忙时加班加点,闲时培训。
3.利用半时工人。
4.利用库存调节。
在制造业多采用利用库存调节生产的方法。
5.转包。
转包就是把一部分生产任务转给其他的企业去做,利用其他企业的生产能力加工本企业的产品,相当于扩大了本企业的生产能力。
6.改变“自制还是外购”策略。
如果能力不够,变某些外购产品或零部件为自制。
三.若第一个月的初始预测值为SA1=706,平滑系数a=0.2,试计算第2-4月的一次指数平滑预测值。
四.求:(1)计算当初预测值X0=100,a=0.2时的一次指数平滑预测值。
(2)计算当初预测值X0=100,a=0.3时的一次指数平滑预测值。
(3)按12月的数字计算平均绝对偏差MAE.五.(1)基本思想是用库存吸收求波动,在正常工作日内按稳定的出产率生产产品,但是允许缺货。
他们希望初始库存为零,最后的库存也为零。
该公司现有15名工人。
(2)管理人员知道有一个工人将要退休,管理人员不想再招工,而是采用加班的方法弥补生产不足。
正常产量变成280件/月,最大加班量是40件/月。
请比较两种计划方案,为其选择一个合理的总体计划,计算出总生产的费用。
[案例题]在大多数企业中,制定计划与更新计划的周期都比较长,有时会大大超过实际的生产周期。
另外,由于市场需求是经常变动的,企业要想减少预测的不准确性,只有努力缩短计划制定和更新周期(理想状态时零计划周期)。
这样就在两者间出项了矛盾。
你认为APS能够解决这对矛盾吗?第六章案例题:P164-168练习题:P163-164,3,5,6一.ABC分类法的本质是什么?答:本质是帮助企业更有效的管理库存。
管理活动和经济活动一样,都是在稀缺资源的环境下进行的。
人们都希望投入产出比尽可能大。
ABC分类法试图对物料进行分类,以找出占用大量资金的少量物料,并加强对它们的控制与管理;对那些占用少量资金的大多数物料,则施以较轻松的控制与管理。
二.如何理解安全库存与服务水平的关系?答:安全库存对公司的成本有双重的影响:降低缺货损失费,提高服务水平,但会增加维护库存费用。
但是,即使有安全库存的存在,仍不能保证顾客的每一次需求都得到保证,因此缺货时不可避免的。
服务水平是衡量随机型库存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关系到库存系统的竞争能力。
服务水平越高,安全库存量越大,所花的代价也越大,但服务水平过低又将失去顾客,减少利润。
因而确定适当的服务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在服务水平较低时,稍稍增加一点安全库存,服务水平提高的效果就会很明显。
三.老张所在的公司所需部件A.B要向供货商订购,该公司每年生产52周。
部件A的需求相对稳定,库存下降到订货点时再订货。
部件B的供应商每3周访问该公司已此。
有关数据见表6-8.、(1)部件A属于何种存储调控系统?画出示意图。
订货点与经济订货批量试多少?(2)如何对部件B进行存储控制?案例题【问题】1.有表6-12计算出的保存费用,明显低于用经济订购批量模型计算出的保存费用,为什么?2.徐先生的计算有什么不符合实际的地方,他建议的改进措施是否可行,为什么?怎样做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