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话节目策划文案

谈话节目策划文案

“《鲁豫有约:快乐背后—欧弟》访谈节目策划案1、策划动机2009 年 3 月 18 日,《天天向上》及其主持群获得了《新周刊》2008 电视榜“最 佳娱乐节目”和“最佳娱乐秀主持人”,欧弟同时摘得“年度新人”。

获得第二届 《综艺》年度节目暨电视人最具潜力电视节目主持人奖。

邀请欧弟,通过轻松 的聊天气氛,了解他幽默搞怪的银幕形象背后的人生经历和一个台湾艺人在大 陆独自奋斗的故事。

2、嘉宾介绍欧弟:欧汉声,艺名欧弟,台湾著名歌手、节目主持人。

1979 年,出生于台湾基隆,毕业于基隆培德工家 。

1996 年,年仅 17 岁的他参 加“四大天王模仿大赛”正式踏进演艺圈。

先后与罗志祥等人组成“四大天王”、 “罗密欧”乐队组合。

兵役结束逐渐踏入主持圈,并享有一定的名气。

2007 年进 入中国大陆主持圈,先是在“老师”吴宗宪的带领下,与柳岩等从 2007 年 03 月 开始主持陕西卫视《周六乐翻天》,在 2008 年 08 月又与汪涵、俞灏明、田源、 钱枫、矢野浩二等主持湖南卫视新节目《天天向上》,受到了大陆观众的欢迎。

另外,他还在安徽卫视等主持节目。

3、播出时间:4、节目主线:以三段不同的人生经历为切入点,一是最初踏入娱乐圈,作为一名歌手的发展, 讲述最初的音乐梦想;二是转型做主持人,讲述与老师吴宗宪的故事;三是进 军大陆,了解他在新环境下的新发展及其对未来的期许。

5、节目流程:[开场设计] :嘉宾进场,通过播放短片对嘉宾进行简单介绍,短片内容主要关于他在乐坛和 两岸主持界的经历。

解说词:他是来自台湾的著名主持人,银幕上的他幽默搞怪,是个极具亲和力的大男孩。

他出色的唱功,惟妙惟肖的模仿能力和炫酷的舞步更让人为之惊叹。

早在 1996 年,通过选秀刚刚出道的他与罗志祥等人先后组成“四大天王”、罗密欧”组合, 推出了多张专辑并广受好评。

然而一切都因为一场兵役而改变……是什么让他在 17 岁时就勇闯演艺圈?又是什么让他成长为如今炙手可热的电视 节目主持人?一路走来,这个总给我们带来欢乐的男孩究竟经历了一段怎样的 坎坷经历?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欧弟,了解一个综艺名嘴背后的故事。

有请欧弟。

嘉宾演唱他参加“四大天王模仿大赛”时的经典歌曲。

Chapter 1:片段一:最初的音乐梦想“通过嘉宾演唱的歌曲,引入话题,讲述欧弟的家庭经历(早期的幸福童年,以 及之后因父亲的关系而发生的巨大人生转折)与歌手生涯。

相关问题:1.1996 年,当时你才十七岁,因为参加“四大天王模仿大赛”正式踏进了演艺圈。

当时你是怎么想的?那时候就想过要进军演艺圈吗?家里人对你参加这样的比 赛有什么样的看法?(由此提及欧弟的家庭经历,对他进入演艺圈的影响。

)播放“四大天王”及“罗密欧”专辑的MV2.大家都说你无论在唱功、模仿或者跳舞方面都很出色。

回想当初那段歌手经 历,对于你来说,是快乐多还是泪水多?那段时期,有什么让你记忆犹新的, 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Chapter 2:片段二:谐星·主持播放短片(解说词的大致内容:由于服兵役,罗密欧”就此解散。

兵役结束后, 曾经的搭档罗志祥已经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小天王。

而本以为可以继续在乐坛发 展的欧弟,却由于市场等各方面原因,迟迟未能推出自己的专辑。

此时他决定 进军主持界,并逐渐展露出他的主持天赋。

而此时,他也遇到了一个对于他来 说影响重大的人——吴宗宪。

)相关问题:1.服兵役对于你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折。

你当时是基于哪些因素才决定转型做 主持的?这期间你遇到了哪些困难?吴宗宪是通过上百场的校园主持培养了他 出色的主持能力,那你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从歌手到主持人的成功转型呢?2.吴宗宪对你的影响。

Chapter 3:片段三:进军大陆播放短片(解说词:2007 年 3 月,在吴宗宪的带领下,欧弟开始主持陕西卫视 “周六乐翻天”,从此进入大陆主持界。

2008 年 8 月,欧弟开始在湖南卫视主持 “天天向上”,随后陆续在东风卫视、安徽卫视主持娱乐节目,逐渐被大陆观众 所熟知。

2009 年 3 月 18 日,《天天向上》及其主持群获得了《新周刊》2008 电 视榜“最佳娱乐节目”和“最佳娱乐秀主持人”,欧弟同时摘得“年度新人”。

获得 第二届《综艺》年度节目暨电视人最具潜力电视节目主持人奖。

)相关问题:1.你是基于怎样的原因来到大陆的?在你看来,大陆的演艺圈和台湾最大的不 同在哪里?新的环境里,哪些地方让你感到不适应?你以后的事业重心会让在 大陆还是台湾?2.刚刚提到唱歌,那对于你来说很重要。

但是现在你一直在做主持。

对于未来, 你有怎样的打算?有想过重新回到乐坛推出个人专辑吗?[结尾]播放一段粉丝对于欧弟的祝福视频,并由粉丝代表送上粉丝们的特色礼物。

一、选题策划的可行性和和操作性随着欧弟的得奖,观众对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节目有较强的可看性。

欧弟个人经历比较曲折,有较多的谈话点。

欧弟善于搞活气氛,并很健谈。

二、嘉宾与观众的选择及设计1.嘉宾(前面策划已提及)2.观众:通过网上征集、粉丝团(可以是不同层次的观众群)三、现场设计以快乐温馨为主调,黄色灯光,沙发,营造家的氛围。

《实话实说--想要当家不容易》大纲文案主题:嘉宾:王燕滨:北京大西洋新城业主代表舒可心:北京朝阳园业主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项目研究员特别观众:.苏德强:新康家圄业主代表潘琪:世纪城业主代表...[开场语]大家都知道以前有福利分房,房管所管着房子,住着每月不用交什么钱。

现在很多人住进了自己买的房子,有了自己的私有财产,但每月还要给别人交…笔物业费,这一掏钱啊,就容易惹出麻烦事了。

请看大屏幕。

..节目进程:一、短片(大西洋新城换物、世管理公司)二、两个较真的主(介绍嘉宾、舒可心主任与专家)1.王燕滨..①为什么一定要换这个物业管理公司?而且用这种方式。

后来成功了吗?..②你们小区经常有事发生,以前有个官司很著名叫“会飞的湖”,是怎么回事? ..③这些事你好像都是领头的,小区那么多人,为什么一定是你?2.舒可心..①舒可心先生已经担任了四年的业主委员会主任了,是不是您遇到的阻力比较小?..②四年中你还担任其他工作吗?收入怎么样?为什么这么坚持做这件事?.. [串场]我们知道你们都是社区管理维权的代表人物,也是这方面的专家,物业管理问题挺复杂。

我们先听一下观众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好让你们给大家讲讲。

..三、反映情况(进观众:你对小区物业管理有过什么问题吗?)潘琪(世纪城业主):物业管理公司打人,抵制业委会的成立、几个业主委员会并存。

..苏德强:撕世费的问题。

其他小区观众。

..四、如何解决(共同讨论)刚才大家都提到小区物业管理的一些问题。

在做节目之前,我们电通过征集的方式收到场外观众一些问题,我们把这些问题整理了一下,让我们的嘉宾给我们解答一下。

1.(大屏幕)..①物业费是用来做什么的?为什么一次就交一年的?②业主该知道物业费是如何花的吗?③公共维修基金怎么用?电梯报废了怎么办?④停车费交给谁了?..⑤暖气的费用怎么算的?(苏德强:暖气的欺诈)⑥小区出租商店、广告位的收入算谁的?⑦业主有什么权力?业主是上帝?⑧业主委员会成立的困难是什么?业主委员会有什么权力?主任谁来当?..⑨开发商是业主吗?⑩炒掉现在的物业公司能解决问题吗?2.物业管理发展的趋势?最终的解l决方案?五、进观众还有什么问题?同意哪种方案?你的建设性意见是什么?有什么设想?六、结束设计(乐队~一好了歌)人人都说有房好,谁知烦恼少不了;想要当家不容易,纷纷扰扰免不了;世人都说有旁好,有了管家愁坏了;花钱请来大老爷,趾高气扬受不了;人人都说有房好,账目从来不明了;这费那费往外掏,从此不知哪去了;人人都说有房好,互相信任少不了;依法维权很重要,美好生活有依靠。

《艺术人生-张瑜郭凯敏》节目策划案导演阐述..张瑜、郭凯敏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著名影星,曾经打动了多少少男少女的心,《庐山恋》的成功使得郭凯敏和张瑜成为最佳银幕搭梢,接着又合作了一部《小街》和一部电视剧,一时被喻为中国的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私下里人们都一厢情愿地巴望着两人真的好下去。

可是在他们事业的顶峰时期,却突然离开人们关注的银幕。

张瑜不久就去了美国,同时与导演张健亚结婚,而郭凯敏匆匆和一个演员结了婚。

后来都不太好,两人各自离了婚。

..郭凯敏1984年来到北京电影学院,上了两年进修班,毕业后来到海南,开了一家影视公司,但几年前公司已经停业。

张瑜去了美国圆她的读书梦。

之后又去了台湾.结识了一些从事影视工作的好朋友,主演了一些影视剧,现在也在做导演和制片人。

对于张瑜、郭凯敏,他们两人都曾经在80年代,在同一个起点上,将自己的事业走上一个高峰;两人也.基本在同一时刻,所谓的“急流勇退”,也就是说,在他们最红的时候,都离开了电影厂,都终止了电影演员的生活,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道路。

这之后的20多年中,他们两人各自又扮演了很多的角色。

从作为“人”的角度来看,他们两人在当时应该说都是非常有理想、有抱负的进步青年。

当然也非常的有勇气。

他们的选择也代表了当时是社会的一种潮流~出国、下海。

20多年前,他们能在事业的最高峰,为了学知识,为了使自己让别人看着有墨水,毅然离开银幕,走进课堂,去学习文化知识。

这在当时来说.是应该有很大勇气的。

这也说明在当时,在1985年,他们两人都能够很清楚地认识自己,都能够很清晰地分析自己,觉得应该去学习,不能这样老吃青春饭,如果不去上学.自己的艺术生命很快就会消亡。

然而,他们虽然有站在这样一个同一起点的时候,在向着他们的目标努力的时候,却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差。

这种偏差,一个是反映在他们的个人奋斗目标与现实状况的一个偏差,另外一个偏差就是产生在他们两人之问,20年之后在事业、家庭以及地位上的种种偏差。

这种偏差更多的是他们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很清醒的认识所导致出来的,而且这种不清醒已经给他们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

本期节目就是希望通过现场的访谈,把这种他们生命历程当中的深刻内涵展示出来。

节目结构:.本期节日在主要结构上将分两个部分。

笫一部分:《庐山恋》情结此部分主要的基调是怀旧。

通过观众的互动,通过两人的讲述,将大家的《庐山恋》情结展示出来。

..(开场时张瑜、郭凯敏是同时走上台,同时站在台上)节目环节:(1)请现在依然在庐山电影院工作的电影放映员上台,展示电影《庐山恋》的各种纪念品和资料。

(2)观众讲述《庐山恋》情结。

(3)五位观众上台展示《庐山恋》的服装。

第二部分:两人分别对各自生活经历的回忆与反思这部分内容是整个节目的核心内容。

我们发现,张瑜、郭凯敏《庐山恋》前后20多年间,两人在人生经历上,面临了无数的选择与可能性,而他们在自觉与不自觉当中,为自己策划了现在的生活现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