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混凝土基层监理细则备课讲稿

水泥混凝土基层监理细则备课讲稿

东湖绿道二期工程(湖泽道)水泥混凝土基层监理实施细则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广东天衡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精品文档水泥混凝土基层监理实施细则审批表第一章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编制程序及依据 (2)第三章工程适用范围及特点 (3)第四章监理工作流程 (4)第五章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7)第六章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19)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东湖绿道二期(湖泽道)主要结合现状土路、湖堤等新建道路,该段 主线起于华侨城,经白洋桥垃圾处理站、白马洲村、叶家湾,濮锦休闲山 庄,止于绿道一期湖泽道李家大湾,道路全长8.91km ,其中,主线全长5.61km ,次线全长3.30km 。

该选线抱环汤菱湖和小潭湖,区域湖泽水网 发达,是东湖极具湿地生态特色观景线路之一。

湖泽道沿线穿越三个自然村落,分别为白马洲村、先锋村、湖光村。

其中白马洲村属于洪山区管辖;先锋村和湖光村属于东湖风景区管辖。

本工程主线按自行车赛道标准建设,宽度为7米,全线禁止机动车通 行。

二、设计概况1 、HZ1线布置形式为:3.5m 混行道+3.5m 混行道=7m 绿道訓II□白tL 1n叶家湾LI2、HZ2线布置形式为:2m混行道+2m混行道=4m绿道3、HZ3线布置形式为:2m混行道+2m混行道=4m绿道4、HZ4线布置形式为:2m混行道+4m混行道+2m混行道=8m绿道5、HZ5线布置形式为:2m混行道+2m混行道=4m绿道6、连通道布置形式为:1.5m绿化带+7.5m机动车道=8.5m连通道三、工程名称:东湖绿道二期工程(湖泽道)四、工程地点:湖泽道主线起于华侨城,经白洋桥垃圾处理站、白马洲村、叶家湾,濮锦休闲山庄,止于绿道一期郊野道李家大湾五、参建相关单位建设单位: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监理单位:广东天衡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六、质量要求:合格七、工期目标:210日历天八、投资额:约67406.88为万元第二章编制程序及依据—、编制程序1、监理实施细则应在相应工程施工开始前编制完成,并必须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

2、监理实施细则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

二、编制监理实施细则的依据1、已批准的监理规划2、与专业工程相关的标准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3、施工组织设计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5、《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J 077-95)6、《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3三、在监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监理实施细则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

第三章工程适用范围及特点一、适用范围:本监理细则适用于东湖绿道二期工程(湖泽道)。

二、工程特点:(1)施工地点处在东湖旅游景区内,两头交通流量较大,车辆容易堵塞,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有详细周全的交通导流措施,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

(2)本工程施工环境比较复杂,涉及到供电、路灯、燃气、自来水、景观、园林,改移及拆迁工作。

现场协调量极大。

(3)施工环境要求比较高,施工地处东湖风景区,邻近省政府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生态平衡要求非常严格。

第四章监理工作流程1、工程质量控制程序2、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验收监理工作流程3、钢筋混凝土施工监理工作流程第五章监理工作控制要点一、旧板破除1、旧板破除分类(1)原道路面层裂缝较大,形成贯穿裂缝或出现断板,则需将整块板破除恢复。

(2)若混凝土面板出现翘板、板面凹凸等情况,需将整块板破除恢复。

(3)板面局部位置出现断脚,若断脚面积不大于整块板面的三分之一,则需切割三分之一板面进行修复,可根据实际情况破除深一点浇筑混凝土或加入12mm勺钢筋网片后浇筑混凝土:若断脚面积大于整块板的三分之一,则需将整块板破除修复。

2、旧板破除控制要点(1)破板前根据分类选择整板破除或者部分板块破除,一块整板部分破除时,破板前需要用切割机对板进行切缝,以免破板时损坏相邻好的板块。

(2)切缝时需注意切缝深度,切缝过浅起不到分开板面的效果。

(3)切缝后采用炮机对相应板块进行破除,破除时一个控制破除深度,严禁破坏下部基层,同时注意不能破坏相邻好板。

二、基层处理(一)基层处理1、若道路路面面层及基层均破坏,破除混凝土板后,检查路基浸泡、侵蚀情况,对路基进行换填处理。

2、破除后的混凝土块先用挖机清理,留20-30cm小石块进行人工清理,避免挖机清理时破坏基底。

3、基层处理需做到路基表面无碎石块、泥土块、明水等。

4、若进行路基换填处理,路基处理采用超挖换填1:4级配砂砾石的处理方式,原则上人行道换填30cm,非机动车道换填50cm,具体根据现场路基情况控制换填深度。

(二)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加铺沥青层前的病害处理根据检测报告,全线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主要分为脱空、破损、断板、裂缝、断角、边角剥落等病害,各种病害处理施工工艺严格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073.1-2001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执行。

(1)原路面一般接缝处理在沥青加铺层施工前对原路面的纵、横向接缝及路面裂缝,要全部进行清理,并重庆灌缝。

清缝要干净、无杂物,灌缝要饱满,灌缝材料可用聚氨酯类填缝料常温施工,对于接缝剥落严重或宽接缝的地方用沥青砂等材料进行修补。

(2)裂缝维修a)对于小于3mm的轻微裂缝,可采取直接灌浆方法处治;b)对于大于或等于3mm的严重裂缝,应采用挖补方法全深度补块,重新浇筑抗折强度不低于4.5MPa的混凝土,补块宽度不小于1m,且修范围距板边距离不小于im(3)破损、断板处理破损及断板病害均采用换板方式,为控制新老水泥砼板的差异沉降,应先凿除原破损水泥砼面板,清除干净,并及时运走混凝土碎块。

凿除时不得扰动邻板,造成邻板破损、错位,并保留原有拉杆;新旧水泥路面必须设拉杆,若混凝土板上未设拉杆,采用钻孔机钻孔,按新建水泥砼纵缝设置拉杆要求植入拉杆。

a)现状水泥砼板块出现病害,但基础完好,修复结构为:新建22cmfr纽.5MPa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现状基础。

b )新建或现状砼板破除修复且基础出现病害处,修复结构为:新建22cmfr纽.5MPa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新建20cmC20水泥砼基层+ 土基。

基础出现病害处,破除路面及基础厚,应对现状土基进行检压,如压实度达不到要求,采用换填处理方式:清除50cm 土,换填50cm砂石混合料。

(4)接缝错台处理a)对于弯沉值检测不合格的面板脱空,处理方式详见第(7)条“路面弯沉检测不合格的判断及处理”;b)对由基层强度不足,或由于基层积水造成的脱空或错台,应整板翻修。

先处理好基层,在浇筑抗折强度不低于4.5MPa的钢筋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稳固时,错台小于1cm,可不处理;错台较大,要求调坡、铣刨或破除新建。

(5)缺边、断角板块处理a)板端发生断裂及板边出现破碎、坑洞,应将断裂部分切割整齐(应保留原有钢筋),切割面积要大于破碎面。

切割边线应平行于原板块边线。

修复部分横向宽度应大于50cm且不得大于半板,纵向宽度不得小于50cm且不得大于100cm,修复边线不得位于车轮迹上;b)新旧板面间应涂刷界面剂;c )与原有路面板的接缝面,应涂刷沥青。

如为胀缝,应设置缝板;d)修复的混凝土板块抗折强度要求不低于 4.5MPa ;e)若角隅部分的基层薄弱,应采用至少20cmC20素混凝土更换基层后再整板修复面层;若土基压实度及弯沉不合规范要求,建议采用50cm 砂石混合料换填。

(6)其他一些非结构性破换,如表面起皮、露骨、剥落、麻面等,由于其只影响到原有路面行车舒适性,而当对老路进行改建、旧混凝土路面做基层时,这些形式的损坏对整个路面结构承载力和行车舒适影响不大,不予特殊处理。

(7)路面弯沉检测不合格的判断及处理水泥路面承载力一般用板间平均弯沉值进行评价,同时水泥混凝土板传荷能力是反映混凝土板协调变形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混凝土路面整体承载能力有重要影响。

一般通过检测受荷板与非受荷板之间的弯沉差来确定,加载的位置为受荷板板角。

原有混凝土路面的加铺工程,关键是处理好老路的板底脱空问题,鉴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工程的复杂性,为保证改建后不因为基层而出现质量问题,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弯沉值并结合路面现状进行控制。

本次设计混凝土板弯沉采用如下控制标准:依据规范,弯沉超过20或弯沉差大于6,定为脱空板。

a.板角脱空板角弯沉羽5 (0.01mm ),认为板底脱空较严重,需要换板处理;20(0.01mm ) w板角弯沉(0.01mm ) <45 (0.01mm ,板角脱空,需要灌浆处理;板角弯沉<20( 0.01mm,认为没有脱空,不需要灌浆处理。

b.接缝传荷载能力相邻板块弯沉差%(0.01mm ),接缝传荷能力差,需要灌浆处理;相邻板块弯沉差<6 (0.01mm ),接缝传荷能力好,不需要灌浆处理。

水泥混凝土面板进行灌浆处理后,应对接缝及时切缝灌缝,灌缝应饱满,不得有漏切、漏灌现象。

多块连续脱空采用灌浆方式处理。

附表《现状水泥砼脱空板块及处理措施一览表》为根据现场探勘确定范围及处理方案,施工时可结合现场探压情况适当调整。

水泥混凝土面板板底灌浆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可划分为:脱空位置检测-制浆设备配置-布置灌浆钻孔施工-制浆-灌浆-养生- 圭寸堵效果检测-圭寸孔清场等八个环节。

①灌浆位置的确定结合检测报告对于弯沉超过20且小于45或弯沉差大于6的混凝土板块采用灌浆处理。

②浆体的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32.5号及以上外掺料:高校减水剂、膨胀剂为得到具有高强、早强、大流动性、微膨胀等特点灌浆浆体材料,应通过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和施工工艺③灌浆施工工艺灌浆最基本设备包括钻孔机、浆体拌合机和灌浆泵。

首先是布控、钻孔,通常情况下钻3-5孔,距边角40-50cm,孔的直径略大于灌浆机的喷嘴直径,同时孔应贯穿混凝土板,其深度穿越经过稳定的基层底层,但钻入土基的深度不能超过7cm。

钻孔完后,应压缩空气将孔中的混凝土碎屑、杂务清楚干净,以利于灌浆料在压力泵作用下顺利流入脱空处。

灌浆后12小时内控制交通,灌浆板上禁止上车辆通行,以利于下浆体的硬化和强度的增强。

i、灌浆孔的布置ii、灌浆孔钻好后,应采用压缩空气将脱空空隙中杂物清楚干净。

iii、灌浆机械设备可用压力灌浆机或压力泵,灌注压力宜为0.5-1.5MPa。

iv、灌浆作业应先从沉陷量大的部位开始,逐步由小到大间隙进行。

当相邻孔或接缝中冒浆,可停止泵送浆液,每灌完一孔应用木楔堵孔。

v、待浆体抗压强度达到3.0MPa时,用水泥砂浆封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