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考题1013.电力系统分析中,阻抗指的是( )①一相等值阻抗②三相阻抗③两相阻抗④三相不等值阻抗0113.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主要求取的物理量是()A.U 、S~B.U 、I C.I 、S~D.Z、I1014.潮流方程是( )①代数方程②微分方程③代数方程组④微分方程组1015.解潮流方程的方法是( )①解析法②数值方法③手算法④对数法23、电力系统潮流计算采用的数学模型是()。
A、节点电压方程;B、回路电流方程;C、割集方程D、支路电流方程。
23、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必须设置,并且只设置一个平衡节点。
()Y24、高斯-塞德尔潮流计算法,由于收敛速度慢,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很少单独使用。
(Y )10、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时,用电设备的数学模型通常采用()。
A、恒功率模型;B、恒电压模型;C、恒电流模型;D、恒阻抗模型。
1020.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发生三相短路,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的衰减速度( )①ABC三相相同②BC两相相同③A、B两相相同④AC两相相同1017.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发生三相短路,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起始值( )①i ap=i bp=i cp ②i ap≠i bp≠i cp ③i ap=i bp≠i cp④i ap≠i bp=i cp1023.无限大功率电源的部电抗为( )①∝②0.0 ③0.3~1.0 ④1.0~10013.无限大功率电源可以定义为:外电路发生短路引起的功率改变,对于电源来说是微不足道,因而电源的电压和频率不变,阻抗为( )A .-1B .0C .1D .∞当实际电源的阻抗占短路回路总阻抗的比例小于 10%时可以视为无限大功率电源。
1021.冲击系数k im 的数值变化围是( )①0≤k im ≤1 ②1≤k im ≤2 ③0≤k im ≤2 ④1≤k im ≤325.理想同步发电机ABC 坐标系下,定子绕组间的互感系数的变化周期( )①常数 ②π ③2π ④3π1010.理想凸极同步发电机ABC 坐标系下,定子绕组间的互感系数的变化周期( )A .0B .πC .2πD .3π106.abc 坐标系下,理想同步发电机,定、转子绕组间的互感系数变化周期为( ) A.2B.πC.2πD.3π0112.理想的凸极同步发电机,ABC 坐标系下,定、转子绕组间的互感系数的变化周期为( )A.常数B.πC.2πD.3π1029.在系统的初始运行条件、故障持续时间均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导致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最差的故障应为( )①单相接地短路 ②两相短路 ③三相短路 ④断相故障1020.潮流计算中的P -Q 分解法是在哪一类方法的基础上简化来的( )A .阻抗法B .直角坐标形式的牛顿——拉夫逊法C .高斯——赛德尔法D .极坐标形式的牛顿——拉夫逊法0113.牛顿法潮流方程是由什么方程推导出的( )A .回路电压方程B .回路电流方程C .支路电压方程D .节点电压方程 103.潮流方程是非线性方程组,这组非线性方程是由什么方程推导出的( )A.回路电压方程B.回路电流方程C.节点电流方程D.节点电压方程1016.牛顿—拉夫逊迭代的主要优点是( )①简单②收敛快③准确④占用存少108.利用P—Q分解法和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二者的收敛速度是( ) A.P—Q分解法高于牛顿—拉夫逊法 B.牛顿—拉夫逊法高于P—Q分解法C.无法比较D.两种方法一样1019.理想同发电机,q轴电抗的大小顺序为( )①xq=xq″②xq>xq″③xq<xq″④都不对012.同步发电机,三种电势E、q E'、q E''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A )qA.E>q E'>q E''B.q E<q E'<q E''C.q E'>q E>q E''D.q E''>q E>q E'q20.通常逆调压的调压围是(基准为U N)( )①0~5%②2.5%~7.5% ③5%~10% ④0~10%1021.仅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是( )①典型的顺调压②典型的逆调压③典型的常调压④均不对1019.借助改变发电机端电压调压是()A.典型的顺调压B.典型的逆调压C.典型的常调压D.典型的恒调压同时改变发电机的无功功率018.利用发电机调压( )A.需要附加设备B.不需要附加设备C.某些时候需要附加设备D.某些时候不需要附加设备1022.a为旋转因子,a+a2等于多少( )①0 ②1 ③-1④21024.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回路中不包含( )①零序电流②零序电压③零序阻抗④电源电势0113.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回路中不包含( )A.零序电流B.零序电压C.零序阻抗D.电源电势1026.在发电机稳态运行状态中,机械功率P T与电磁功率相比,将( )①大②小③相等④无关系17.若作用于发电机转子的机械功率大于电磁功率,发电机转子转速将( )A.增加 B.减小C.不变 D.先减小后增加1027.P-δ曲线被称为( )①耗量特性曲线②负荷曲线③正弦电压曲线④功角曲线l8.δ - t曲线被称为A.摇摆曲线B.负荷曲线C.切角曲线D.电压曲线1029.系统备用容量中,哪种可能不需要( )①负荷备用②国民经济备用③事故备用④检修备用1030.单相短路的序分量电流边界条件是( )①i1+i2+i0=0 ②i1=i2=i0③i1+i2=0 ④i1=i2015.无阻尼绕组同步发电机突然发生三相短路瞬间,定子绕组中将出现基频自由分量电流,这种分量电流的衰减时间常数为( )A.T a B.'T C.Tq" D.Td"d1013.同步发电机突然发生三相短路瞬间,定子绕组将有直流电流,计及电阻,此直流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为()193页A.T''B.d T'C.T a D.q T''d016.有功功率流过电抗时( )A.会产生有功损耗B.会产生无功损耗C.既不会产生有功损耗,也不会产生无功损耗D.不会产生无功损耗6、无功功率通过线路电阻时( A )A 产生有功功率损耗B 产生无功功率损耗C 不产生有功功率损耗D 既不产生有功功率损耗也不产生无功功率损耗109.阻抗为R+jX 的线路,流过无功功率时,( )A .不会产生无功损耗B .不会产生有功损耗C .不会产生有功损耗,也不会产生无功损耗D .会产生有功损耗018.变压器等值参数Ω⨯∆=32N2N K T 10S U P R 中,电压U N 和功率S N 的单位分别为( ) A .KV KVA B .KV MVA C .V MVA D .KV VA0110.电力网某条线路额定电压为U N =110KV ,则它表示的是( )A .相电压B .31相电压C .线电压D .3线电压0111.500KV 系统的平均额定电压为( )A .525KVB .520KVC .515KVD .500KV1011.110kV 系统的平均额定电压为( )A .113kVB .115kVC .121kVD .120kV0112.500KV 高压电网线路中串联电容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静态稳定性B .电压调整C .频率调整D .经济调度1012.35kV 配电网串联电容的主要目的是( )A .电压调整B .频率调整C .提高稳定性D .经济调度0114.从系统某一点向该系统看进去的正序阻抗等于负序阻抗,在该点发生两相短路和三相短路的电流分别为)2(f I 、)3(f I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A )A .)3(f )2(f I 23I =B .)3(f )2(f I 32I =C .)3(f )2(f I I =D .)3(f )2(f I 3I =1016.当某一系统的正序电抗∑1X 等于负序电抗∑2X (忽略电阻),则在某一点发生短路故障,故障点的两相短路电流I f(2)与三相短路电流I f(3)相比,大小为( )A .I f(2)= I f(3)B .I f(2)>I f(3)C .I f(2)<I f(3)D .I f(2)=3I f(3)在电力系统中,单相接地短路可以简记为f(1),三相短路可简记为 f(3) ,两相短路可以简记为 f(2) ,两相接地短路可简记为 f(1,1) 。
13.一般情况下,变压器的负序电抗x T(2)与正序电抗x T(1)的大小关系为( )A .X T(1)=X T(2) B.X T(1)>X T(2) C .X T(1)<X T(2) D.X T(1)》X T(2)0119.某元件导纳的有名值为Y=G+jB ,当基准值功率为S B ,电压为U B ,则电导的标么值为(B )A .B 2B S U G B .2B B U S GC .2B B U 3SD .B2B S U 3G 0120.等面积定则中所涉及的减速面积表示( )A .转子动能的增加量B .转子动能的减少量C .转子动能维持一个不变的量D .定子动能的减少量1020.等面积定则中所涉及的加速面积的物理意义是( )A .转子动能维持不变的量B .转子动能的减少量C .转子动能的增加量D .定子动能的减少量101.电力线路按结构分为两类,分别是( )A.避雷线和架空线路B.地线和架空线路C.地线和电缆线路D.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 103.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一般采用的补偿方式是( )A.过补偿B.欠补偿C.全补偿D.无补偿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如35kv 电网,各种发电机)当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应采用过补偿方式。
错误之一: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主要指中性点不接地或经大电阻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大电阻接地,不存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问题,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用于中性点接地系统或中性点小电流接地系统。
错误之二:采用过补偿方式,不是针对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
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我们国家的35KV 、10KV 配电系统运行方式,全部都是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
105.解潮流方程时,经常采用的方法是( )A.递推法B.迭代法C.回归法D.替代法015.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可以表示为( D )A .K G =G P f ∆∆B .K G =-G P f ∆∆C .K G =f P G ∆∆D .K G =-f P G∆∆1014.负荷的单位调节功率可以表示为( )A .K L =f P L∆∆- B .K L =L P f∆∆ C .K L =f P L ∆∆ D .K L =LP f∆∆-106.负荷的功率——频率静特性系数可以表示为( A ) A.L L P f K ∆∆= B.f P K L L ∆∆-= C.L L P f K ∆∆-= D.fP K LL ∆∆=2.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接地点非故障相对地电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