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1、(2016•内江)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A.赵匡胤和铁木真B.赵匡胤和忽必烈C.赵构和铁木真 D.赵构和忽必烈【考点】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主要历史人物的功绩.【解答】宋祖是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宋太祖指的是赵匡胤.1206年蒙古族杰出首领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故选A2、(2016•聊城)“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之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诗人陆游这段话中的“故都”是指()A.长安 B.临安 C.建康 D.东京【考点】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的相关知识.【解答】“苏湖熟,天下足”的含义是江南一带的经济很发达,足以养活全国的人.结合所学知识: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和“苏湖熟,天下足.”描述了宋朝时期,江南一带的经济发展并成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历史状况.故都指的是北宋都城东京(汴京).宋朝南迁后称东京为故都.故选D.3、(2016•岳阳)“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A.刘备 B.元昊 C.忽必烈D.赵匡胤【考点】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宋太祖的相关知识.【解答】毛泽东诗词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中宋祖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故选D.4、(2016•黄石)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哪项属于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D.民族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南移【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南宋和金的对峙;中国古代经济南移的过程和原因.【分析】本题考查了辽、宋、夏、金时期的特征.【解答】辽、宋、夏、金属于不同民族建立的并立政权,当时的主要社会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经济重心南移也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故选D5、(2016•淮安)如图为中国历史纪年表的某一片断,图中①②③所指的朝代分别是()A.①北魏②南宋③元B.①北周②陈③西晋C.①辽②南宋③元D.①辽②东晋③元【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忽必烈建立元朝.【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王朝更迭.【解答】题目给出的①处时间为916-1125,可知是辽,②处时间为1127-1276可知是南宋;③处时间为1206-1367可知是蒙古政权与元朝.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1127年北宋被金灭亡后,北宋皇族赵构在南京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历史上称为南宋,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368年初,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当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故选C6、(2016•常德)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请问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典型朝代的时代特征.【解答】辽、宋、夏、金时期有多个并立的民族政权,各民族政权之间时战时和,民族关系不断发展,元朝的大一统使元朝时民族融合得到大发展.并且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在南宋完成.所以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故选B.7、(2016•赤峰)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
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A.统一国家建立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民族政权并立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南宋和金的对峙.【分析】本题考查辽、宋、西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解答】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辽与北宋澶渊之盟后,出现辽、北宋、西夏三个主要政权并立的局面,后来,辽和北宋先后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灭亡,金与南宋议和,出现了金、南宋和西夏并立的局面.故选C.8、(2016•齐齐哈尔)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倍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A.文天祥B.戚继光C.林则徐D.岳飞【考点】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分析】本题考查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相关知识.【解答】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岳飞率领南宋军民英勇抗击金军,曾经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但最终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岳飞死后,人们将岳飞埋葬于西子湖畔,人们并在坟前塑造了秦桧等人的铜像.故选D.9、(2016•株洲)“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考点】南宋和金的对峙.【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南宋和金的对峙.【解答】题目诗句即反映了南宋建立后,统治者苟安南方,不思收复北方的失地.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界,南北对峙形式形成.故选B10、(2016•随州)元世祖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把南方的粮食运往大都.元朝海运的出发地是()A.刘家港B.杭州 C.扬州 D.泉州【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元朝海运的相关知识.【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元朝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把南方的粮食从刘家港出发直接运往大都,此后粮食运输以海运为主.故选A11、(2016•泉州)1087年,北宋政府在泉州设立的海外贸易管理机构是()A.市舶司B.瓦舍 C.司农司D.宣政院【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朝的海外贸易.【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宋朝政府重视海外贸易,在泉州等主要港口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故选A12、(2016•大庆)两宋时期,社会经挤高度发展。
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 D.①③④【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解答】两宋时期,社会经济过度发展.商业繁荣,主要表现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两宋时期的农业获得发展,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故选C13、(2016•南京)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市舶司的职能是()A.主持变法 B.监察百官C.管理海外贸易 D.执行削藩政策【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解答】宋代商品经济繁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宋代的海外贸易发达.为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设置市舶司.故选C14、(2016•娄底)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B.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C.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D.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历程.【解答】题目中(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说明宋代的商品经济活跃、繁荣.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故选B.15、(2016•内江)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南宋手工业进步C.南宋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经济重心逐渐由北方向南方转移,唐朝至宋朝,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狡快,逐渐超过北方,再加上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使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主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就说明江南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故选D16、(2016•自贡)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经济南移的过程和原因.【分析】本题考查了宋代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解答】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故选B17、(2016•泰安)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司B.澎湖巡检司C.行省 D.宣政院【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市舶司.【解答】宋代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宋朝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属于海外贸易,所以,宋朝政府给她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市舶司,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宣政院管理西藏,行省是元朝设立的地方行政机构,故BCD 错误.故选A.18、(2016•福州)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后完成于()A.东晋 B.隋朝 C.南宋 D.明朝【考点】中国古代经济南移的过程和原因.【分析】此问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史实.【解答】从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技术、来动力,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南宋时期出现国家根本,养给东南的现象,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故选C19、(2016•怀化)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