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
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
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 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
制宜,优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2021年2月27日星期六
复习目标
1、了解中国四大地理分区的大致范围; 2、知道秦岭——淮河作为南北方地理分界线的含义; 3、选取自然和人文两个维度的典型要素比较南北方的
差异; 4、了解东西部的大致范围(包括的省区); 5、比较南北方、东西部自然人文环境的优势和劣势,
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
重点解读
重点一 东西部的自然、人文环境差异与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的应用
【解读】 我国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差异性非常 大,如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地域空间大,但交通、 人才、技术、资金、城市化水平等方面远不如东部。东 部地区工业和交通的基础好,人才、技术、资金雄厚, 城市化水平高,但资源能源短缺。由此可见,东西部互 为发展需要我们坚持“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东西部乃至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年降水量南多北少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少,水量小, 河湖众多,水量大
冬季结冰,不利于 ,冬季普遍不结冰
航行
,便于航行
以水田为主
以旱地为主
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2
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将我国的东部季风
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域。(如图)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
2、南北方地区人文环境的比较
类别
农业 生产
内容 耕地类型 耕作制度 主要粮食作物 饮食习惯
生活 民居特色 习惯 体育活动
南方地区 水田为主 一年二至三熟 水稻 喜欢吃米饭 屋顶坡度较大,便于 排水通风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
我国三大经济带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10
9 12
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
重点解读
重点二 南北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差异
【解读】 南北方生活着我国的大部分人口,经济所占 比重也很高,因而把南北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好,对我国 至关重要。而要把我国南北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好,就必 需从南北方的不同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出发。这就需要 我们不仅要知道南北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是怎样的,而 且还要理解其差异。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
3.我国南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比较:
自然环境
参阅地图
南方
地形特征 中国地形图(P50) 以低山丘陵为主
北方 以平原为主
气候 特征
气温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 布图(P63)
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 布图(P63)
降水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P64)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
1.“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稻谷香”指的是我国 ( D )
A.东北平原 B.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成都平原
2.歌词“江南丰收有稻米,江北满仓是小麦”中的“江”应是
指
(D)
A. 长江 B. 黄河 C. 汉江
D. 淮河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5~6题。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
疑难解析
我国地理上四大区域的分界线
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
我们怎样缩小东西部差距,改变西部落后面貌?
3、西部大开发 转化为
资源优势
经济优势
你知道目前正在建设或已建成 的东西交流的重大工程吗?
西 互补 东 交流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
三.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发展区域经济 1、原则:“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如何实施:
(3)水资源短缺。
环境 环境污染严重
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
我国东西部地区的人文环境比较:
人文环境
(1)城市众多,人才资 (1)人口稀少,城市少,且资
源丰富,交通、通信、 金、技术、人才、市场、交通等
教育发达。
条件与东部地区差距很大,制约
气候 中国气候类型图( 类型 P53)
河流及
水文特征
/
耕地类型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水稻、小麦分布 图(P64)
1月平均气温在0℃ 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
以下
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年降水量在800毫 年降水量在800毫 米以上,比较湿润 米以下,比较干燥
爱好游泳、划龙舟
传统运输方式 水运运输为主,船
北方地区 旱地为主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小麦、玉米 喜欢吃面食 屋顶坡度较小、注意防 寒保暖
爱好溜冰、骑马等运动
陆路运输为主,马车等
我国南北方人文环境的差异,受南北方自然环境差异的影响 大,尤其是气候因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800毫米年等降水 量线和1月0℃等温线皆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
识点归纳:
二、中国东西部差异 1、西部地区的范围
新疆、内蒙 西藏、青海 陕、甘、宁
四川、重庆、云南、贵州 、广西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
①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②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请从纬度带的划分角度,说明30°纬线的特殊性。 答案 30°是中低纬度的分界线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
(2)图中A、B标注的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请问它们生产 的主要是什么粮食?据此你可以判断A、B两地的1月平 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情况如何? 答案 稻米;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
A.
B.
C. 两省区人口众多,
D. 浙江农业发达,新疆工业发达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
8.2010年5月1日,以“城市,让 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
(1)读右图写出上海所处地理 分区A的名称。造成四大区 域差异至关重要的因素是
南方地区、气温(气候)。
3.我国降水量 在地区分布上 有什么特点? 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气 候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自然地理 上一条重要的分界线
(1)1月0℃等温线
(2)800mm等降水量线 (3)东部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 (4)水田农业区与旱作农业区的分界线 (5)河流冬季封冻与否 (6)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与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7)亚热带和温带气候
2、东西部差异
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比较:
环境特征
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自来自环境地形 平原广阔,地势低平 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气候 气候湿润,以季风气候 气候干燥,以温带大陆性
为主
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为主
资源
(1)土地肥沃;
(1)土地贫瘠,草场资
(2)矿产和能源资源短 源丰富;
缺。
(2)有着丰富的矿产和
能源资源;
(2)种植业发达;工业 着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
发达,但工业污染严重 (2)牧业生产发达,但草场资
。
源破坏严重;能源工业有发展潜
力。
区域发展
加快自己发展的同时, 为西部地区提供资金、 技术、人才、信息等。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西部地 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① ⑿
② ⑥
西部地区占国土面积
的71.4%,
人口约占总人口的
28.1% 学习改变命运,知
。
识创造未来
⑤ ④
③
⑦
⑨
① ②
⑩
⑧
⑾
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
①西部12个省级行政单位
学②习改东变命运部,知 22个省级行政单位
识创造未来
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
(2)太原小明一家来参观世博会,在上海发现这里的人们在饮食习 惯上与他们差距较大。请说说两地主食的差异,并从粮食作物 及自然条件角度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 上海以米饭为主,太原以面食为主 主要是南方以亚热带和
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比较湿润,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北方以温带 季风气候为主,比较燥,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3)记者自东向西拍摄到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生产生活场景。 请按示例完成空格:舟山渔场千帆竞发→洞庭湖畔稻花 飘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场 景印证了《历史与社会》中的什么观点? 答案 如:四川盆地天府之国、青藏高原牦牛遍野(或青 藏高原青稞美酒、青藏高原糌粑哈达、四川盆地丝绸之 府等等);发挥区域特色发展经济(或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或自然环境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2)从世界范围看,有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很高,但矿产资源贫 乏;有的国家石油资源十分丰富,但淡水资源极其缺乏;有 的国家某种产业很发达,但几乎没有其它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