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基本结构课件PPT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基本结构课件PPT
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特点: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 运动的
名称:糖蛋白 (3)位置:分布于细胞膜的
外表
功能:保护、润滑和 细胞识别等
2.结构特点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1.判断下列关于细胞膜成分的说法的正误 (1)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它的脂质成分越复杂( × ) (2)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它的糖脂越多( × ) (3)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为丰富( √ )
2.细胞膜的成分 3.细胞膜成分与功能的关系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 蛋白质 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三、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
1 . 1959 年 , 罗 伯 特 森 在 电 镜 下 看 到 细 胞 膜 清 晰 的暗—亮—暗.的结构,他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细胞膜 模型的假说:所有生物膜都由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构成,电 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 蛋白质分子。 他把细胞膜描述为 静态 的统一结构。
是谁,隔开了原始海洋的动荡, 是谁,为我日夜守边防, 是谁,为我传信报安康。 没有你,我——一个小小的细胞 会是何等模样? 同学们,诗中的“你”是指什么呢?这幅图代表什么呢?
探究点一 细胞膜的功能 【师问导学】
1.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有着非常重要的功能,结合下 列材料和教材 P41 图 3-2 分析回答。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使细胞成为相对独立 的系统,保障细胞 内部环境 的相对稳 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连线]
二、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 1.细胞膜成分的探索过程 (1)材料 19 世纪末,欧文顿用 500 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 胞进行的通透性实验,发现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 膜。
(1)材料一 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 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很快逸出细胞;在光 学显微镜下看到,用微针触碰细胞表面时,细胞表面有弹性,可
以伸展;用微针插入细胞内,细胞表面有一层结构被刺破;如果 细胞表面结构受损面过大,细胞会死亡。
上述材料说明:细胞膜将生命物质和_外__界__环__境_分开,保障了 细胞内部环境的_相__对__稳__定_。
答案: (1)不是,细胞膜不仅可以将细胞和外界环境分隔开,从而 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还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需 要的物质才能进入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或有害的物质不容易进入 细胞。 (2)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 列问题:
解析: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故 (1)(2)错误;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为丰富,(3)正确。
2.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不同细胞的形态相对固定,主要是由细胞膜决定的,因 为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都是相对固定不动的( × )
(2)不同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相同的,而蛋白质分子是不同
(2)
材料二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示意图 据图看出,细胞膜能控__制 __物 __质 __进 __出 __细 ___胞_,细胞需要的物质才 能进入细胞,但是对细胞有害的病菌和病毒有时候也能进入细 胞,说明这种控制作用是_相 __对 _____的。
2.细胞膜有多种功能,请分析: (1) 细 胞 膜 将 细 胞 和 外 界 环 境 分 隔 开 , 是 单 纯 的 隔 离 作 用 吗? (2)生长在污泥中的莲能“出污泥而不染”,它能吸收污泥 中的有益矿质元素,而一般不会吸收不需要的物质,这体现了细 胞膜的什么功能?
解析:罗伯特森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结构是蛋白 质—脂质—蛋白质,电镜下观察到的中间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 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认为蛋白质的分布是均匀的、固定的。
答案:D
课堂互动探究案 【课程标准】 概述细胞都由细胞膜包裹,细胞膜将细胞与其生活环境分 开,能控制物质进出,并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素养达成】 1.基于科学家的研究资料进行演绎推理,通过生物膜模型 的构建过程,理解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生命观念) 2.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科学思维) 3.结合生物膜的结构模型,掌握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科学思维) 4.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 重要意义。(社会责任)
结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苯(非极性) 和 Na+(极性)中, 苯 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2)材料 科学研究磷脂分子的结构如右图 水是一种极性溶剂,根据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在下图画出它 在水—空气界面上的分布情况(用●表示磷脂分子)。
(3)材料 1925 年,两位荷兰科学家从细胞膜中提取的脂质 铺成的单分子层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 2 倍。
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为连续的 两层。
(4)1935 年,英国学者丹尼利和和戴维森(H.Davson)研究了细 胞膜的张力。他们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 面张力。由于人们已发现了油脂滴表面如果吸附有蛋白质成分则 表面张力会降低,因此丹尼利和戴维森推测细胞膜除含脂质分子 外,可能还附有 蛋白质 。
的( √ ) (3)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来完成的
(× )
3.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最初的探索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细胞膜是由脂 质组成的 B.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 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D.三层结构模型和流动镶嵌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 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2.荧光标记细胞膜实验[填图]
3.辛格和尼科尔森的结论 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的流动镶嵌 模型为 大多数人所接受。
四、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结构模型[据图填空]
(1)名 作称 用: :细 磷胞 脂膜 双的 分子 基层 本支架 特点:具有一定的 流动性
名称: 蛋白质 分子
(2)位置镶 部在 分磷 或脂 全双 部分 嵌子 入层 磷的 脂表 双面 分子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