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0例小儿脑瘫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观察

100例小儿脑瘫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观察

100例小儿脑瘫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脑瘫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脑瘫病症患儿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

对照组患儿单纯应用西医方法治疗,为患儿服用复合B族维生素,同时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基于西医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按摩、针灸的方法治疗。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81.27±10.52)分优于对照组(61.57±10.83)分(P<0.05)。

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脑瘫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小儿脑瘫;中西医结合;效果;观察
对于小儿脑瘫病症来讲,其指的是由幼儿出生前到出生一个月的期间,因为各种因素造成大脑受到损伤。

其是导致小儿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1]。

选择本院脑瘫病症患儿100例,分别给予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2年2月~2014年6月入院接受治疗的脑瘫病症患儿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中男33例,女17例,患儿年龄最小1岁,最大8岁,平均年龄(3.5±1.3)岁。

对照组中男32例,女18例,患儿年龄最小2岁,最大7岁,平均年龄(3.6±1.2)岁。

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患儿治疗方法观察组患儿单独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6783),每日20~40 mg,遵医嘱1次或分次肌内注射或缓慢静脉滴注[2];并且服用复合B 族维生素片(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754),患儿每日服用2片,3次/d。

合并癫痫发作的患儿根据发作类型选择不同的抗癫痫药物[3]。

1. 2. 2 观察组患儿治疗方法观察组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基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方法的前提下,配合中医的针灸、推拿、按摩治疗,同时进行功能恢复训练。

患儿的主穴包括:百会、四神聪等[4];配穴包括:外关、曲池、合谷等,其是治疗上肢偏瘫的穴位,足三里、太溪等是治疗下肢偏瘫的穴位。

同时对患儿进行按摩,在四肢及头部的穴道位置采用扣、揉、捏、点、推等方法按摩,1次/d,30 min/次。

同时对患儿进行功能康复训练,1次/d,30 min/次。

记录两组患儿3个月的恢复效果。

1. 3 疗效判定标准采用尼莫地平法进行疗效判定。

显效:患儿的治疗效率超过50%;有效:患儿的治疗效率低于50%,但是超过20%;无效:患儿的治疗效率低于20%。

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效果经统计,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运动功能评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评分都有所提高,对照组患儿治疗前运动功能评分为(50.23±11.27)分,治疗后的运动功能评分为(61.57±10.83)分,观察组患儿治疗前运动功能评分为(251.01±10.35)分,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为(81.27±10.52)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小儿脑瘫疾病来讲,其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引发运动功能障碍,累及小儿整体功能,是儿科较为常见的临床致残病症,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都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引发该病症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早期诊断及治疗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几率。

当前,医学上普遍认为小儿脑瘫病症是由于大脑缺血造成的脑细胞损伤。

脑瘫患儿的脑组织存在坏死区,该位置脑组织较为苍白,出现水肿情况,血液流动不畅,引发血栓,脑供血不足,从而使脑细胞丧失功能,然而却没有完全坏死,通过相应的治疗可以得到缓解及恢复。

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具有保护神经细胞,修复受损细胞的功能。

同时B族维生素含有多种辅助酶,能够加速代谢。

但是,如果单纯应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中医学上将脑瘫病症视为“五软”、“痴呆”、“五迟”,病因属于先天不足,或者由于瘀血、肝肾亏虚所致,病变位置在大脑。

通过按摩、针灸,康复训练等方法,能够刺激患儿大脑皮层的功能区,改善血液循环,恢复临界细胞的功能。

把中西医结合在一起,借助药理、物理、穴位等作用,发挥调理机体功能、疏通经络的作用。

经统计,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平均均有所提高,其中观察组患儿的评分提高幅度更大。

总之,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脑瘫病症具有疗效好、恢复快、不良反应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玉增.小儿脑瘫合并多动症中西医结合疗法探析.临床医学,2014,34(4):121-122.
[2] 黄小莉,郑炳铃.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观察.医药前沿,2014,4(4):186-187.
[3] 付京梅.试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脑瘫的有效性.中外健康文摘,2013(5):367-368.
[4] 吕红艳.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评价.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5):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