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BQ[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BQ[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C) A.原料和燃料B.辅助材料 C.机器设备D.商业设施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3.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有(ABCD) A.剥削制度的消灭和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B.按劳分配 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二、单选题 4.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 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不可知思想的表现 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D,

5.现在社会上一些人在饮食上喜欢追求新异,对菜肴的名称更是讲究,逢酒席必上“生菜”,以求“生财”。从哲学上看这种做法否定了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 C.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事物的联系的多样性 正确答案:B, 6.空间是指 A.物质运动过程持续性和顺序性 B.物体间的距离 C.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D.物体的体积和容积 正确答案:C,

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 A.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相互制约 B.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 C.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 D.以前者为基础,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D,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 A.国有企业的存在 B.国家私共有的垄断资本 C.私人垄断资本的主导地位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正确答案:D,

9.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正确答案:D, 10.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是 A.人身依附关系 B.占有和被占有的关系 C.平等互惠的关系 D.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正确答案:D,

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 A.国有企业的存在 B.国家私共有的垄断资本 C.私人垄断资本的主导地位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正确答案:D,

12.对剩余价值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 A.劳动力商品在价值方面的特性 B.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特性 C.劳动力商品在价值方面的共性 D.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方面的共性 正确答案:B,

13.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正确答案:B, 14.1948年10月2日,刘少奇同志在同华北记者团谈话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巨人安泰是地神之子,他在同对手搏斗时,只要从大地母亲那里不断吸取力量,就所向无敌;但是,只要他只要离开大地母亲就毫无力量。他的对手赫拉克勒斯发现了他的这一特征,把他举到半空中将他扼死。刘少奇借用这一神话故事告诫共产党人始终要

A.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保持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 C.保持对敌人的高度警惕 D.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正确答案:D,

1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正确答案:C,

16.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正确答案:C,

17.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B.科学实验 C.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D.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正确答案:D, 18.垄断利润是 A.超额利润 B.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平均利润 D.企业利润加利息 正确答案:B,

19.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将会直接导致 A.劳动力的过剩 B.商品的过剩 C.资本的过剩 D.原材料的过剩 正确答案:A,

20.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B.固定资本折旧的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D.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问题 正确答案:C,

21.“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 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 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C.供求关系对价格有重要影响 D.消费者的心理决定价值 正确答案:C, 22.“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在我们这个有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国度,“面子”囊括了人的地位.财富.尊严.人格等,是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外观表征,代表着他人.社会对自身的综合评价。尽管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们重“面子”的观念依旧。这说明

A.意识是物质的主观映象 B.物质在运动的同时又相对静止 C.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正确答案:D,

2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产品的分配形式 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正确答案:A,

24.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 B.《资本论》的出版 C.《反杜林论》的出版 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 正确答案:D,

25.认识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于 A.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实践的不断发展 B.社会实践的需要 C.人们追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D.事物内部矛盾的变化 正确答案:B, 26.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有效性 B.客观规律性 C.主体能动性 D.直接现实性 正确答案:D,

27.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正确认识客观规律 D.彻底克服错误思想 正确答案:C,

28.“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这种观点属于 A.反映论 B.不可知论 C.先验论 D.唯心论 正确答案:A,

29.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正确答案:D,

30.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标准答案:D A.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B.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 C.从根本上适应了生产的社会化 D.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

31.区分和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是:() 标准答案:C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同一性

3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标准答案:A A.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B.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C.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D.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所谓形式

33.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客观物质性标志是:() 标准答案:D A.劳动者的技术水平 B.劳动者 C.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 D.生产工具

34.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标准答案:A A.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B.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C.个人的自由选择和自由发展 D.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约束 35.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取决于:() 标准答案:A A.经济基础 B.政治制度 C.国家政权 D.意识形态

36.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标准答案:D A.人脑的进化 B.动物心理的形成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37.加强和重视理论上的创新,必须反对:() 标准答案:B A.经验主义 B.教条主义 C.绝对主义 D.先验论

38.概念、判断、推理是:() 标准答案:A 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39.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下:() 标准答案:C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关系 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关系 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关系 D.厂房、设备和原材料的比例关系

40.资本主义经济细胞和包括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是:() 标准答案:D A.劳动商品的出现 B.雇佣劳动的存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