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绿化现状调查报告记录

道路绿化现状调查报告记录

道路绿化现状调查报告记录————————————————————————————————作者:————————————————————————————————日期:22014年长沙市城市主要道路绿化现状调查报告长沙市园林管理局2014年8月2014年长沙市城市主要道路绿化现状调查报告市园林管理局,2014年8月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为进一步推进“三年造绿大行动”绿色城市建设,及时掌握我市道路绿化建设情况,更好地开展下一步道路绿化建设工作,2014年7月,我局组织系统内具有高级园林专业技术职称的领导及专家20余人,分成10个调查组,分赴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长沙县(含经开区)、岳麓区、湘江新区、高新区、望城区等十个区(县、园区),通过对辖区内主要道路绿化现状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实地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一、调查范围及目标调查组对长沙城区(含望城区、星沙镇、经开区、高新区、湘江新区)主要道路(共433条主要道路,其中快速道9条,主干道139条,次干道202条,重要支路83条)绿化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从专业的角度作出现状分析、客观评价和对策建议,为下一步长沙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和指导性意见。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道路绿化形式、道路的行道树、分车绿带和路侧绿带的绿化现状、道路绿化植物的种类、配置模式及景观效果等。

— 2 —本次调查的长沙市道路汇总表序号道路等级道路数量(条)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长沙县(含经开区)岳麓区湘江新区高新区望城区合计1 快速路 1 02 2 0 2 1 1 0 92 主干道8 17 35 9 20 13 11 10 16 1393 次干道38 31 35 45 19 9 5 7 13 2024 支路 6 0 18 0 29 11 10 2 7 83合计53 48 90 56 68 35 27 20 36 433 注:以上统计的道路数据为本次总的各区分级道路条(段)数。

二、长沙市城市道路绿化现状及存在问题(一)长沙市城市道路绿化现状根据调查显示,长沙市道路绿化具有一定的基础,据统计,433条道路中,道路绿化达标的占43.1%,人行道绿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的道路占18.94%,行道树共采用了25个品种。

长沙市老城区有部分道路绿化效果较好,行道树规格大、遮阴效果好,此类道路原基础设施好,树池覆盖得当,行道树栽植时间比较久,期间也未随意移栽,同时养护管理得当,形成了良好的林荫道效果,如黄土岭路(雨花区)、麓山南路(岳麓区)、迎宾路(开福区)等,少数立交桥垂直绿化也形成了一定的效果(紫凤公园内北大桥桥柱桥体立体绿化)。

2014年上半年“绿色城— 3 —— 4— 市”建设中,我市对城区重点主次干道的绿化景观提质改造工作。

从本次调查反馈的整体效果来看,提质改造已经初步使长沙城市绿化景观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其中韶山路、芙蓉北路、新花侯路、麓云路、文轩路、云栖路绿量大,绿化效果好,是提质改造的亮点。

德政园路(芙蓉区) 劳动路(天心区段)黄土岭路(雨花区) 麓山南路(岳麓区)— 5 —迎宾路(开福区)漓湘路(长沙县经开区)紫凤公园(开福区)湘府西路韶山路 花侯路芙蓉路 开元中路— 6 —观沙岭路麓云路(二)长沙市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分析虽然长沙市道路绿化有一定的基础,但整体水平一般,存在景观效果不佳,绿量小(调查的433条道路绿化达标的仅有43.1%,离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道路绿化达标率80%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绿视率较低,绿化品质一般等问题,长沙市道路绿化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有:1、树种选择单调主要体现为行道树品种较为单一,长沙城市道路绿化行道树虽然使用了25个树种,但75.98%的道路采用了香樟作为行道树。

另外只有少量道路采用了广玉兰、桂花、银杏、栾树、杜英和悬铃木作为行道树。

行道树的树种过于单一,缺乏植物多样性,为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提供了条件,既影响了城市整体景观效果,也使得道路行道树没有特色。

长沙市行道树树种统计表序号名称道路(条)所占百分比序号名称道路(条)所占百分比1 香樟329 75.98% 14 樱花2 0.46%2 广玉兰36 8.31% 15 柳树 1 0.23%3 桂花27 6.23% 16 橘子 2 0.46%4 银杏26 6.00% 17 枫杨 1 0.23%5 栾树22 5.08% 18 天竺桂 1 0.23%6 杜英23 5.31% 19 柿树 1 0.23%7 悬铃木18 4.15% 20 山杜英 2 0.46%8 白玉兰 6 1.38% 21 马褂木 3 0.92%9 雪松 5 1.15% 22 金合欢 1 0.23%10 龙柏 1 0.23% 23 榉树 2 0.46%11 合欢 3 0.69% 24 红叶石楠 1 0.23%12 茶花 3 0.92% 25 景烈白兰 2 0.46%13 杨梅 4 0.92%此外,绿化带植物具有季节性、观赏性的植物非常少,香樟、广玉兰及红继木、杜鹃模纹在多数路上重复使用。

2、行道树遮荫效果差长沙市部分道路行道树由于树种选择不当、树形以及后期管养维护等客观原因,树木生长缓慢,遮荫效果差,部分道路甚至无行道树,造成道路人行道绿化覆盖率低。

根据专家现场调查结— 7 ——8— 果,433条道路人行道绿化覆盖率偏低,人行道绿化覆盖率大于或等于80%的仅有82条。

车站路火车站(芙蓉区) 东八路(长沙县经开区)含浦大道(湘江新区) 岳麓大道(岳麓区) 本次调查的长沙市各区(县、园区)人行道绿化覆盖率汇总表序号人行道绿化 覆盖率 道路数量(条/段)全市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长沙县(含经开区)岳麓区湘江新区高新区望城区1≧80% 821713404352 50-80%129 20 20 25 19 5 8 10 12 103 <50% 158 15 11 18 29 21 22 15 8 19 注:在建道路及无人行道道路未计入本次人行道绿化覆盖率指标统计。

3、植物配置不合理按《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要求,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植株距应为4m。

但五一路少数桂花间距不足4米,浏阳河大道部分行道树广玉兰香樟之间间距也不足4米。

部分道路上栽植了在该地段不适合的树木,如桂花作为行道树栽植在主要道路上,山茶栽植在阳光直射的地方,红叶石楠、红叶李、紫薇等栽植在大樟树下,小规格的木兰科植物作为行道树等。

绿化带常绿树与落叶树选择比例不平衡,落叶树偏少。

五一路:桂花间距过密营盘路:茶花栽植过密(开福区)韶山路:红叶李栽植在樟树下南湖路:茶花栽植在阳光直射下(雨花区)(天心区)4、道路绿化断面形式单一根据数据统计,长沙红线宽度40-50m及50m以上的道路,横断面形式为一板二带道路的比例分别为67.4%和34.8%。

从实际运用效果来看,该形式导致车行道过宽,绿化遮阴效果较差,同时也不能有效发挥绿化带的人车分流等交通组织功能。

本次调查的长沙市道路横断面形式汇总表(红线宽度50m以上)序号横断面形式数量(条段数)所占百分比1 一板二带24 34.8%2 二板三带19 27.5%3 三板四带15 21.7%4 四板五带11 15.9%合计69 100.0% 注:“板”指行车道,“带”指绿带。

本次调查的长沙市道路横断面形式汇总表(红线宽度40-50m)序号横断面形式形式数量(条段数)所占百分比1 一板二带58 67.4%2 二板三带14 16.3%3 三板四带12 14.0%4 四板五带 2 2.3%合计86 100.0%注:“板”指行车道,“带”指绿带。

5、同一条道路绿化风格不一同一条路由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的不一,造成了行道树树种不一,树种、规格、树型等相差较大。

湘府路(花侯路至万家丽路段)采用了广玉兰和桂花,而湘府路(万芙路至五凌路段)采用的却是香樟和雪松。

6、配套建设及养护不到位部分道路行道树树池内径过小,缺乏养护,树池上长满了杂草、堆满了建筑垃圾、基部萌叶枝丛生,与树体上部争夺营养,行道树土球上方土壤密实通气不良,对植物生长不利。

远大路:树池1*1m(芙蓉区) 潇湘南路:树池1.2*0.8m(岳麓区)花溪路:树木死亡率90%以上北津城路树木死亡率达50% (湘江新区)(岳麓区)三、对策与建议(一)对存在问题的道路绿化继续进行提质改造对于绿量不达标、景观效果差,以及行道树养护不到位、树木死亡率高的道路应及时进行整改,提质改造应参照《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

需要进行整改的主要道路有:湘江大道南段、万家丽路、桐梓坡路、湘江大道北段、东南北二环、车站路、马桥河路、含浦大道、花溪路、清风路、东六线和东四线等道路和各立交互通。

(二)按规范标准实施新道路绿化建设管理新建的道路应严格按照《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注重施工质量,不宜反季节施工。

要注重对种植土壤的改良,解决好绿地内的排水问题,妥善处理好植物种植与地下管线的关系,确保植物正常生长。

1、科学进行规划设计:注重前期规划,预留足够宽的绿化空间。

规划中尽量加大建筑用地红线的退缩,在人行道两侧尽量预留足够的绿化空间,尽量采用行道树结合绿带的种植方式,积极增加城市绿量。

丰富城市道路的绿化形式。

对于城区内道路红线在40m以上的道路,为最大限度的发挥道路的绿化效果,建议尽量少用一板二带式的绿化形式,多采用二板三带、三板四带等多绿化带的道路绿化形式。

增加城市道路绿化层次,丰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

“因地制宜”,适当增加道路立交桥和高架桥的立体绿化和垂直绿化,尤其是要在有条件的立交桥桥墩下种植攀援藤本植物。

2.提高建设管理水平:改善植物立地条件。

针对某些树池及绿化带土壤密实、贫瘠,树池内径过小、过高,配套设施不科学,养护管理不到位等情况,在以后道路绿化的建设中,建议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及生长需求,对有条件的路段进行土壤改良,满足植物种植和营养需求。

利用专业技术手段,保证行道树树池的最低规格,尽量做到树池规格达到1.5*1.5 m及以上,并在树池内覆盖箅子,保证树木根部有良好的透气性。

同时,建议在城市的改扩建中,对于在自然环境中经过淀积的地表土及栽培土进行合理收集、保护并用于园林植物的栽培利用,严禁将建筑垃圾或垃圾土用于树池回填。

加强与市政道路建设部门的对接。

在市政建设设计和道路绿化设计的过程中,园林绿化部门与市政建设部门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制定最佳实施方案,确保道路管线设置与绿化建设无冲突。

在地下有设施的地方选用浅根性乔灌木,在架空电线下栽植冠幅较小的树种,并注意及时修枝,以免影响安全,提高美化效果。

3、加大养护管理力度:落实“三分种七分养”的植物养护要求,增强养护意识,提高绿化养护管理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