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山大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2008年真题答案

中山大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2008年真题答案

参考答案:中山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微观经济学部分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写在答题纸上,并注明题号。

)1.以下说法哪一个可以解释为什么农业减产还可能会使农民收入增加:(C)A.需求比供给更有弹性。

B.供给是完全弹性的。

C.需求相对无弹性,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会增加总收益。

D.供给相对无弹性,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会增加总收益。

2.假设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其斜率的绝对值是l,则在这条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价格弹性:(D)A.等于1。

B.大于1,但小于无穷。

C.小于1。

D.以上任一答案都不必然成立。

3.一个消费者将他的所有收入花费在两种商品A和B上。

他购买A的价格是25,总效用为800,边际效用为12。

购买B的价格是75,总效用为200,边际效用是24。

为了达到消费者均衡,他应该消费:(A)A.更少的B和更多的A。

B.更多的B,相同数量的A。

C.更多的A,相同数量的B。

D.更多的B和更少的A。

4.替代效应是由于以下哪个因素导致的对需求的增加?(D)A.所有价格的变化。

B.由于一个替代品的广告引起的口味的改变。

C.发现了新的替代品。

D.以上都不是。

5.由于价格或收入变化导致了一个消费者的消费均衡移动。

他发现,在他的新的均衡处,边际效用总是低于原来均衡点处的相应值。

这意味着:(C)A.在新均衡处,他的状况变坏了。

B.在新均衡处,他的状况变好了。

C.如果他的收入改变了,而其他条件不变,则在新均衡处,他的状况变坏了。

D.如果价格改变了,而其他条件不变,则在新均衡处,他的状况变好了。

6.以下哪一个说法描述了任意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均衡?(C)A.边际收益总是等于平均收益。

B.总利润曲线的斜率是1。

C.总收益的曲线的斜率等于总成本曲线的斜率。

D.需求大于供给。

7.以下哪个条件成立时,一个理性的企业仅仅只要寻求总收益最大化?(D)A .它是完全垄断企业。

B .它的边际成本曲线先下降后上升。

C .它的平均成本曲线下降。

D .它的可变成本为零.8.假设两个企业A 和B 共谋最大化他们的利润。

如果在任意的产出水平,A 的平均成本曲线都高于B 的平均成本曲线,则:(B ) A .企业A 的产量应该为零.B .只要企业A 的边际成本小于B 的边际成本,A 就应该生产。

C .两个企业应该在他们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处进行生产。

D .以上信息不足,不能给出答案。

9.假设一个垄断产品的价格为,一个竞争性产品的价格为,则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而言,边际效用的比率满足:A .等于1,并且等于边际成本的比率。

B .等于1,并且小于边际成本的比率。

C .等于1,并且大于边际成本的比率。

D .等于1,并且。

10.如果你希望最有效率的提高税收,你应该就以下哪种情形征税?(C ) A .供给缺乏弹性的产品。

B .类似于必需品的需求缺乏弹性的产品。

C .供给完全无弹性的投入品。

D .以上任意情形。

二、解释、计算、作图题(共55分) 1.(5分)张三与李四在同一家便利店购买牛奶和豆浆。

他们对于牛奶和豆浆的偏好不同,收入也不同。

他们两种商品都购买,但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数量不同。

对于他们两人的选择来说,牛奶和豆浆的边际替代率有什么关系?作图表示他们的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并解释你的结论。

解:对于张三和李四二人来说,牛奶和豆浆的边际替代率是相对等的。

原因分析如下:(1)假设张三的收入为1I ,其消费的牛奶和豆浆分别为1a X 和1b X ;李四的收入为2I ,其消费的牛奶和豆浆分别为2a X 和2b X ;牛奶的价格为a P ,豆浆的价格为b P 。

那么张三和李四的预算约束线分别为:111b b a a X P X P I += 222bb a a X P X P I += (2)张三的消费者均衡如下图所示:图中,直线AB 表示张三的预算线,曲线U 11 ,U 12 ,U 13分别表示张三的三条无差异曲线,其中U 12与AB 的切点E 为消费者均衡点,此时有:baP P MU MU MRS ba ab==111 ① (3)李四的消费者均衡如下图所示:U 21 ,U 22 ,U 23分别表示李四的三条无差异曲线,②2.(10分)大多数时间里,一朵玫瑰花的价格是$1,每天的销售量是8000朵。

在情人节那天,玫瑰花的价格上升至$2而销量高达30000朵。

(1)画出供给需求曲线图,以解释价格为何上涨。

解:供需曲线图如下所示,通过该图可以解释价格上涨的原因。

b a P P -b1aX 斜率为b a P P -图中,S 为玫瑰花的供给曲线,D 0为平时的玫瑰花需求曲线,D 1为情人节那天的玫瑰花需求曲线。

S 和D 0的交点为E 0,表示平时的玫瑰花供求均衡点,均衡价格为1,均衡产量为8000;S 和D 1的交点为E 1,表示情人节那天的玫瑰花供求均衡点,均衡价格为2,均衡产量为30000。

玫瑰花的价格之所以会上涨,原因就在于:情人节那天消费者对玫瑰花变得更为偏好,因此其需求曲线由D 0右移到了D 1。

(2)在这一信息的基础上,对玫瑰花需求与供给的价格弹性,我们知道了什么?计算玫瑰花需求与供给的价格弹性,或者解释为什么你无法计算它们。

解:3.(4分)产品竞争市场上的厂商,生产成本为C=100+Q 2其中Q 是总产出,C 是 总成本。

(1)如果价格是60美元,为求利润最大化,厂商应生产多少产品? 解:该厂商的利润函数为:)100(602Q Q C R +-=-=π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0260=-=Q dQd π据上式可以求得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为:30*=Q 。

(2)利润是多少?解:根据(1)可知厂商的利润为:800)30100(3060)100(6022=+-⨯=+-=Q Q π(3)价格最低是多少时,厂商可保持正的利润? 解:易知厂商的边际成本为:Q MC 2=,根据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有:P MR MC ==,因此有:Q P 2=。

将该式代入厂商的利润函数可得:100)100(2)100(2222-=+-=+-=Q Q Q Q PQ π令01002>-=Q π,因此10>Q ,此时价格为:202>=Q P ,即价格最低为20美元时,厂商可以保持正的利润。

4.(8分)生产差别产品的两厂商通过选择价格竞争,他们的需求曲线是:和,式中,和是两厂商的定价,Q 1和Q 2则相应的需求。

假设成本为零。

(1)若两厂商同时决定价格,那么它们会定什么价格,销量和利润各为多少?解:根据条件易知,厂商1的利润函数为:2121111)20(p p p Q p -+==π,因此厂商1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 02201211=-+=∂∂p p p π 即212110p p +=,该式即为厂商1的价格反应函数。

同理可得,厂商2的反应函数为:122110p p +=。

根据二者的反映函数可以求出厂商1和厂商2的价格分别为:2021==p p 。

根据价格求得厂商1和厂商2的销量分别为:2021==Q Q ,二者的利润分别为:40021==ππ。

(2)设厂商1先定价格,然后厂商2各厂商将定价多少,销量和利润为多少?解:若厂商1观测到了厂商21的利润函数变为:21211212111111230)]2110(20[)20(p p p p p p p p Q p -=-++=-+==π 因此厂商1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030111=-=p dp d π 因此,厂商1的定价为:301=p ,厂商2的定价为:25211012=+=p p 。

根据价格求得厂商1和厂商2的销量分别为:251521==Q Q ,,二者的利润分别为:62545021==ππ,。

5.(7分)在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上,一个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她的效用函数和面临的预算约束分别是和(1)求该消费者的最优需求,假定她是一个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

解:用数学模型来表示该问题为:10043..ln ln 23),(212121=++=x x t S x x x x U Max 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解: 设)10043(ln ln 23),,(212121-+-+=x x x x x x L λλ,令:⎪⎪⎪⎩⎪⎪⎪⎨⎧=-+=∂∂=-=∂∂=-=∂∂010*******3123212211x x Lx x Lx x L λλλ 根据上面的方程组求得:401102021===λ,,x x ,即该消费者的最优需求是20个商品1和10个商品2。

(2)解释在求解(1)时用到的拉格朗日乘子λ的经济学意义。

答: 6.(7分)(1)请在同一张图中画出两种商品的生产可能性集合和埃奇沃斯盒状图。

解:生产可能性集合和埃奇沃斯盒状图的图形如下:PP'为生产可能性曲线。

B B点出发分别引一条垂直线到X 和一条水平线到Y VV'为交换的契约曲线。

MRS 和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 在图中说明。

MRS 和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MRT 相等。

具体分析如下:埃奇沃斯盒状图中的交换契约曲线为VV'。

VV'上任意一点均为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因此,给定生产契约曲线上一点,即给定一个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现在有一条交换的契约曲线,即有无穷多个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与之对应。

在图中,生产可能性曲线上B 点的切线S 的斜率绝对值是产品X 在该点上转换为产品Y 的边际转换率MRT ,交换契约曲线上C 点是无差异曲线ⅡA 和ⅡB 的切点。

ⅡA 和ⅡB 的共同切线T 的斜率绝对值是产品X 在该点上替代产品y 的边际替代率MRS 。

切线S 和T 可能平行,也可能不平行,即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与边际替代率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

如果边际转换率与边际替代率不相等,那么这时并未达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举例说明如下:假定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为2,边际替代率为l ,即边际转换率大于边际替代率。

边际转换率等于2意味着生产者通过减少1单位X 的生产可以增加2单位的Y 。

边际替代率等于1意味着消费者愿意通过减少1单位X 的消费来增加1单位Y 的消费。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生产看少生产l 单位X ,从而少给消费者1单位X ,但却多生产出2单位的Y 。

从多增加的两个单位Y 中拿出1个单位给消费者即可维持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不变,从而多余的1单位Y 就代表了社会福利的净增加。

这就说明了如果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大于边际替代率,则仍然存在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即仍未达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只要B 点的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不等于C 点的产品边际替代率,则点C 就仅表示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而非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由此即得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XY XY MRT MRS即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