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碎石垫层施工方案

路基碎石垫层施工方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文件备案编号:)路基碎石垫层施工方案工程名称: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编制日期:年月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方案名称:项目部报审意见:项目经理:年月日工程部审核情况:审核人:年月日工程部领导审批意见:审批人:年月日JL—A002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复)审表工程名称:编号:致(监理单位):现报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全套、部分),已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审查和批准。

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承包单位项目部(公章):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1、同意2、不同意3、按以下主要内容修改补充专业监理工程师:年月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1、同意2、不同意3、按以下主要内容修改补充后并于月日前报来。

项目监理机构:(公章)总监理工程师:年月日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一式三份,连同施工组织设计一并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查。

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各留一份。

目录一、工程概况 (7)1、施工概况 (7)2、地质条件 (9)3、水文特征 (9)4、气候特征 (10)5、主要工程数量 (8)6、场区交通条件 (10)二、试验段选择及规划 (10)1、试验目的 (10)2、试验段选择 (11)3、试验段规划 (11)4、试验段工程量 (11)三、填料调查与室内试验 (12)四、试验检测标准及检测计划 (12)1、试验检测标准 (12)2、试验检测安排 (15)五、试验段施工总体安排 (15)1、配备的管理及施工人员 (15)2、配备的施工机械 (17)3、测量、检测仪器设备 (17)4、工期安排 (18)5、场地规划 (18)六、施工准备 (18)1、填料准备 (18)2、机械、人员准备 (19)3、测量准备 (19)4、技术准备 (19)七、主要施工方案 (19)1、总体施工步骤 (19)2、级配碎石施工工艺 (20)3、A、B、C组填料施工工艺 (23)4、改良土施工工艺 (25)八、路基变形观测 (28)1、路基变形监测内容 (29)2、路基变形监测方案 (29)3、沉降观测 (30)九、试验段工艺总结 (33)十、质量保证措施 (33)十一、安全环保证措施 (36)1、地下管线防护措施 (36)2、机械设备安全措施 (36)3、材料、机具安全措施 (37)十二、雨季施工措施 (37)十三、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7)十四、附件 (38)1、施工场区规划图 (38)2、试验检测安排 (38)太仓南站路基填筑工艺试验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1、编制依据⑴上海至南通铁路(南通至安亭段)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招标补遗书和答疑书和合同文件;⑵上海至南通铁路(南通至安亭段)2014年8月10日前下发的HTZQ-6标段施工图设计文件;⑶设计地质勘测资料及现场踏勘和施工调查的相关资料;⑷我公司投入本项目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检测设备等;⑸我公司同类型项目的施工管理经验;⑹HTZQ-6标段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⑺现行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安全规程;①《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②《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③《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④《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2、编制原则(1).符合性原则遵守招标文件中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等的规定及铁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合同协议条款及补充协议内容。

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等要求。

(2).坚持科学、先进、经济、合理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太仓南站路基工程特点,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用科学的组织方法,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优化施工方案,组织均衡、连续生产;(3).创新、发展的原则积极采用、鼓励研发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4).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在总结、吸取多年施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国家、部、行业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结合本项目各专业工程的特点,抓住安全工作的重点、难点、关键环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和控制流程,责任、目标逐级分解,定期检查与考核,使安全工作变被动防预为主动控制,全面实现安全管理目标。

(5).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确立质量目标,制定创优规划,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结构安全,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及原铁道部现行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并满足按设计要求。

(6).保证工期的原则本项目采用机械化施工,科学安排施工工序,合理安排劳力、材料和机械设备,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工期要求。

(7).坚持全面创优的原则从源头把关,抓过程控制,精细管理,用心做事,充分发挥样板引领的示范作用,确保项目安全、优质、高效建设,一次成优。

(8).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原则实行文明施工,重视环境保护,珍惜土地,合理利用,严格执行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严格遵循有关环保和水保法规,及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环保和水保工作。

(9).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的原则以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以施工组织设计为基础,以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为支撑,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接受发包人的监督与考核。

3、编制范围新建沪通铁路工程站前VI标项目部一分部太仓南站路基(DK120+542.615~DK122+182.570)范围内路基填筑施工。

二、工程概况1、施工概况新建沪通铁路工程站前VI 标项目部一分部太仓南站路基(DK120+542.615~DK122+182.570)全长1810m 。

路基位于为滨海海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开阔,辟为水田、苗圃、民居等;河沟纵横零星有水塘分布。

根据设计,路堤基床表层厚0.6m ,采用A 组填料填筑;基床底层厚1.9m ,填筑A 、B 组填料填筑;路堤本体采用ABC 组粗粒土料填筑;路基面设计4%排水坡,搅拌桩顶为0.6m 厚碎石垫层,中间铺设一层双向土工格栅。

路堤边坡采用C25混凝土拱形截水骨架,内培土植草、种植灌木防护,边坡坡率1:1.5,骨架厚度为0.6m ,骨架净距3.0m ,DK121+112.5~DK121+240.00站场范围内边坡在3.0m 宽度范围内铺设加筋土工格栅,层间距0.6m ;两侧坡脚设置C25脚墙基础防护,墙高1.5m ,底宽0.7m ,顶宽0.5m ,埋深不小于0.8m 。

工点两侧坡脚外2m 设排水沟,排水沟采用0.08m 厚C25钢筋混凝土预制块,底宽0.4m ,深度为0.6m 。

2、主要工程数量路基设计基本情况为:路基顶宽14.8-39.5m ,路基底宽29.7m ~56m ,填土高度4.9-5.41米。

设计主要工程数量如下:A 组填料2530m 3,A 、B 、C 组填料64116m 3, A 、B 填料85592m 3,C 组填料92691m 3,碎石46755 m 3,AB 渗水强组填料585 m 3,土工格栅74017m 2。

正线路基填料分布图 级配碎石级配碎石ABC组填料1.9mAB组填料站场路基填料分布图 C组填料级配碎石级配碎石ABC组填料1.9mAB组填料C组填料3、地质条件线路所经地区为长江冲积河口新三角洲平原区,地层成因主要为冲海积、海冲积,局部为冲积及湖沼积,具有海陆相相互交替沉积的特点,岩性变化较大,基岩埋藏较深160~300m。

地层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软土地基在沿线广泛分布,一般厚5~15m,最厚达25m;七度地震区地表以下15m范围内粉土、粉砂多为可液化层,沿线工程地质条件普遍较差。

⑵-1 al+m4粉质粘土,软塑,σ0=120KPa,土石等级Ⅱ;⑵-3al+m4 粉土,稍密,σ0=90KPa,土石等级Ⅱ;⑶-1 m4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含铁锰质结核,σ0=70KPa,土石等级Ⅱ;⑷-1 al+l4粉质粘土,硬塑,σ0=150KPa,土石等级Ⅱ;⑷-3 m+h4 粉土,稍密至中密,σ0=120KPa,土石等级Ⅱ;⑸-1 m+h4 粉质粘土,软塑,含云母及有机质,σ0=90KPa,土石等级Ⅱ;⑺-1-1 al+m3粉质粘土夹粉砂,软塑偏硬,σ0=150KPa,土石等级Ⅱ;⑺-1 m+ al3,粉土,中密,σ0=150KPa,土石等级Ⅱ;4、水文特征①上层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埋深0.5~1.5m,受地表径流及大气降雨补给,通过泄入地表水体、蒸发、人工开采等方式排泄,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及地表水位变动而略有浮动。

含水层岩性主要为上部的粉土层,含水量丰富。

沿线潜水层为淡水,被农村村民作为饮用水和洗涤用水开采利用。

②下层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弱承压水,承压水位埋深约 2.0m。

含水层较厚,岩性主要为Q3灰色粉细砂、灰黄色粉砂、细砂层,水平层理发育,含水量丰富。

沿线部分地区由于以前深层地下水开采超量,导致较大范围内地面沉降。

地下水超采区现在都不再批准新的地下水开采项目。

③沿线水质对混凝土侵蚀性评价经勘察水质分析,沿线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基本无侵蚀性;江北局部地段地下水具侵蚀性。

④软土的范围及特征施工区域内特殊岩土主要是广泛分布的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堆积的淤泥质土层及淤泥,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分布厚度一般5~15m,局部厚达25m。

该土层一般含水量大、压缩性高、孔隙比大,强度低,为软土层,是测区内最主要的特殊地质现象。

天然含水量w=42.5%,天然密度γ=17.7kN/m3,孔隙比e=1.2,快剪强度φu=7.5~12.8︒,Cu=6.1~13kPa,固结快剪φcu=13.7~16.7︒,压缩系数a1~2=0.62mPa-1,压缩模量Es=2.67 Mpa,qc=0.59 Mpa。

5、气候特征施工区地处中纬度沿海,在全球气候分布中属北亚热带南缘,是南北冷暖气团交汇地带,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和海洋湿润空气调节,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冬暖夏热,降水充沛。

年平均气温16.1°C,一月平均气温2.9~3.5°C,七月平均气温27~28°C。

极端最高气温40.2°C,极端最低气温-12.1°C。

年日照时间1584.1小时,平均日照44%。

年蒸发量1233.4毫米。

年平均降水量1144.4毫米,平均月最高降水量180毫米,最大一次降水量591.7毫米。

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40%左右,六月中旬至七月中旬为梅雨季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