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国崛起之美国-观后感

大国崛起之美国-观后感

大国崛起之美国-观后感大国崛起之美国观后感(2008-11-07 18:55:41)转载▼标签:大国崛起美国观后感杂谈1620年,五月花号载着一百多名英国清教徒来到北美大陆。

遵照登陆前签订的《五月花号公约》,清教徒开始了在新大陆上自治管理的生活。

100多年后,由于英帝国强行增收印花税,殖民地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成立美利坚合众国,并在1787年制定了对美国发展影响深远的成文宪法,建立起中央政府。

此时,大量移民带来了欧洲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拿过欧洲接力棒的美国,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美国快速发展,但制宪会议上悬而未决的奴隶制问题,最终在1860年导致了一场内战。

林肯总统带领北方打赢了这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中央政府也由此逐渐壮大。

在政府推动下,历时一个多世纪的西进运动成果斐然。

此后,爱迪生将美国率先带入电气时代,对发明和创新的制度性保障成为这个国家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

这个年轻的国度已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头。

自由竞争,使得美国迎来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黄金年代。

一大批垄断性的大公司、大财团相继出现,第一家托拉斯集团—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但问题很快显露:垄断导致中小企业倒闭,机会平等丧失;社会严重两极分化,劳资矛盾激化。

美国人开始反思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

1901年上任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顺应进步主义的思想和社会的要求,通过反垄断和立法保障工人权益等方式,开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政府干预经济的行动。

随后,福特生产线的诞生、电气时代一批新技术和发明的出现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订单,进一步壮大了美国经济。

1929年,波及全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来临,美国损失惨重。

煤矿经常发生爆炸事故,工人超时加班现象严重,政府职能部门腐败贪污,自然环境为工业污染所破坏,食品搀假影响人民健康,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加大了政府管理经济的力度,通过一系列新政措施,使美国逐步走出困境,也由此开创了看得见的手(政府)和看不见的手(市场)共同作用于经济的混合经济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美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并由此开始主导世界。

这可以说是美国全部的历史。

美利坚合众国创造了一个人类建国史的奇迹,在短短230年的时间从一个被英帝国奴役的殖民地到成为驾驭全世界的“超级大国”、“世界警察”,美国的探索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很宝贵的经验。

我觉得美国的崛起存在两个转折点:一个是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另一个是危局新政。

独立战争,是美国人“捍卫理想”的杰作。

只有将主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家。

美国人的反抗成功了,他们成立美利坚合众国,并在1787年制定了对美国发展影响深远的成文宪法,建立起中央政府。

同时,他们掌握了自己的经济命脉,不在依靠英国的扶持。

大量移民带来了欧洲最先进的技术成果,美国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经济飞速发展。

南北战争,是以工业资产阶级民主派为代表的北方与农奴制庄园主为代表的南方之间的斗争。

美国不是一个完美的国家,也不是一个所谓人间的“极乐世界”。

伴随着其高速发展的,是对黑奴惨无人道的剥削、对于印第安人几近疯狂的种族灭绝。

农夫之子林肯带领北方打赢了这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自强不息,解放黑奴,统一国家,中央政府也由此逐渐壮大。

危局新政,那是指1929年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及其后的罗斯福新政。

当年美国人的生活可以说是极其悲惨。

这个时候,罗斯福总统站了出来。

他实行的新政以凯恩斯的理论为基础,美国的政府经济干预是在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而绝非如计划经济那样凌驾于市场之上的模式。

应该说,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社会出现的经济危机不过是当年全球经济科技高速发展之余,产能过剩导致的一次自我调整。

防佛一个小儿在青春期迅速成长的阶段,如果运动过度而又营养补充跟不上的话,容易缺钙抽筋。

罗斯福总统不过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了社会一剂强心针和一点钙片。

罗斯福总统的名言是“我们最大的恐惧是内心的恐惧本身”。

我觉得,体制本身的问题不大,是人的内心恐慌情绪导致了股市的大抛盘进而影响了整个经济形式。

当然,罗斯福总统的“钙片”:加大政府公共建设财政投资以拉动经济的做法也确实起了巨大的作用。

在美国崛起的整个过程中,美国精神从始至终都贯穿着。

自由竞争、平等权利、冒险精神、创新精神。

我觉得,自由平等精神是美国的核心。

不同于中国几千年来的勾心斗角,早期移民的美国人大家能坐下来谈,达成共识。

这是自由下的自觉。

美国人崇尚自由,强调平等,所以对于垄断大企业,罗斯福总统毫不留情的下手,因为它们妨碍了其他人的自由竞争的权利。

美国人似乎天生具有冒险精神,西进运动就是及其典型的例子。

也正是由于这种精神,美国人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把财富繁荣带到全国各处。

创新精神,无疑是美国人又一个武器。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带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带来的。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使得整个世界的财富成倍增长。

除了爱迪生,还有很多人在创造发明,而美国人对专利的保护也早早的走在了世界的前头。

虽然直到今天,美国国内仍然有着诸如“种族歧视”、“社会贫富差距”等等问题。

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无视她的强大。

反观中国。

现在仍处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伴随着中国经济近乎于神话般的高增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掩盖的某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也逐渐凸现出来。

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对我们能否实现现代化,能否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极度重要的意义。

“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们要学的不仅仅只是科技,还有很多很多。

大国崛起之美国篇观后感(2008-11-01 12:31:39)转载▼标签:杂谈15世纪,欧洲人哥伦布发现了一片新大陆。

从此,欧洲各国的移民蜂拥而至,一个个殖民地相继出现。

到18世纪,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起13个殖民地。

而美洲大陆北部的美利坚合众国,正是由这13个英属殖民地开始的。

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尽管美国只是从属于英国的一个殖民地,但英国的管理却是表面化的。

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殖民地需要依赖于自我的管理。

虽然会受到来自英国的监管,但他们还是相当自治的。

那北美的英属殖民地的这套自我管理的运行体系又是如何形成的呢?1620年,一百多名逃避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乘坐一艘叫“五月花号”的船只,开始了前往美洲新大陆的航程。

在“五月花号”即将登上北美大陆之前,船上41名成年男子在甲板上签订了一份契约,这就是《五月花号公约》。

公约规定,船上的人到达北美新大陆后,自愿结为一个民众自治团体,并制定和实施有益于团体利益的公正法律、法规、条例和宪章。

全体成员保证遵守和服从。

《五月花号公约》在美国的历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因为它可能是第一次,在没有任何监管之下,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决定要形成属于自己的社会和政治性契约,并用他们所认为的公平法律来实行自我管理。

另一方面英国人比较重视对于商业的控制,而不是对于领地的严格监管,这使得北美殖民地能够在英国一定程度的控制之下,同时形成自己的政府。

自治的管理系统使得美国人能够参与管理社会,对公共事务发表意见,享有独立的权利。

虽然在这样的管理体系下,田园牧歌式的氛围并不差,但是大英帝国的不断扩张,使得财政入不敷出,于是决定在北美殖民地增加税收,以化解财政危机。

向北美殖民地征收的税收是由英国议会通过的,而英国议会中并没有殖民地的代表,这就背离了《五月花号公约》中最根本的原则。

一个管理者最重要的就是诚信,而在当时美国民众的心里,《五月花号公约》是他们同管理者签订的一个契约,一旦一方违约,另一方势必会起身抗议。

于是矛盾开始激化。

1775年4月19日,新大陆东北部的一声枪响,划破了纯静的天空,改变了这片大陆的历史航道。

这天,一支英国军队与北美殖民地马萨诸塞州列克星顿镇的民兵发生冲突,枪声让这场冲突上升为战争,史称“美国独立战争”。

1776年7月4日,13个英属殖民地联合签署了《独立宣言》,宣布脱离大英帝国的统治,组成美利坚合众国。

这一天,被确立为美国的独立日。

《独立宣言》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虽然一个国家诞生了,但是守业比创业更难。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去管理这个初生的“稚儿”。

事实也证明了战争换来的独立,并没有实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于是,在宣布独立11年后的1787年,来自各州的代表终于在费城坐在了一起。

他们要在这里协商新国家的未来。

美国历史上有名的制宪会议开始了。

来自各州的代表们对如何建立一个有权威的联邦政府、同时又能充分保障个人自由这一难题进行了激烈的争执和辩论。

最终在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形成了。

宪法对美国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它把美国从一个殖民地,从受制于英国商业限制的经济体制,转变成一个可以保持经济长期发展的体制。

从此,这个新国家不仅有了统一的政府,还有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统一的税收。

在经济的运行上,则直接采用了英国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为了改变当时美国经济明显落后于欧洲的状况,美国的联邦政府还从欧洲搬来了金融和财政制度。

这一时期,还有大量移民带着欧洲工业化进程的成果来到了美国。

这一切都为美国早期的工业革命的序幕奠定了基础。

技术上的进步不仅为领导者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也使美国呈现了大好的前景,并以此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移民,这为美国在短时间内开垦荒地提供了劳动力。

所以虽然美国的工业革命起步稍晚,但其速度和力度却超过了欧洲。

而这一切是全国人民有着共同目标齐心努力的结果。

同样的道理,如果企业员工能够上下一心,为一个目标奋斗,那么不管前方有多大的困难,都一定可以克服。

1862年,就在南北战争期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著名的《宅地法》。

它点燃了美国人到西部去创造未来的巨大热情。

此后,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以及来自各地的移民,开始大规模地进入这片区域,开辟这里的土地。

已经推行了半个多世纪的西进运动,在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从而使美国的发展从东部沿海的狭长地带向更广阔的西部腹地延伸。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领导者能够给予员工需要的奖励措施,就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但是要谨记奖励措施一定要是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否则奖励反而会成为员工工作懈怠的原因。

“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

”这是制宪代表们一致通过的一条款项。

联邦政府用专利制度保护了发明人的权益,同时也保护和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