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机电技术管理
摘要:机电设备在现代煤矿生产安全中正变得愈来愈重要,不仅涉及范围十分广,而且技术性很强。
同时,因为煤矿生产条件与环节具有复杂性,这就为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有鉴于此,一定要大力强化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不断提高设备管理的水平.本文从健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机电设备前期规范化管理工作等方面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
机电管理是综合性的人与物的管理,是煤矿重要管理体系之一,是煤炭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近年来,煤矿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由于煤矿生产条件和生产环节的复杂性,机电设备的使用范围大大增加。
但是高效的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在煤矿起步较晚,作为设备使用、管理、维护并重的基层单位,仍处于粗放式的管理状态。
因此,应加强煤矿机电设备基础工作重视煤矿机电设备检修工作,进行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强化质量标准化管理。
针对于煤矿机电管理,我们只有认真抓好机电管理和维护工作,保证每台设备的正常运转,保证设备的完好率,上水平,达标准,才能保证煤矿的正常生产,以确保矿井机电设备安全性为中心,扎实地搞好管理工作,保证矿井机电设备可靠、高效、安全地运行。
一、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电管理职能部门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大多数矿井机电科都承担两种职能:机电管理和机电生产。
机电科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生产上,管理作用没能充分发挥。
一些地方煤矿的领导对机电管理重视不够,机电职能管理作用淡化。
2.对机电标准化工作认识不足。
一些矿井没有专职机电标准化管理人员,多为兼职。
部分机电职工标准化意识差,未能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3.设备管理不到位。
设备从选型、购置、验收、试验、安装、维护、修理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在某些环节还不到位。
4.设备存在隐患较多。
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距《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差距较大。
提升系统缺少缓冲装置和托罐装置,电控系统、制动系统保护不全。
井筒装备锈蚀严重,未能定期防腐。
一些固定设备的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真空表、安全阀未按规定定期校验等。
5.机电技术力量薄弱,技术手段落后。
一些地方煤矿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技术管理不能指导生产,以政带技的现象相当普遍。
井下供电“三大保护”未能按技术要求进行整定、测试、检查,一些仪器仪表老化而且不全,测试手段和方法落后等。
6.机电队伍整体素质较低。
一些地方煤矿机电管理人员文化较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机电
职工一般未接受过机电专门技术培训,理论知识不足,实践经验缺乏,违章作业时有发生。
设备故障率较高,因电气失爆而引起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几乎年年发生。
二、改进煤矿机电管理的对策
1.做好煤矿机电设备的检测
(l)制订和完善了机电设备检测管理制度, 坚持每月对各种机
械保护、联结件、润滑部位实行了定期检查和试验。
(2)对综采工作面及变电所的电气保护和接地保护进行定期测试。
(3)坚持开展大型设备的故障诊断和预测预报工作。
利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对电气设备下井前或使用中进行定期试验。
充分利用润滑油化验、铁谱采样分析对大型设备的关键部位的润滑油进行化验、分析,保证了大型设备正常运转。
(4)对调拨进矿的电气插件等配件,一律进行检验和测试,把一
切事故隐患消灭在地面或矿外,为实现机电安全把住了关口。
(5)充分利用每年的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节日期间对大型设备进行预防性停产检修,及时消除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无法处理的设备缺陷。
2.加快机电设备的投入和改造
加大煤矿机电设备的投入以及改造,积极的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尤其是为机电设备的使用创造出良好的条件,同时采用先进的工艺流程,对作业点以及作业面的个数进行合理的控制,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