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防御
遥感技 术(RS )
全球定 位系统
主要特点、功能 对信息进行综合 地理信 处理和空间数据 息系统 分析,具有空间 (GIS 定位、定性和定 ) 量分析的功能 RS和 GIS相 结合
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 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 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 估等,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 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参考答案: (1)春季。 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 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 (2)危害:毁坏农作物,击 伤人畜,甚至破坏建筑物。 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
知能点二: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1. 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地震是最不可预知、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做好震前准备,掌握震 中的避震方法,震后进行相关的自救与互救,可以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在地 震中的伤亡。具体图解如下:
118.0
50.9 183.0 29.8
11月~ 次年2月
全年 东 营 3月~6 月 7月~10
22.6
171.0
160.0
106.0
(1)根据材料,分析山东干旱加剧的主要原因。 (2)为了应对山东干旱加剧的状况、减轻旱灾,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有效的 措施?
答案:(1)降水量减少;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径流量逐年减少;气温偏 高,蒸发量增加。 (2)①建立“干旱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预警; ②人工增雨;③加快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④培育抗旱品种,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⑤跨流域调水;⑥节约用水; ⑦修建水库等。
灾前:圈定危险区,对危害程 度作出评价,指导防灾活动; 信息获取和空间 灾中:实况监测并作出评价, 分析结合 指导抗灾活动;灾后:评价损 失,指导救灾活动
例1(2011·福建高考)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 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 mm~50 mm。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数,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参考答案: (1)尽量逃向高处,如不能逃脱,则要借助漂浮物脱 身。 (2)可预报 (3)洪水发生过程中 互救
例3. (2011·青岛检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山东地区1954年~2002年气温与降水变化 示意图”。
材料二 黄河水文站不同时段径流量(亿m3)。
站 名
时间 全年 3月~6 月 7月~10 月
解析:本题考查旱灾的成因及防御措施。 第(1)题,结合材料从降水量及其变化、河流径流量和蒸发强度等方面 说明原因。 第(2)题,从生物措施、技术措施和工程措施等方面进行防御。
例4. (2011·江西联考)地震是伤亡人口最多、造成社会恐惧心理最严重的 灾害。2011年3月11日,当地时间11日14时46分发生里氏7.9级地震,位于 宫城县以东海域,深度20 km。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太平洋大部分地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为什么多发地震?简要说明日本这次地震灾情严重的原因。
2. 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相关,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做好防洪准备, 洪水发生过程中的自救与互救非常重要。具体如下图所示:
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9月1日以来,汉江上游、嘉陵江、黄河泾洛渭流域 出现三次强降雨过程,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四川、重庆、陕西、湖 北、河南等省市40余条河流发生了超警戒线以上洪水。 据统计,此轮暴雨洪水过程共造成四川、陕西、河南、湖北、云南、 山东、贵州、重庆和甘肃等9省(市)107个县922个乡(镇)618万 人受灾,因灾死亡、失踪101人,倒塌房屋10.2万间,紧急转移 150.7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24.5亿元。
(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思路点拨: 本题综合考查气象灾害——冰雹的形成及防御。 第(1)题,冰雹是一种气象灾害,是降水的一种类型。根据图中多年平均 月雹日的变化可以看出,冰雹多发生在3、4月份,为春季。受大气环流的影 响,春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冷暖气流交汇,使暖空气强烈抬升,温度快速下 降,因而形成冰雹。 第(2)题,冰雹的危害在于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破坏建筑物;冰雹的 预防措施主要是监测预报,做好人工防雹。
1951年 ~ 2004年 384.0 76.1
1970年 ~ 2004年 300.0 54.1
1980年 ~ 2004年 281.0 50.9
1987年 ~ 2004年 217.0 47.4
济 南
231.0
76.6 368.0 66.6
179.0
66.6 276.0 40.3
169.0
60.3 252.0 34.4
材料二 洪水应急图。
(1)根据图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描述突发洪水时应如何获 得逃生机会。
(2)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有关,因此具有
(3)同地震的救助相比,洪水中的救助主要是在 进行,其中更为重要的是 。
性。
思路点拨: 本题综合考查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等知识。根据图上信 息,能够发现当洪水来临时,要逃向房顶、树上、山丘和高坡等高 处地带,如不能逃脱,则要依靠水中漂浮的木制家具或树木脱身。 洪水水位上涨与降雨量多有关,而气象灾害具有可预报性。洪水灾 害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可以在灾害发生过程中救助,以互救为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监测沙尘暴、台风、暴雨等灾 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利用遥 感影像可以迅速地发现一些突 发性灾害,如赤潮等;在交通 不便、人迹罕至的地区可以展 现遥感作为灾害监测“千里眼 ”的优越性;在灾害发展过程 中和消除后,对灾害发生的规 模、速度以及是否复发进行监 测 交通导航、绘制地图、人员求
学习目标
考点: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能力要求: 1. 结合实例,了解各自然灾害的危害及 防御措施。
知能点一:自然灾害的防御
2. 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主要特点、功能 观测范围广、信 息获取量大、获 取速度快、实时 性好和动态性强 等特点。空间上 :多波段、多时 相和全天候;时 间上:同步观测 采集某点经纬度 和高度,以便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