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PPT课件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PPT课件
结扎止血术
结扎止血术
• 单纯结扎止血 • 缝扎止血
单纯结扎止血
• 先用止血钳钳夹出血点,然后将丝线绕过止血钳下的血管和周围少许组织, 结扎止血。结扎时,持钳者应先抬起钳柄,当结扎者将缝线绕过止血钳后, 下落钳柄,将钳头翘起,并转向结扎者的对侧,显露结扎部位,使结扎者 打结方便。当第一道结收紧后,应随之以放开和拔出的动作撤出止血钳.结 扎者打第二道结。遇到重要血管在打好第一道结后,应在原位稍微放开止 血钳。以便第一道结进一步收紧,然后再夹住血管,打第二道结,然后再 重复第二次打结。
• 有异物或失活组织需要清除者; • 需松动拔除或更换引流物者; • 伤口有渗出、出血征象者; • 外敷料被脓液、渗液或外来污染物浸
透者; • 疑有或已出现的伤口感染、出血、裂
开者。
基本要点
• 树立无菌观念; • 包扎及固定方法; • 解除敷料的方法; • 换药物品传递方法; • 创面及周围皮肤消毒方法;
外科基本操作技术之
•换药与拆线 •结扎止血术 •外科缝合术
换药与拆线
换药目的
• 观察伤口情况,作相应处理; • 保持创面清洁,清除伤口异物、坏死组织、引流分泌物脓液; • 保持和防止伤口受损和外来感染。 通过以上三点达到促进组织生长、伤口愈合的最终目的。
换药指征
• 缝合伤口需拆线者; • 伤口放置引流,需松动或拔除者; • 伤口有渗出、出血征象者; • 引流液、渗出液、血液湿透敷料者; • 原有敷料移动或脱落; • 因消化液、便液等污染切口敷料者; • 需要观察和检查局部情况时。
剪线
•靠 •滑 •斜 •剪
缝合
• 进针 • 拔针 • 出针 • 夹针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4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换药前病人准备
• 向病人说明更换敷料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不适,消除其恐惧心理,取得 理解、支持、配合;
• 条件允许时送病人到换药室换药; • 病人体位要求既能很好暴露伤口,又能最大限度满足病人安全、保暖、舒
适的需要,如果分泌物多或需要冲洗伤口,应垫放治疗巾,以保护床罩; • 尽量保护患者隐私。
换药前物品准备
换药频率
• 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一次; • 感染或分泌物多的伤口,至少每天一次; • 新鲜肉芽创面,1-2天一次; • 严重感染、置引流的伤口或粪瘘等伤口,应根据引流量及敷料情况决定换
药次数; • 烟卷引流伤口,每日1-2次,需要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适时拔除引
流,橡皮膜引流,通常留置不超过48小时。
伤口引流物选择
• 油纱(凡士林纱布):用于清洁或新鲜肉芽创面,以促进上皮生长; • 盐水纱条:利用虹吸作用引流分泌物较多的创面; • 橡皮片引流:用于浅表、腔窄的伤口; • 管状引流:一般为橡皮管或硅胶管,一端植入体腔(腹腔、胸腔等),用
于持续引流或药物灌注之用。
拆线
拆线时间
• 头面部、颈部4-5天; • 下腹部、会阴部6-7天; • 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天; • 四肢10-12天,关节处适当延长; • 减张缝合14天; • 贫血明显、营养不良、老年、体弱多病、切口过大可适当延长或间断拆线; • 伤后有红肿热痛明显感染血管或重要部位血管出血。 • 操作方法:先用止血钳钳夹血管及周围少许组织,然后用缝针穿过血管端
和组织并结扎,可行单纯缝扎或8字形缝扎。
注意事项
• 钳夹止血时必须看清出血的血管,然后进行钳夹,不宜钳夹血管以外的过 多组织。
• 对大、中血管,应先分离出一小段,再用两把止血钳夹住血管两侧,中间 切断,再分别结扎或缝扎。
• 换药前应对需要进行换药的伤口有所了解,以便预计需要使用的物品; • 换药碗1个,放置黄色垃圾袋的垃圾桶1个或弯盘1个放污染敷料,镊子2把,
剪刀1把,无菌纱布适量,胶布,碘伏等; • 将换药碗拆开平放于换药车上,注意不要污染换药碗内物; • 需要冲洗时准备生理盐水、无菌注射器、双氧水、高渗盐水、凡士林纱布、
• 对较大血管应予以缝扎或双重结扎止血。 • 撤出止血钳时钳口不宜张开过大,以免撑开或可能带出部分结在钳头上的
线结,或牵动结扎线撕断结扎点而造成出血。
外科缝合术
外科缝合术
• 打结 • 剪线 • 缝合
打结
• 单结:为基本结,是各种结的基础。打结时只绕一圈,易松脱、不牢固。 • 方结:由两个方向相反的单结组成。是外科手术中最常用的结。 • 三重结:在方结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单结,即由三个单结组成。 • 外科结:将第一个单结的线圈绕圈两次,再打第二个单结。
氧化锌明胶等,具体准备物根据实际情况准备。
操作步骤
•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及帽子,携带已备齐的物品到病人床旁或送病人到换药室; • 让病人保持适当体位; • 解开敷料,应先用手去除外层,再用镊子取内层,如敷料与伤口粘连,要用生理盐
水浸湿敷料,揭敷料方向与伤口立纵轴方向一致,以减轻疼痛和组织损伤,将污染 敷料放入黄色垃圾袋或弯盘内; • 用另一把镊子(清洁镊子)夹持碘伏棉球传递给揭开内敷料的镊子(污染镊子), 消毒伤口,注意方向从伤口边缘逐渐向外(感染伤口消毒方向与之相反,为由外向 内消毒); • 用清洁镊子夹持棉球将伤口及边缘部分擦干,以便做必要的检查和相应处理(感染 伤口时用污染镊子),必要时需要对切口再次消毒; • 处理完成后覆盖无菌敷料,胶布固定,整理床铺,备用物品归还原处,妥善回收和 分类处理污染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