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预案:综合应急预案是公司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主要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工作原则,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专项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各项目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等内容而定制的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
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各现场项目部根据不同事故类型,针对具体的场所、装置或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各现场项目部应根据风险评估、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危险性控制措施,组织本项目现场作业人员及安全管理等专业人员共同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项目部年月目录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 (1)1、总则 (4)1.1编制目的 (4)1.2编制依据 (4)1.3适用范围 (4)1.4应急预案体系 (4)1.5工作原则 (4)2、事故风险描述 (5)2.1存在或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类型 (5)2.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 (5)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6)3.1公司建立应急组织机构。
(如图3-1) (6)3.2机构及职责 (6)4、预警 (8)4.1预警级别 (8)4.2预警发布和解除 (9)4.3预警响应 (9)5、应急响应 (9)5.1应急响应权限划分 (9)5.2基本响应 (10)5.3抢险救援基本流程及响应 (10)6、应急保障 (13)6.1救援队伍及设备物资保障 (13)6.2技术队伍保障 (13)6.3资金保障 (13)6.4交通运输保障 (14)6.5后勤保障 (14)7、培训、演练和宣传教育 (14)7.1培训 (14)7.2演练 (14)7.3宣传教育 (14)8、预案管理 (14)8.1预案制定 (14)8.2预案审核与发布 (14)8.3预案修订 (14)8.4预案实施 (14)附件一: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二:坍塌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三: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四:起重伤害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五: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六:触电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七:有限空间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八:应急救护的原则和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总则1.1编制目的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生命安全。
1.2编制依据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及公司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办法,结合公司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本预案的适用范围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不可接受风险),并分析其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后果,确定为公司范围内的高空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起重伤害、机械伤害、触电、火灾、健康损害(中毒、窒息、淹溺)等危及人员安全或导致人员伤亡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
1.4应急预案体系公司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是公司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项目部应急预案按照公司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依据不同事故类型,针对具体的场所、装置或设施所制定。
1.5工作原则⑴强化安全风险管理,注重事故预防工作,以降低风险、消除隐患、防患未然。
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⑵严格履行职责,切实做好事故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⑶立足实战,积极做好教育培训、应急演练、物资储备等工作。
2、事故风险描述2.1存在或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类型本公司存在或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类型包括:高空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起重伤害、机械伤害、触电、火灾、健康损害(中毒和窒息)等。
2.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⑴高处坠落事故: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产安全事故情况通报,高处坠落事故是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占比50%以上。
高处坠落风险贯穿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从临建搭设到维修服务。
参与工程施工、管理的人员进入现场活动,都可能发生高处坠落。
⑵坍塌事故: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产安全事故情况通报,坍塌事故是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占比15%左右。
(构)建筑物、脚手架、模板支架、土石方等坍塌事故,涉及面广,影响大,给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⑶物体打击事故: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产安全事故情况通报,物体打击事故是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占比13%左右。
物体打击会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容易砸伤,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⑷起重伤害事故: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产安全事故情况通报,起重伤害事故是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占比10%左右。
起重机械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吊运、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重物(包括吊具、吊重或吊臂)坠落、夹挤、物体打击、起重机倾翻、触电等事故可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⑸机械伤害、触电、中毒和窒息事故: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产安全事故情况通报,机械伤害、触电、中毒和窒息事故是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占比10%左右。
机械设备、临时用电的使用基本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与现场人员接触密切。
有毒物质的使用及有限空间作业等可能造成中毒窒息的场所施工都有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
⑹火灾:由于施工过程中易燃可燃材料多,用电设备多且负荷大,电气线路敷设繁杂,现场明火作业多等原因,造成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
火灾事故会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1公司建立应急组织机构。
(如图3-1)公司应急组织机构(图3-1)3.2机构及职责⑴公司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人员组成:组长:*(主持工作)副组长:*组员:*、*应急管理机构:⑵各救援小组组成:事故技术组:组长总工担任,总工办及技术质量部人员为成员;事故应急组:组长由项目部经理担任,项目部人员为成员;事故物资组:组长由财务副总担任,财务审计部和物资采购部人员为成员;事故善后组:组长副书记担任,相关职能部门人员为组员;事故信息组:组长办公室主任担任,办公室人员为组员。
⑶公司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职责1)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职责:负责事故救援的整体指挥,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调查处理工作;负责建立公司网络系统,保证与项目部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并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的汇报工作;负责成立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对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进行监督。
2)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职责: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3)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的职责:协助应急小组组长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向应急小组组长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保持与事故现场副小组组长的直接联络;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
4)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职责:负责参与审核应急预案;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开展应急工作;完成组长、副组长下达的工作。
⑷各应急救援小组职责1)事故技术组:制订其可能出现而必须运用建筑工程技术解决的应急反应方案,整理归档,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服务做好技术储备;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小组组长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
2)事故应急组:抢险人员必须保证讯息畅通,随叫随到;抢险机械设备必须处于良好状态,保证拉得出用得上;学习和宣传应急抢险救援知识;抢救现场伤员;抢救现场物资;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3)事故物资组:按应急反应物资储备计划,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的储备数量,收集和建立并归档;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管理人员的到位和变更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更新和达标;定期收集和整理应急反应物资资源信息、建立档案并归档,为应急反应行动的启动,做好物资源数据储备;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小组组长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反应物资资源到施工现场,并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增援,同时提供后勤服务。
4)事故善后组:负责伤亡人员的抚恤;负责人员家属的安抚;负责接待工伤保险待遇纠纷的诉讼和应诉;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5)事故信息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报工作;负责对外发布事故救援信息。
4、预警建立健全事故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落实各项预警监测措施。
随时收集各类预警监测数据和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好事故预防提供依据和参考。
4.1预警级别依据安全风险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由低到高划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个预警级别。
4.1.1蓝色预警。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蓝色预警:⑴有关部门发布极端天气预警,并预计有可能引发一般突发事故时;⑵在国家及本市重要活动、会议或重大节日到来前,并预计有可能发生一般突发事故时;⑶其它有可能引发一般突发事故的情形。
4.1.2黄色预警。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黄色预警:⑴有关部门发布极端天气预警,并预计有可能引发较大突发事故时;⑵在国家及本市重要活动、会议或重大节日到来前,并预计有可能发生较大突发事故时;⑶北京市发生一起突发事故时;⑷其它有可能引发较大突发事故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