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代码:11517学号:2文献综述题目基于的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生姓名许耀辉专业班级信息与计算科学1042班学号 2系(部)理学院指导教师(职称)董西广(讲师)完成时间2014年3月4日基于的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现阶段的人事管理系统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特别是对于一些企业仍然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而且极其容易出错,设计一种基于的人事管理系统就应运而生了,人事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企业人事管理的基本应用,包括人事信息管理的增、删、改、查,考勤信息管理的增、删、改、查,个人简历信息管理等基本应用,设计的人事管理涉及数据库的操作,以及数据库的连接等相关知识。
关键词:人事管理1 引言21世纪最激烈的竞争当属人才的竞争,一个具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性人才或许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因此人力资源已逐步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也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应用在社会各领域中都得到了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都感受到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类管理的科学和便捷;认识到管理信息系统对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1]。
本次论文创作的主要目的是设计一款简单、易操作的现代人事管理系统,在论文创作的过程中,我借助学校和个人收集的相关资料,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渠道,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明确系统设计思路。
2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2.1人事管理系统的国外的发展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
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同时大型企业用手工来计算和发放薪资既费时费力又容易出差错,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第一代人事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第二代的人事管理系统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论是计算机的普及性,还是计算机系统工具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都为的阶段性发展提供了可能[2]。
人事管理系统的革命性变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
第三代的特点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用集中的数据库将几乎所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统一管理起来。
友好的用户界面,强有力的报表生成工具、分析工具和信息的共享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得以摆脱繁重的日常工作。
2.2人事管理系统的国内的发展我国的管理信息系统大发展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相继建立起了“金卡”、“金关”、“金桥”工程,多数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局域网和广域网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逐步向知识经济迈进,无论是基于工业经济的管理信息系统,还有面向少数专家和管理人员的专家系统()或决策支持系统(),其处理对象、服务对象、自身的系统结构及处理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3]。
2.3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进入21世纪,伴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技术更广泛的应用于企业人事管理,如何提高人事部门的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成为企业管理者重点关心的问题。
目前,国内人事管理系统的开发技术相当成熟,主要原因在于人事管理系统本身具有业务清晰、数据处理规范等许多优点,为其实现计算机信息化提供了必要的优越条件。
加上近十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以及国内各企业的高度重视,人事管理系统在国内基本上已进入了普及应用的阶段。
国内近90%以上的公司和单位均开发并运行了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其他没有和正准备开发计算机应用或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公司和单位,也把人事管理系统作为其应用与开发的首要目标[4]。
加上国家人事主管部门及国内计算机应用开发商的共同努力,国内目前己有多种通用的人事管理系统软件供企业单位选择使用。
应该说,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在国内已经进入了相对成熟期。
3 人事管理系统3.1人事管理系统具备的特点对于中小型企业,功能上的实用、够用,是企业选择软件产品的重要条件,这里的实用性主要表现为软件的管理方式要符合企业原有的管理习惯。
在我国,大量中小型企业管理不够规范,尤其是各个行业间,更是有其鲜明的行业特性,即使是同行业间,其管理方式亦存在一定的差异。
所以,对于一个可普遍使用的人事管理系统,一方面应有通用性,另一方面更需要有高效的灵活性[5]。
中小型企业信息化人才比较缺乏,对于这些企业,()是一个比较遥远的概念。
同时,为节省运营成本,中小型企业在用人上往往会采取从紧方式。
对于进入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产品,容易使用、高效实用是一个基本的要求。
员工基本信息是一个企业重要的基础数据。
同时,人事部门的工作一般都是日常性的而且是比较繁杂的,大量重复性工作很容易导致员工工作没有新鲜感。
使用人事管理系统可以让繁杂的工作电子化管理,提高人事部门员工的工作效率[6]。
3.2 本论文设计的系统具备的特点当前不乏优秀的企业信息化产品,但其高昂的应用代价,使大量的中小型企业望而却步。
对于这些企业所需的人事管理系统,一方面要求软件系统本身价廉物美,另一方面也要求其相应的硬件投入要相对较低。
同时,在应用过程中,尽量降低维护成本,包括人力成本、技术成本以及资金成本等。
通过对员工信息的有效管理,可以从中挖掘一些有用的信息提供给决策者。
总之,为小型企业建立一套基于的人事管理系统,符合广大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现实需求[7]。
本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员工基本信息管理、员工工资信息管理、员工考勤信息管理等等,这些功能基本满足现代企业日常管理。
3.3 设计系统用到的相关知识3.3.1 语言是公司于1995年推出的一种简单的、面向对象的、可移植的语言,与C语言、语言、语言等相比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平台无关性、安全性、面向对象性、健壮性等特点[8]。
(1)平台无关性平台无关性是指能运行于不同的平台。
引进虚拟机原理,并运行于虚拟机,实现不同平台的接口之间。
使用编写的程序能在世界范围内共享。
的数据类型与机器无关,虚拟机()是建立在硬件和操作系统之上,实现二进制代码的解释执行功能,提供于不同平台的接口的[9]。
(2)安全性使用的编程类似,学习过的读者将很快掌握的精髓。
舍弃了的指针对存储器地址的直接操作,程序运行时,内存由操作系统分配,这样可以避免病毒通过指针侵入系统。
对程序提供了安全管理器,防止程序的非法访问[10]。
(3)面向对象性吸取了面向对象的概念,将数据封装于类中,利用类的优点,实现了程序的简洁性和便于维护性。
类的封装性、继承性等有关对象的特性,使程序代码只需一次编译,然后通过上述特性反复利用。
(4)健壮性致力于检查程序在编译和运行时的错误。
类型检查帮助检查出许多开发早期出现的错误。
自己操纵内存减少了内存出错的可能性[11]。
3.3.2 数据库是由公司开发的一种关联数据库管理系统,关联数据库将数据保存在不同的表中,而不是将所有数据放在一个大表内,由于关联数据库中不同的表之间具有某种联系,这样就增加了速度并提高了灵活性。
所使用的语言是用于访问数据库的最常用标准化语言,具有数据定义、数据操纵以及数据查询等功能[12]。
数据库具备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使用C和编写,并使用了多种编译器进行测试,保证源代码的可移植性。
(2)优化的查询算法,有效地提高查询速度。
(3)提供、和等多种数据库连接途径。
(4)为多种编程语言提供了。
这些编程语言包括C、、、、、、、和等。
本系统使用数据库的原因有二,一是本系统为小型系统,不必使用过于复杂的数据库,而数据库的特点就是简单、易使用,完全可以满足本系统数据库要求;二是数据库有免费的使用版本,性价比较高而且缩减了公司在这方面的运营成本。
3.3.2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基于的可扩展开发平台。
就其本身而言,它只是一个框架和一组服务,用于通过插件组件构建开发环境。
幸运的是,附带了一个标准的插件集,包括开发工具(,)[13]。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开发项目,专注于为高度集成的工具开发提供一个全功能的、具有商业品质的工业平台。
它主要由项目、工具项目和技术项目三个项目组成,具体包括四个部分组成——、、和[14]。
本论文采用主要考虑以下几点特点。
(1)如果检测到无用代码,编译器现在可以发出警告;(2)在的头部及视图中,现在都提供了引用其他类型和成员的链接[15];(3)可运行的文件输出向导还可以把所需的类库打包进一个要输出的可运行文件,或打包进与紧挨着该的一个目录中。
3.3.3即数据库连接,常常用于数据库的连接。
系统设计的步骤是首先建立数据库,运用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特点实现人事管理系统的相关模块, 利用数据库连接工具实现和数据库的连接,从而实现一款简单、实用的现代人事管理系统,利用测试所设计的系统的稳定性及实用性[16]。
4.总结本文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的过去、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同时也介绍了人事管理系统的特点和相关技术。
可以看出虽然现在的人事管理系统功能上已经很完备了,但是在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今天,人们对信息系统的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能够完成他们所需的业务需求,人们更注重的是在操作执行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主观感受的舒适度以及满意度。
例如,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高速高效的完成用户要求的操作流程,更重要的是它能在当今和谐社会的引导潮流下体现出一种人机和谐的良好氛围[16]。
很久以来,人们在开发某种技术或设备时,更多注重的是其多功能性和其软硬件的开发,更多的是从工作任务是否能按质按量完成,而较少从人的主观意志去改善和提高。
以人为本突出的就是一个人字,人性化的设计更是从本质上方便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本质体现,这是我们发展科学技术的最终目标,也是我开发系统时关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开发出的系统具有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功能实用、稳定性强、功能可扩展性强、具有跨平台的能力、可以根据需要迁移数据库的特点;开发的系统包含有人事基本信息管理,考勤管理、人事信息的增、删、改、查等基本功能;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取得成功,它首先要做的就是一时俱进。
参考文献[1]刘浩.从入门到精通[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7-10.[2]印旻.语言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88-102. [3]. ,D. ,.[J]. ,1993,4(2):559-566.[4]程峰,黄若波译. 核心技术卷Ⅰ:基础知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3-57.[5]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34-50.[6]萨师煊 ,王珊. 数据库系统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57.[7]王建华,董志敏译. 核心技术卷Ⅱ:高级特性[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0-60.[8]刘志铭,高春艳等著. 数据库开发实例解析[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0-30.[9]姬猛洛,李军译. 即时消息传递系统编程源代码解析[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04-109.[10]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10-220.[11]韩云禄,束军. 基于的局域网通信工具的设计与实现[J]. 科技信息,2009,3(21):13-14.[12]侯捷译. 2编程思想[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25-129.[13]白雪,陈广山. 基于的聊天室的设计与实现[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4(1):29-30.[14]刘其成,高坚,李凯里. 基于数据报通信技术的聊天室设计与实现[J]. 信息技术,2002,3(8):14-18.[15]蔡燕敏. 局域网聊天工具的设计与实现[J]. 开发案例,2011,3(8):65-68.[16]张海藩. 软件工程导论(第四版)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55-73.。